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淮剧唱腔

2011-11-17杨非

剧影月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声腔淮剧祥林嫂

■杨非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和其它戏曲一样,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淮剧的行当表演中,“唱”居首位,要求字句清爽,音色嘹亮,气息流畅,节奏稳当,讲究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淮剧唱腔的流派特点主要以艺术家个人的唱腔风格为标志,并以艺术家个人为代表,如筱派深情委婉,何派曲折大气,马派奇特超凡、徐派坚柔相宜,李派优美抒情。我个人比较偏爱陈派(陈德林),追求音乐形象高度个性化,实现既注意性格特征的音乐的表现,又重视旋律式的音乐写作;既显示音乐作品的美,又突出音乐表演的美。唱情(感情)、唱理(理趣)、唱性(个性)三者兼得。感情真切,自然流露。唱出了自己的声色。尤其是在润腔上所惯于呈现的波音、嗽音、苦音、倚音,以及短暂休止后的强力顿挫,同音反复后的搓揉轻挑,三度或四度上推后的七度至十度的速滑等等,均以一种特色的存在而稳实地嵌入一派声腔的整体,并完全借助于声腔旋律的可歌唱因素。陈派唱腔挺健、圆浑、新巧、味浓,吐字清晰,念白更是神采飞扬、余音绕梁。

另外,因地域不同也形成了南派的富丽雕饰、精工细密;北派的朴实清新、自然飘逸;东路的线条酣畅和舒展秀丽。

还有以剧团不同而形成的声腔派系:像上海淮剧团,近于“革新派”中的“院体派”,追求音乐所期待的清新、清雅和清丽的美质。其音乐色调偏于温润、柔雅、娓婉、恬静。江苏省淮剧团为“正统派”中的“土家派”。追求音乐形象的真实与生动,力求完美地表达出人物的灵巧、雅致和神韵。其音乐色调另具苍浑、豪爽、浓重、艳丽。

从艺以来,从淮剧演唱的母体艺术中汲取营养,在不断的实践、学习和摸索中,我觉得,淮剧的演唱需要很科学的发声,从而克服很多演员演唱时出现的音扁而挤,上颚瘫痪,口腔呈扁形,单靠声带振动发声等现象。因此,学习科学的歌曲演唱的方法,是唱好淮剧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知道,戏曲唱腔属于民族唱法,演唱时,从呼吸、嗓音、共鸣腔的运用到咬字吐字的训练和声部划分等几方面综合考验。

戏曲的演唱技巧,主要以韵味、风格为主,心领神会与灵气悟性因素较多,很难用全部曲谱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戏曲唱法对喉头位置的要求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相对的灵活性,强调意、气、力、情的完整统一,而且这种意、气、力、情的运用是一种持续、连绵不断的感觉,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带出正确的真情实感、恰到好处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才会有血有肉、有灵魂,有韵味和魅力。

中国民族唱法以清晰、甜美、明亮声音特点见长,以真声为主,唱到最高声区参照美声唱法,这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戏曲的演唱,如果能做到戏曲与歌曲演唱发声完美结合,那么这种类似于“吟唱”的行腔方式所表现的悠长的声调技术使得声音圆润,唱腔澈满,吐字清晰,发声自如舒展,行腔流畅、圆润。演唱全凭一口气,音断而字不断,字断而气不断,做到气与字、气与情的结合,从而达到以气、以声唱情,声情并茂的效果。像周派的天才创腔大师周筱芳,演唱时就非常讲求发声方法,能根据所演脚色的不同年龄层次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发音部位加以表现,使人物刻画的效果入木三分。如:他扮演的贾宝玉、唐伯虎是那么飘逸潇洒,而节振国、岳飞又是那样的刚毅粗犷,行当跨度之大和表现力度之强,在整个戏曲界都不多见。

淮剧的唱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我们的演唱要尊重和继承淮剧的特色风貌,寻找和丰富淮剧演唱方法的韵味和技巧。只有学习和继承了传统的淮剧演唱方法,才能有所创新。演唱时,除了注意科学的发声,更要细细揣摩人物角色的情感,以声带情,以情传声。如梅花奖获得者陈澄在《祥林嫂》戏中“哭阿毛”一段唱,为了表现出祥林嫂的悲痛欲绝悲天怨地,她先用[大悲调]唱出了祥林嫂的“痛”,而后转至[淮悲调]表现出祥林嫂的“怨”,她很注意运用共鸣的处理,低音区的音由充沛的丹田气支撑运用胸腔共鸣;高音区的音喉头很放松,运用了腰背的力量,同时很好的利用头腔共鸣,这样处理恰到好处,唱腔更加好听,充分体现了祥林嫂的人物情感。因为人物情感非常重要,任何唱腔的处理都要在人物规定的情感之内,为人物情感而服务,即使唱腔有所变通也要符合人物特点。

唱,靠的是嗓子,但唱得好和差却不完全依靠或者决定于嗓子的天赋,而决定于演员后天的努力和勤奋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淮剧的演唱方法,流派众多,这些富有特点的演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采撷硕果的同时,让我们在今后的艺术创造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老曲新唱”是在演员充分把握本剧种传统演唱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崭新的艺术领域,从而强化传统的本位意识与主体的创造能力。它有利于艺术上的竞争,有利于冲破原来演唱方法的僵化状态,有利于各种演唱风格的声腔流派的产生,蓬勃发展,使淮剧演唱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如马麟童的马派、筱文艳筱派、周筱芳的周派,他们都成功的把原来的曲调进行独特新颖的重新处理,使唱腔旋律、调式变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给人以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老曲新唱”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对提高淮剧的演唱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淮剧是美好的艺术,作为耕耘者,我们应以满腔热情去将它的唱腔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下去,让淮剧的唱腔声传万里,愈美愈亮,愿淮剧之花芳香四溢,越开越艳。

猜你喜欢

声腔淮剧祥林嫂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淮剧还好吧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关于“二胡演奏声腔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苏剧音乐的曲调与声腔研究
浅析梆子声腔的当代发展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