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业厅布局应凸显互联网基因

2011-12-17赵经纬

通信世界 2011年27期
关键词:飞信营业厅数据服务

本刊记者 | 赵经纬

营业厅布局应凸显互联网基因

本刊记者 | 赵经纬

随着语音、短信、宽带接入等基础通信服务市场日趋饱和,运营商正加速向新型数据服务领域转型。

以中国移动为例,其不仅自主推出了OPhone终端、MM商店、横跨PC和手机平台的IM工具“飞信”、与新华社合作的“盘古”搜索平台;它更借鉴了Facebook、Twitter、新浪、人人网等互联网企业的成功模式,打造了139社区,其中飞语、微博、好友印象、礼物、投票、直播等SNS互动元素一应俱全。

然而,对普通用户而言,通过日常渠道难以感知甚至并不知道运营商正在打造如此庞大的“应用帝国”,他们更习惯于挂在QQ、新浪、人人网这些互联网门户上;而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在绞尽脑汁地吸引用户,并提高其黏性,但其推广手段多是通过互联网或广告资源,却忽略了与用户接触最频繁、最紧密的渠道——营业厅。

向数据业务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运营商如今的营业厅确实也发生了改变,比如联通和iPhone的捆绑销售,移动主打的校讯通、违章通和各种彩铃业务。然而这种转型步伐仍显缓慢,在现有的模式下,营业厅更多充当着号码销售、用户缴费、新业务咨询和开通等功能,满眼的宣传材料也基本是终端、套餐、业务介绍等传统项目。和日新月异的Facebook、Google+、AppStore相比,运营商可以做的其实更多,尤其是可以考虑将互联网因素和更多创新的呈现方式引入其中。

作为互联网应用的典型代表,SNS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代表了一种潮流和一种精神,其最大特点是用户ID和用户身份的结合以及随时随地的信息沟通、评论和分享。像“飞信”这样的平台其实已经实现了运营商基于用户号码和用户身份的统一服务,号码资源将不仅用于电话和短信,更可以连接邮箱、微博、社交网络、电影、游戏等数据服务,因此在营业厅的销售、推广和服务过程中,运营商可考虑用更多元化、立体化的业务形态和展示手段向用户进行推广与服务。

在营业厅的陈列、展示和包装上,运营商也可以考虑融入数据化、多媒体、全业务等“转型”理念,展示更多创新的互联网产品和SNS服务,比如热门的圈子、话题、流行应用吉祥物、热点上传视频等,加强用户的参与和互动;运营商也可以通过抽奖、竞猜、游戏等奖励活动,吸引用户积极使用各项数据业务,不仅从网络和技术的后端,更从终端和业务的销售、推广、展示等前段环节,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感知。

猜你喜欢

飞信营业厅数据服务
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方向分析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服务建设规范研究
高速公路ETC网上营业厅的设计与实现
飞信变身“和飞信”,能逆袭吗?
银行自助营业厅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供电营业厅全智能信息交互服务平台研究
如何运用税收大数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频繁子图挖掘的数据服务Mashup推荐
飞信,死了算了!
ETC掌上营业厅系统建设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