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淮剧之美
——参观淮剧博物馆有感

2011-12-30张铨

剧影月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淮剧博物馆艺术

■张铨

淮剧博物馆即将开馆,我有幸先睹为快。站在内港湖畔望去,一幢幢错落有致的高大楼群间,独有一座古典园林式的院落,粉墙黛瓦前有一个由半片蝴蝶,半片淮剧脸谱组成的彩色雕塑,凌空欲飞,美轮美奂。那,便是“淮剧博物馆”。

盐城,乃是一方具有丰富而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沃土,它既是最负盛名的产盐之都,也是淮剧历史之根,文脉之源。盐城市政府在这里兴建淮剧博物馆,具有其标志性的意义。早在筹备期间,盐城市文广新局多次召开了江苏、上海两地13个淮剧团的团长会议,咨询了淮剧老领导、老专家的宝贵意见。淮剧博物馆汇聚了中国淮剧界的智慧、心血和珍贵文物,用最新的展示手段彰显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淮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采,不仅好看,而且好听好玩。因此在开馆之前,已有许多盐城市民、淮剧迷们来此探秘求源、寻根问祖。

走近淮剧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书写的匾额——淮剧博物馆,在阳光下习习生辉。进入序厅,两根圆柱上镌有著名汉隶书法家晁岱卫先生书写的楹联“方寸地万里江山,顷刻间千秋事业”,一个韵致灵秀,一个古朴粗犷,相映成趣。正面的主题墙上,镶有古铜色的浮雕:流水画卷上行驶一琵琶扁舟,舟上一淮剧花旦摇柳肢,舒广袖,欲拥抱那空中之月——中国非遗标志。水载舟,舟载人,人起舞,舞拥月,把淮剧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把人于无声处听淮调的意蕴,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信步走入第一展厅——历史沿革厅,海蓝色的展墙上饰有白色流水图案,外挂浅蓝色的线帘,暗喻着在流水潺潺、杨柳依依的江淮水乡滋生出奇妙的淮剧。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图片,在海蓝色基调的衬托下,显得特别柔和雅致、光洁透明。

在历史长廊的一侧,“淮剧起源”、“门弹词”、“三可子”、“徽夹可”、“京夹淮”、“江淮戏、淮剧”,一个个模型、油画依次排列,长达200多年历史的淮剧,在这里被浓缩。它穿越时空,唤起记忆。使人感受到淮剧不同于中国其他剧种的独特艺术魅力,她诞生于江淮水乡,带有苏北平原的粗犷之气,又夹着黄海之滨的激越之风,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融的产物。间或,你对淮剧的起源还有着种种的猜测、疑问,定可从这里寻觅到答案。

另一块墙面上,悬有吕维翔、杨金花、周茂贵、谢长钰、筱文艳、马麟童、何叫天、李玉花、周筱芳、叶素娟等淮剧先辈名伶组合而成的镜框。照片中的人,像一棵棵淮剧文化中的参天大树,让你在惊叹他们的伟大;让你去追忆在那风尘滚滚的岁月里他们的艺术创造。特别是“淮剧主要曲调的形成”展位,曲调创建者的画像下刻有一个个曲谱,重现了名家名调。感谢他们,正因为有他们各自独创腔调的存在,才构成淮剧音乐文化中[淮调]、[拉调]、[自由调]主调的确立,及东、西路,南、北派声腔的发展与共融,从而凝聚成一个底蕴厚重的文化纽带。

徘徊于“新淮剧运动”场景前,观看微缩的“战地戏台”,我仿佛又回到七十年前新四军根据地,聆听到雪飞饰演郑延珍的唱腔。当年新四军盐阜根据地阜宁县剧作家黄其明所创作的《渔滨河边》、《照减不误》从这里唱响;鲁艺音乐家章牧所制曲的[淮北调]、[大红花调]从这里流传;抗战时期的戏改运动从这里揭幕……一股新淮剧旋风,唤醒了千万民众奋勇抗敌的勇气和信念,也熔铸了一代人的刚强性格,培养起了人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此后,便是淮剧艺术表演团体的多姿嬗变。策展者将“解放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穿成一条主线,用大量珍贵实物,展示了在各个阶段淮剧发展的高峰时期,所具有的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之作。戏单、台本、剧照、曲谱、奖证、实物等,有的虽已泛黄,有的虽带锈迹,但在中国淮剧艺术发展史上却是些弥足珍贵的藏品。透过这些藏品,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又何止是荣誉和辉煌,更多的是无数再平凡不过的淮剧人,用几代人的青春,于荆棘丛生的路上,为续写淮剧历史而舍名舍利,乃至以生命作代价的付出。

当我看到筱文艳、何叫天两位表演艺术家栩栩如生的蜡像,亲见《难咽的苦果》、《鸡毛蒜皮》、《十品村官》、《奇婚记》、《太阳花》、《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祥林嫂》、《板桥应试》、《吴承恩》、《诺言》等一出出精品力作,以其新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而囊括了“文华新剧目奖”、“田汉剧本奖”、“梅花奖”、“白玉兰奖”、“五个一工程”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全国性重大艺术赛事奖项时,一颗平静之心不再平静。品位精品,既给了我们一种余味不尽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又给淮剧原本厚重的历史文化添增了财富。

跨时20年,连续举办了五届“江苏省淮剧节”是我亲身经历而又能读懂它的一段淮剧历史文化,艺术节让我见证了淮剧艺术的脉动与走向,目睹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者从这里放飞梦想,施展才华,成树成材。

沿着廊屋向右前行,便是第二展厅——淮剧知识厅。在这里,古老的淮剧加以声、光、影的配合,完成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继承和创新的完美演绎,让人如品一顿美味的淮剧文化大餐。展厅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淮剧印象”,处处映留着人们甜蜜的回忆。

我在“丰富的剧目”展位前留连,那一张巨幅《九莲十三英》的漆画,以富丽的色调,飘逸的线条,还原了百年前淮剧遗存剧目的原生态风貌,再现了淮剧传统戏女性人物的清新淳朴,似乎让人嗅出散发着充满田野气息的芬香。

我在“淮剧传统戏表演技巧集锦”的视频前陶醉,它在用直观教学的手段,细说着戏曲“毯子功”、“基本功”、“把子功”、“身段”中所内含的淮剧表演元素,以规范化的形体示范,授淮剧之艺,解观者之惑,潜移墨化地在向人们传递着淮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文物柜中,淮剧“活关公”张云良用过的宝刀;“上海国际舞台美术展览”会上被堪称一大奇观的“东沟鳌鱼戏台”;淮剧名家筱文艳、何叫天、马秀英、张云良穿过的戏服;那被誉之为“南潘北居”著名琴师曾执操过的胡琴;在“上海世博会”上令亿万人瞩目的脸谱;封存了数十载并早已褪了色的“门弹词”残篇;还沾有厚厚尘土气味的老剧本手稿……经过现代展示手段的渲染,件件璀璨靓丽、斑烂如画。淮剧馆收藏了淮剧文物中之珍品,数量之多,藏品之丰,为淮剧艺术史上之最。

舞从律动,人随歌动。那近百尊神态毕现的淮剧人物模型演绎着淮剧的行当,仿佛唱起当年的古老淮调;那一尊著名雕塑家罗世平先生所作“淮剧板鼓佬”的雕塑,仿佛不时传送出声声激越的鼓点:那一排淮剧唱腔赏听世界,如一泓清流浸润着我的心田……此腔此调、此韵此风,就连曾把一生大半个世纪中生命的精华和最美好的音符留在了淮剧音乐中的我,听上一曲也依然如梦如幻、动情动心。

穿廊过屋,跨入第三展厅——名家名戏厅,更觉别具洞天。这里有令人徘徊留念的历史遗迹;有为人崇敬的剧团和名家趣事;有两岸淮剧人所架建的友谊桥梁;有南北“梅花奖”演员的亮丽倩影……总之,回望这一幕幕伶人往事,如同打开浩繁的历史画卷,鲜活的人物、事件,栩栩如生的呈现着淮剧艺术的繁荣成果。

岁月虽然在流逝和变迁,但谁也不会忘记曾为淮剧作出杰出贡献的筱文艳、何叫天、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马秀英、李少林、张云良、刘少峰、裔小平等老一辈艺术家,也不会忘记梁国英、梁伟平、王书龙、陈澄等淮剧明星,也不该忘记那些为淮剧艺术的繁荣和传承作出奉献的剧作家、音乐家、舞台美术家及有名的或默默无闻的众多淮剧人。

四朵“梅花”,在淮剧史上留下了久远不灭的回响,而上淮、省淮,又共把精美绝伦的淮腔,穿过湖北、江西、安徽、新疆、香港、台湾飘向海外,在日本、美国的大地上留香。那仅存于世的13个淮剧艺术表演团体,更犹如是13张地域文化名片,竞相展示着淮剧各自独有的地域文化风格。展厅中,新版《太阳花》幻影成像,名家名戏视频,以现代展示手段,为我们留下了淮剧艺术的文化精品,也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了淮剧艺术的活化石,愿她永远不要消亡。

今日淮剧花犹香,明日何时花更红?观罢最后一个展厅——淮剧文化现象厅,我心中仅有的一丝失落和忧患,竟完全消失在这深深庭院里。展厅陈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华国锋、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淮剧代表的大幅照片,领袖们走到淮剧人的中间,用亲切的话语温暖着淮剧人的心,点拨着淮剧前进的方向,这在中国众多地方剧种中,享此殊荣的实属罕见。丰厚的淮剧历史文化土壤上,展现着盐城水乡人民爱看爱演家乡戏的动人情景;悠久的淮剧艺术教育园地上,留下了70年前刘少奇、陈毅亲切关怀的“盐城鲁艺”的画面,也留下了“盐城鲁艺”师生为淮剧繁荣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抛洒的汗水和鲜血;“保护非遗、传承淮剧”展位引人注目,留下了盐城人民为淮剧做出的新贡献;尤其是曾为《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淮剧志》倾尽20载心血的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的同志们,将千百万浩翰字书留在了淮剧博物馆里,与设计者一起,完成了盐城市人民政府、市文广新局为保护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淮剧,为盐城人民和淮剧人建一座国内一流的淮剧博物馆心愿。

走出展厅,我绕过戏台在馆内特设的淮剧茶社里小坐。与三五戏友,观碧波美景,品一杯佳茗,谈艺论道,顿觉今日清茶气甚香,味更醇,我想纵然客已散去,而淮调还会在茶社上空缭绕,在盐阜大地上飘荡……这正如本土书法家臧科所自撰的楹联那样:“语蕴乡音悲欢离合家乡戏,调殊淮韵喜怒哀乐江淮人。”

淮剧博物馆是淮剧文化的承载空间,也是市政府给市民的又一个精神乐园,她与市文化艺术中心、科技博物馆、水街的瓢舟戏院、海盐博物馆遥相呼应,构成了盐城新区的博物馆群落。淮剧博物馆更以其诗化的设计展览让我陶醉,让我品味到淮剧之美——内容美、形式美、意蕴更美。正如馆中胡学纯先生所写的《淮剧赋》那样:“千余剧目,书生笔下雪浪卷;万种人物,角儿台上风雷生。一统江山,千古伟业,群英同心,众志成城。古贤君,忠良臣,俏花旦,俊书生,当代英雄,寻常百姓。一个个,活生生,粉墨登场,绣像塑魂。三五步横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大将军穿山越岭,斩关夺城;俏儿女化蝶拜月,追梦寻春。撷百戏精华,融天下京昆。悲壮而绵长,似鹤鸣九天,唱出大地和声;高亢而婉转,如燕穿惊涛,喊出大海灵魂。”

淮剧博物馆收藏了淮剧的歌、淮剧的舞、淮剧的故事、一代代淮剧人的历史与梦想。我在想,我还能为淮剧的未来再做些什么呢?唯能做到的是,期盼淮剧象永远不沉之舟,载着淮剧人的历史与梦想,伴随共和国的繁荣,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淮剧博物馆艺术
淮剧还好吧
博物馆
纸的艺术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露天博物馆
爆笑街头艺术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