APP下载

AVO叠前反演在中等阻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012-01-12颜学梅张哨楠苏锦义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砾岩波阻抗横波

颜学梅,张哨楠,苏锦义

(1.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2.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德阳分院,四川德阳 618000)

0 前言

新场气田须四下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目的层为一套砂砾岩体,砂体具有岩相、岩性变化快,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前期勘探证实,砂岩为有效储层,然而砾岩阻抗明显高于围岩,砂岩储层阻抗与泥岩接近,属于典型中等波阻抗储层(地球物理界的隐蔽储层),所以常规波阻抗反演难以准确预测砂岩分布。AVO叠前反演能有效地利用叠前地震资料,可以通过多个部份角度叠加体,同时反演出纵波、横波阻抗和纵波、横波速度比等更敏感更有效的弹性参数,获得的储层信息多,精度高,更有利于气藏的勘探。作者将AVO叠前反演法应用于须四下亚段砂岩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 基本原理

1.1 AVO叠前反演的理论基础

当地震波以非零入射角入射到反射界面上时,会产生四个波。以P波入射为例,产生的四个波分别是: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

在非垂直入射(炮检距不为零)时,纵波、横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是以佐布里兹(Zoeppritz)方程的矩阵形式表示的,见式(1)。其中 Rpp和Rps分别为纵波反射系数及横波反射系数;Tpp和Tps分别为纵、横波透射系数;ρ1、ρ2对应为上、下介质密度;V1、V2分别为上、下层介质的纵波速度。

但式(1)并未直观地表述出纵波及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对反射系数的贡献。

由Zoeppritz方程给出的反射和透射系数公式的精确表达式,不但形式复杂,而且很难直接看出其物理意义,不便使用,所以有不少学者给出了其近似公式。Aki和Richard注意到反射界面二边六个弹性参数Vp1、Vs1、ρ1、Vp2、Vs2和ρ2,在这六个弹性参数中,只有四个独立变量,它们在假设界面二边的弹性参数变化不大。从Zoeppritz方程出发,略去高阶项可以得到纵波反射系数表示为

公式(2)不适用于反射界面二边岩石属性变化较大,以及入射角较大的情况,但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清楚地描述各弹性参数的变化量与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形式简单,便于使用,因此它是目前适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近似公式。

对不同地震角道集进行反演,即可获得不同角度的弹性波阻抗,然后根据式(2)对不同角度的弹性波阻抗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即可计算出反演纵波、横波阻抗和密度。进而计算出拉梅系数和岩石密度的乘积剖面λρ、剪切模量和岩石密度的乘积剖面μρ,以及泊松比等弹性参数。

1.2 AVO叠前反演原理

就AVO反演而言,基本过程如下:首先自动生成一个地质模型,然后采用一些特定的算法,使之产生合成记录,并且通过迭代该合成记录,使之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与真实的地震记录相拟合。

AVO反演的算法具有以下特征:

(1)迭代性。该算法从一个初始模型开始,通过逐步迭代,使初始模型与实际模型的差别趋于最小。

(2)AVO反演是个线性化的过程,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值可以使目标函数最小化。

(3)与别的反演一样,AVO反演存在着多解性,这是由我们所用的地震资料的特性,即带限P波地震数据所决定的。

(4)必须要有约束条件。

2 AVO叠前反演在中等阻抗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1 常规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的难点

研究区目的层为一套砂砾岩组合。该套砂砾岩组合本身在横向分布稳定,但只有其中的砂岩为优质储层,其砾岩~砂岩纵向岩性组合则较为复杂。

图1 新场气田CX565井TX49砂组综合柱状图Fig.1 TX49sand of well CX565in XC gas field

根据模型正演(见图2),在砾岩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低阻抗砂岩变厚,会导致振幅变弱,而且振幅强弱将随着砂砾比的增大而减小(见图3)。

利用弱振幅特征,可以预测砂岩相对发育区,但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两个问题:①砂岩厚度的预测;②“弱振幅陷阱”。厚层块状砾岩由于地震波的干涉效应,同样会产生弱振幅。如图4所示,顶部砾岩形成的强波峰反射,被底部砾岩所形成的强波谷屏蔽了。

常规地震属性及叠后反演,很难准确预测砂岩分布,而利用AVO叠前反演,可以对砂岩进行准确预测。

2.2 AVO叠前反演

2.2.1 地震数据分析

新场三维资料的炮线排列达到8km,叠前时间偏移道集的最大偏移距达到7 200m。增加部份叠加子道集的数量,AVO叠前反演的算法稳定性可以增强。但与此矛盾的是,增加叠加子道集额数量,就降低了单个部份叠加数据体的覆盖次数,即降低了部份叠加数据体的信噪比。

根据实际的资料情况,作者设计了两种部份叠加方案,即三个子叠加的方案和五个子叠加的方案。在后续的反演参数测试中,作者最终选用的是五个子叠加的方案作为叠前同时反演的输入。

2.2.2 岩石物理分析

岩石物理分析的方法是,对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单井曲线校正、多井一致性检查和标准化处理。基于此,作者进行了精细地层评价、储层敏感参数分析,建立研究区的体积物理模型,计算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并建立岩石物理定量解释模板(见下页图5)。有了此解释模板,就可以对反演结果进行定量解释。

2.2.3 地震子波提取

AVO叠前反演需要在不同角度叠加的数据体上提取子波。图6(见下页)是自该区某口井处所提取的近、中、远、超远道集的子波,可以看出,子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体现了各种角道集之间振幅、频率和相位的变化。在反演时,这些子波在各叠加数据体之间可以起到了均衡作用,对反演结果进行与角度有关的带宽、振幅和衰减等补偿。

2.2.4 低频趋势模型

在地震数据中,频率低于6Hz~8Hz的信息基本缺失。因此构建的低频模型主要针对反演绝对波阻抗模型中频率为0Hz~8Hz部份的信息。

由于测井数据一般提供的是大于1Hz的信息,而地震叠加速度数据提供的是0Hz~1Hz的信息,因此联合应用测井曲线和地震叠加速度,可以创建精确的低频模型。在分别创建测井曲线和地震速度的低频模型后,将二个模型合并,以创建最终的低频模型。

3 反演效果分析

AVO叠前反演得到了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等参数,通过测井资料分析和基于流体替换建立的岩石物理解释模板,通过各种岩性在纵波阻抗和纵波、横波速度比的交会图上的分布区域差异,来建立岩性概率密度分布图板(见下页图7),分别刻画泥岩、孔隙砂岩、致密砂岩与钙在岩石物理模板中不同区域的分布概率,并将该概率模板应用于AVO叠前同时反演得到的弹性数据体中,最终得到了基于确定性反演结果的孔隙砂岩(有利储层)和致密砂岩、泥岩与钙的概率分布。同时,通过对各种岩性的概率分布综合比较,得出了基于弹性参数体计算的岩性反演剖面(见图8、图9,以及下页图10、图11)。

利用未参加反演约束的井,对结果进行验证。图12(见后面)是过某井的地震剖面(A)岩性反演剖面(B),该井在地震剖面上,同向轴具有“弱振幅”特征,预测砂岩发育。但从实钻情况看,该井砂组砾岩发育,而砂岩并不发育,产生弱振幅的原因主要是厚层砾岩形成的干涉效应。而从岩性反演剖面看,该井在主要发育大套砾岩,与实钻结果吻合。

将反演得到的砂岩时间厚度乘以速度,就可以得到工区内砂岩的分布(见后面图13)。从图13中可以看出,砂岩主要沉积在工区的中部及南部,以CX568—X11—X201—X206为界,北边砂体厚度较薄,基本小于20m,说明沉积时水动力能量强,主要沉积的是厚层的砾岩。向南砂岩逐渐厚度变大,砂体平均厚度在20m~45m之间。

4 结束语

图13 新场砂岩厚度图Fig.13 The thickness map ofsandstone

[1] 殷八斤.AVO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 郑晓东.AVO分析技术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 杨文采.地球物理反演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4] 甘利灯.地震岩石物理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5] 张永刚.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石油物探,2002,41(4):385.

[6] 苑书金.叠前地震反演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3):879.

[7] 李正文,许多.油气储集层AVO非线性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2,41(1):23.

[8] 曹孟起.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3):286.

[9] 李录明.多波AVA及岩性有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31(4):190.

[10]陈萍.地震反演技术在泌阳凹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6):95.

[11]李邗,何诚.AVO处理解释和岩性识别[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28(2):146.

[12]蒋鸿亮,陈湛文,陈小宏.高分辨率AVO反演技术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2):478.

[13]王大兴,于波,高俊梅.高阻抗砂岩气藏的AVO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3):301.

[14]谢用良.川西丰谷地区三维AVO油气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3):46.

[15]刘德威,唐云扬,振武武.AVO方法与应用[J].石油物探,1989,28(4):1.

猜你喜欢

砾岩波阻抗横波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KS地区砾岩地层岩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低波阻抗夹层拱形复合板抗爆性能分析
新疆油田砾岩油藏聚合物驱窜流特征及调剖对策
海安凹陷曲塘次洼阜三段薄层砂岩预测
高速铁路轨道的波阻抗及影响因素研究
波阻抗使用单位规范问题探究
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
方形砾岩大小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研究
横波演示仪的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