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济视角看印象派绘画

2011-11-16殷彩虹,方善用,陈快快

电影评介 2011年21期
关键词:十九世纪中产阶级印象派

回首十九世纪西方的文化长廊,无论文学、哲学、绘画等文化艺术领域,还是宏观世界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等,都在蠢蠢欲动地酝酿着一系列转变:一种从古典到现代的递变。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革有着深刻渊源的,印象派绘画的诞生便是这个时期风格蜕变的真实写照。

一、印象派绘画的诞生

艺术流派的更替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时代背景。发生于十八世纪末期的法国大革命,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为艺术流派的变革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不满于当时传统绘画的固有模式,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离经叛道”的画家开始探索一条崭新的绘画道路,印象派绘画便应运而生,从此开启了西方美术的现代篇。印象派画家大多来自中产阶级或市民阶层,以身边的自然、人物和生活环境为题材,注重对绘画中光和色的研究、表现,且在其作品中流露出画家的主观情感,赋予了画面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从经济视角看印象派绘画

十八世纪中叶、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直接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的广泛开展。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经济领域生产关系的变化对印象派绘画美术追求、审美情趣的影响不可小觑,也为画派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材料。

2.1 物质条件

印象派诞生之际,正值工业革命兴起之时,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印象派绘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可以说,印象派绘画是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与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自然科学中对光学与色彩学的研究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研究表明,若用棱镜分解太阳光线,可以得到七种颜色,因此,最初认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原色的一些画家,开始认为这七种颜色才是原色。且当时已经注意到了光和色彩之间的微妙关系,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并不存在所谓的“固有色”,物体表现出来的颜色取决于照射的光源和反射的光波。这就启发画家,应按照眼睛所看到的在光线下物体所呈现出的实际颜色创作,强调物体给画家的主观感受和瞬间印象,而不是仅凭经验作画。另外,新的颜色不断被制造出来, 可用作绘画的颜色更加丰富,为印象派画家改革绘画的色彩、风格以及表现手法提供了可能性,使得绘画在色彩的处理方面经历了一次革命。

莫奈研究色彩到了痴迷的程度,面对同一事物,他经常在不同时间段和光线下描绘物体展现出来的不同色彩,为了更好的记录光线的变化,捕捉瞬间的光影,他几乎每隔两小时创作一幅相同角度的画面,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干草垛》、《睡莲》系列等。他曾说:“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长条粉红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

2.2 一个新的阶层——中产阶级

一些西方国家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之后,国内的社会关系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中产阶级,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过专门的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中产阶级对印象派绘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1)印象派画家中很大一部分从属于当时法国社会中的中产阶级,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师需要受雇于上流社会和贵族,印象派画家拥有更多的创作自由,可以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进行创作,在作品中充分反映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印象派之父”爱德华•马奈就过着绅士般的高雅生活,出入于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中,优越的生活为他在绘画上的离经叛道和远离平庸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他敢于冒险创作《草地上的午餐》这种“违背”世俗伦理的作品,不必担心因不符合贵族口味而丧失市场。

(2)印象派画家的中产阶级身份对他们的绘画题材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决定了其作品的题材和范围。在印象派绘画中,对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表现很多,题材多表现郊外、舞会、游艇、咖啡厅、酒吧、芭蕾舞女等场所和人物,以及反映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物象,如工厂、高楼、火车、钢铁桥梁等,印象派是将绘画题材由古典向现代都市化的过渡。如莫奈的《圣拉查儿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画面中两辆列车行驶在烟雾缭绕的铁轨上,车厢掩映在迷雾之中,若隐若现,显示出莫奈对处理光与色彩关系的纯熟把握。

(3)印象派画家在相对私人的场合创作作品,然后将他们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以赢得一定的资本去进行下一轮的创作,销量好,就可以扩大生产。这里画家的作品就像市场上的产品,符合商品经济中生产——销售——再生产的基本步骤,具有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说明在当时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印象派绘画的深刻影响。

2.3 思想的解放

上个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民主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严厉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受封建制度的束缚相对减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更是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虽然也画一些裸露的女人身体,但都是在宗教、神话故事外衣的掩盖下进行创作的,例如乔内乔尔的《沉睡的维纳斯》。而在印象派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了新的艺术追求,独立的美学观念,印象派画家不再需要利用神话或宗教的外衣来表达一些隐晦的含义,他们敢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曾在绘画界引起巨大轰动的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便是最好的证明,画面表现的是绅士和几个裸女在野地午餐,画中的裸女无所畏惧的眼神给人强烈的震撼,虽遭到保守派的谴责,但画家表现的确实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三、结语

从印象派的产生、发展的具体因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其独特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任何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经济有关,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是艺术形式变革的重要原因。

[1]佟景韩.欧洲19世纪美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2]栗壮志.材质的光色影像——媒材与印象派绘画[J].东北师大学报.2009.1.

[3]宋雷.“印象派”与中产阶级文化[J].国际美苑.2010.2.

[4]陆峰.印象派绘画的都市表达[J].视觉•经验.2005.6

猜你喜欢

十九世纪中产阶级印象派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印象派画家」金农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十九世纪晚期统一几何学的两种途径
库尔贝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与政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