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戏曲与民俗文化

2011-11-17吕悦

剧影月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风俗演戏

■吕悦

中国戏曲是古代文人和艺人共同创造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精美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舞”,先秦的乐舞、俳优,汉魏时期的百戏、角抵戏,以及隋唐时期的代面、参军戏等。直到宋代以后,南戏、北杂剧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确立。元、明、清三代,中国戏曲更是久盛不衰,明嘉靖年间形成昆曲,清代初期出现了京剧,以后不断产生许多新剧种,至今各种地方戏曲剧种计有317种之多。

中国戏曲是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土壤中生成的表演艺术,它们的生产、消费和传播主要得力于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的推动,而非皇权——统治阶层的操办。中国民俗文化,为戏曲的生产、消费和传播提供了需求和平台,它是积极推动戏曲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民间聚众演戏的风俗习惯

为戏曲提供需求的民间风俗习惯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节庆风俗,二是喜庆风俗,三是宗教神会风俗,四是农闲娱乐风俗。

(一)节庆聚众演戏风俗

以节气和原始信仰为基础形成的大众节日风俗,贯穿在一年四季中,调节着民众的生活节奏和韵律。立春、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日,具有划分农时的作用;而清明、端午、中秋、腊月则体现古人对祖先、星月、龙及鬼神(灶君)的崇拜和信仰。

重视节日是我国历代皆然的风俗习惯。节日虽短,却有力支配着平时的生活。正如日本民族文化学者樱田胜德指出:节日是平时生活的轴心,“年复一年的生活文化之用,就是以此为轴心编织出来的”。节日看戏则是节庆民俗中的重要内容。节庆对戏曲生产和消费都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明末张岱在其所著《陶庵梦忆》中用大量笔墨记录明末清初戏曲演出活动,其演出最盛之时,多在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其卷五《虎丘中秋夜》文载:“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二)喜庆聚众演戏风俗

旧时,每逢育子、做寿、成年、婚嫁、升迁,新居落成等喜庆,多有戏曲演出。有的主人借演戏铺排场面,酬宾宴客,以示庆贺,有的则是相邻亲友请戏班,以为贺礼。富豪之家每逢喜庆多有戏剧演出,而家境困难者为习惯所囿,也不得不为。

《儒林外史》第十回描述鲁编修为蘧公孙和鲁小姐举行婚礼演戏庆贺的情节:“须臾,坐定了席,乐声止了。蘧公孙下来,告过丈人同二位表叔的席,又和两山人平行了礼,入席坐了。戏子上来参了堂,磕头下去,打动锣鼓,跳了一出《加官》,演了一出《张仙送子》、一出《封赠》。”

旧时许多地方把老年人正常死亡视为喜庆,有演戏超度亡灵之俗。丧葬演戏是流播广远的旧俗。《钦定吏部处分则例》二十九卷《礼仪制》记载:清代满族、蒙古族的一些富豪,“发送灵柩,效汉人于出殡前一日唱戏”。

(三)宗教神会聚众演戏风俗

古时佛道神灵祭祀,各类俗神祭祀及春祈秋报赛事,有聚众演戏的风俗。清王端在《重伦文斋笔录》中说:“乡间演戏,皆为酬神邀福起见”,“演戏敬神,为世俗通例”。演戏因有娱神的信仰,但主要目的还在于娱人,依托宗教神会节日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清代毛祥麟在《墨余录》中曾生动地描述天后诞辰聚众演戏的情形:“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诞辰……百里外舟楫咸集,浦滩上下,泊舟万计。名班演剧,百技杂陈,笙歌之声,昼夜不歇。”

(四)农闲聚众演戏风俗

岁末年初既是农闲季节,也是戏曲演出的旺季,在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表现很突出。孔子说:平时的生产活动是“百日之苦”,闲时的休息和娱乐则是“一日之乐”。春播夏锄,秋收冬藏,农闲聚众演戏是古老传统。清代有一政府《告示》说:江苏乡民“每至春时,出头敛财,排门科派,于田间空旷之地,高搭戏台,哄动远近男女,群聚往观,举国若狂。”

二.民俗文化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民俗文化是广大区域广大民众的共同行为及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民俗习惯通过传承这条纽带,把悠久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下来,自发形成调节民众生活的杠杆。健康的民俗,是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性格的认同和确认,足以唤起民众崇高的民族感情和美好的情思。中国戏曲依托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形成、发展和广泛传播,吸取其宝贵经验,努力探索与新时期新风俗相适应的当代戏曲革新发展之路,十分必要。

(一)民俗文化为中国戏曲准备和聚集了大量观众

我国民俗文化,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民俗环境,它能使千差万别的个体在同一时间,克服生计所累或居住分散的困难,做出大致相同的选择,愉悦地走进戏曲舞台,观赏戏曲演出,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戏曲演出一旦成为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就会产生吸引观众的强大力量,从而为戏曲准备和聚集了大量的观众。

(二)民俗文化推动中国戏曲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戏曲在表演过程中,台下观众可以自由表态,鼓掌叫好或喝“倒彩”,这使得中国戏曲的编辑和演员们高度重视观众的感情和需求。为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他们创作和演出了《窦娥冤》、《望江亭》、《铡美案》等戏剧,在舞台上铡贪官、杀恶霸,平冤屈,歌颂清官、侠士,让观众出气,对观众表达尊重之意;他们创作和演出了《西厢记》、《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牛郎织女》等戏剧,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向往之意,使观众心理上得到平衡及获得替代性满足。尽管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中国戏曲百般摧残,但由于中国戏曲依托于传统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并得到民众的呵护,获得丰富的滋养,得到广泛和长久的传播、发展。

(三)民俗文化变迁影响中国戏曲的兴衰

戏曲是特别需要观众的艺术,最适宜在民俗活动中发展自己。民俗文化活动是戏曲的重要传播载体,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民俗环境对戏曲文化形态的生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戏曲艺术的生产,戏曲的内容、表演形式和经营方式无不受制于民俗。因此,一种艺术的兴衰,不单是艺术自身的原因所能完全解释的,它的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

中国民俗和中国戏曲以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为依托,曾经有其辉煌。但当现代文明进入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降临,中国民俗文化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传统的民俗淡化,中国戏曲在失去剧种优势的情景下,又失去了传统的民俗依托,处于惨淡经营之中,逐渐边缘化,成为“活化石”,这是令人忧虑的。

三.结语

我们己经迈入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依托的新时代,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民俗正在逐渐形成并成熟起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对中国传统戏曲实行保护和继承。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研究和吸取中国戏曲与传统风俗文化相结合的有益经验,努力探索中国戏曲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俗文化相适应的革新发展、繁荣昌盛之路。

[1]《中国昆曲二十讲》骆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2]《昆剧表演一得》徐凌云演述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8

[3]《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著 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1

[4]《陶庵梦忆》 张岱著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1

[5]《儒林外史》 吴敬梓著 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93-1

[6]《昆曲与民俗文化》 王廷信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2

[7]《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郑传寅著 东南大学学报,2004-1(1)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风俗演戏
看戏与演戏
太平风俗美
演员在演戏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跟踪导练(四)4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
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