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阿凡达》透视卡梅隆的普世主义思想

2011-11-16王昱卉

电影评介 2011年21期
关键词:伊娃卡梅隆阿凡达

一、西方化的“普世主义思想”对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影响

传统上,对普世主义的理解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的普世主义可认为是一种宗教信条,认为所有人最终会得救或恢复神圣或快乐。因此,普世主义隐含的关键词有:信条,全世界以及救赎,这也称普救论。广义上,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现代西方普世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人类逐渐从相互分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一种历史的统一性,这种历史统一性的实现是由于人类有了一种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的指导。基督教神学理论认为基督教思想是普世适用的真理,应该用它来统一世人的思想。从这种神学理论出发,普世主义要求世上万物应有某一套统一的价值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则体现为对实现普世文明的一种信念。那么,这种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在现代西方普世主义者眼里的,就是西方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

西方将“普世主义思想”本土化的支撑理念是让异质资源与本土环境相结合,经过适应和被适应的转换,最终形成新型态的过程。从清教意义上讲,美国文化继承和发展了欧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把其母文化和自身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美国普世主义也是如此,在继承欧洲普世主义观念的基础上,美国普世主义作为一种敏感性极强的信仰体系,随着时空的改变而改变。这时的美国普世主义已不是单纯的欧洲文化的继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在殖民化及文化发展过程中,开始形成具有显著美国地域特征的普世主义观念,并付诸实践。

普世主义思想作为“自由、民主、公平”等的代名词,包含了人道、公平、尊重等内容。在这一思想的西方本土化的过程中,“上帝选民论”和“天定命运论”成为了普世主义的重要内容。

出身于加拿大的詹姆斯•卡梅隆,之后随全家迁移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城市贝瑞阿。从小就受到西方世界普世主义思想的影响。好莱坞作为西方世界最权威的电影梦工厂,使得走好莱坞路线的詹姆斯•卡梅隆自然要适应西方宏观背景的思想引导。因此,在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中,不乏这些普世主义思想的渗透。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作为詹姆斯•卡梅隆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在技术和艺术上的轰动我们不置可否,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的是电影背后所传播的西方化的普世主义思想。所以,笔者将对《阿凡达》做文本分析,进而阐述詹姆斯•卡梅隆所要表达的普世主义思想。

二、导演卡梅隆的普世主义思想在电影《阿凡达》中的具体表现

《阿凡达》于2010年上映,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部电影以半科幻加半魔幻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以“爱与永恒”为主题的故事。其中心思想恰恰与西方化的普世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1、普世主义的“上帝选民论”与阿凡达的“伊娃选民论”

普世主义中的“上帝选民论”来源于以色列人作为上帝选民的信仰。上帝选择以色列人做为自己的选民并把他们从“为奴之家”中解救过来。在美国将普世主义思想本土化的过程中,将“上帝选民论”移植到本民族的文化中,以“上帝选民”自居,向全世界传播福音。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选择的子民,他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来普遍救赎人民。作为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将普世主义思想的“上帝选民论”在《阿凡达》中转化为“伊娃选民论”。

在电影《阿凡达》中,纳美人的精神首领——伊娃,一个从没有过真实形象的人物,却引领了整个纳美民族的精神走向。在这里,伊娃是纳美人的“上帝”,集中了所有的生命和智慧于一身,正是“大母神”的体现。“大母神”一词是英文the great mother的直译,或作the Great Goddess,特指起源于父系社会之前的最大神灵,是史前社会的意识形态核心,原始信仰中最早出现的神。这种全能而神圣的女性原型,作为人类深层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心理中起重大作用的一种内在意象。[1]正是导演卡梅隆设置的这一“上帝”,决定了纳美人每一届的部落首领和精神首领,在杰克闯入的一开始就被告知,Eytukan是部落首领,Moat是精神首领,Eytukan带领纳美人生活,Moat作为神明和人民的纽带,传达神明的指示。灵魂树在此就是伊娃的“法器”,通过灵魂树指导人民,拯救人民。此外,外种族的闯入引起了纳美人的强烈反抗,也是“上帝”伊娃对本种族的选择和保护。这正是卡梅隆普世主义思想的一大表现——上帝(伊娃)选择首领,选择自己的人民,保护自己的人民。

2、普世主义的“天定命运论”与阿凡达的“伊娃救世”

“天定命运论”是由《美国杂志和国内新闻》编辑沙立文首先提出的。“天定命运论”根源于最初的“上帝选民论”,即美国人生来是上帝选择的,是受到神的眷顾的。在“神谕”的借口下,美国人在领土、文化扩张的同时,不断完善着其普世主义的价值观:它既是对欧洲基督教传统的继承,又是基督教思想在新大陆本土化的产物;它既有一定的先进性,又逃脱不了工具理性的幽暗设计。普世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政治上它使美国人能够崇尚平等、自由,反对专政;经济上使美国人能够克勤克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有利于统一美国人的信仰,促进大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等等。

渗透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中,伊娃选择部落首领和精神首领之后,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种族实际上成为了外化的美国人,而入侵的地球人则代表的是美国人之外的异类,美国人的主权、领土和自由不容侵犯,那么就意味着影片中潘多拉星球的主权、领土和自由不容侵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的得到上帝的眷顾,也可以说是伊娃的眷顾。正义战胜邪恶、英雄拯救大众于水火危难之间是好莱坞大片的普遍调调,只是《阿凡达》另辟蹊径的选择了地球人类作为正义的对立面,虽然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英文对白,但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美国人卸下了自己的“天定命运论”把自己归为邪恶的一方,影片刻意模糊了入侵者的国别把他们统一为地球人,只是因为影片的母题是反映人类的贪婪和对环境反思,是一种对全体人类的反思。即便我们假设入侵者就是美国人,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萨利这个美国人派来的奸细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成为了潘多拉的英雄,可见,最终完成拯救的还是美国人自己。导演卡梅隆是好莱坞的著名导演,代表着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而中产阶级在社会中承担意见领袖作用散播阶级思想,他无法剥离开自己的阶级属性也无法割裂长期培养起来的“美国精神情怀”,所以萨利所代表的美国人和潘多拉星球就是美国普世精神的化身,只不过潘多拉星球是物化了的美国领土,萨利所代表的潘多拉之魂是内化了的美国普世精神。

3、潘多拉星球尊重生命的“众生平等观”

普世主义思想在西方化的过程中,形成普世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1)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

(2)尊重:无论是人还是生物,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3)多元:在公平和尊重的基础上,每个人、每个族群、每种观点、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即使目前某一方居于主流,也应尊重与包容其他不同的存在与声音。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应该捍卫对方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

《阿凡达》中多种族的共同和谐生存体现了普世价值观的平等与尊重。当杰克初次闯入纳美人的地域时,就遭到了毒狼的袭击。妮特丽在伊娃的指示下帮助了杰克,却因袭击了毒狼而感到十分懊恼和遗憾。纳美人思想里根深蒂固的便是普世价值观的基础思想:天下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对存在的一切生物都应有平等的对待和尊重。正是善良的纳美人的良知,唤起了各种生命在最后的反抗。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下,纳美人本着平等、尊重的心态,开始接受外来人——杰克的学习,他们不遗余力的将自己本民族的一切事物教给这个外来人,允许这个不同于本种族的声音存在。正是普世价值观的精髓所在——平等、尊重。

潘多拉星球在导演卡梅隆眼中就是一个理想的美国世界,而影片中的美国人作为外来异种出现,为了有限的资源而伤害其他种族。在这里,“外来异种”的美国人与纳美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理想美国世界”的美好的普世价值观。

三、詹姆斯•卡梅隆其他经典电影中普世主义的普遍存在

在美国好莱坞宏观电影思想引导下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当然不可能只有《阿凡达》一部电影被渗透。除此之外,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没有选择着重描述灾难的恐怖,而是着重在前九十分钟一直着围绕底层穷小子杰克和社会名媛罗斯的爱情线索展开。他们的相遇十分具有偶然性,虽然泰坦尼克号是处在一个密闭空间中,就像牢笼一样。但依然延续着岸上秩序,高低贵贱、社会尊卑仍在。杰克所住的代表下等人群低等舱和罗斯所住的代表上等人群头等舱本是老死不相往来,但男女主人公的不期而遇打破了本已锁好的枷锁,他们迅速相爱,或高雅的出入高级场所,或朴素的参加平民的狂欢。如果说杰克身上所能表现出来的是底层劳苦大众那种乐观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么罗斯就是那种敢于反抗资产阶级虚伪与势利的没落贵族。罗斯和杰克是一对“反抗体”,他们象征着美那种民主、自由、众生平等的美国精神。美国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平等与自由,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之自然权利,而非国家、元首、君王或宗教领袖所恩赐才拥有。只要是人,不分种族、肤色、贫富、性别、宗教、国家、民族,大家都享有同样身为人的尊严。影片《泰坦尼克号》作为好莱坞制作经典影片,遵循着好莱坞影片在传播语境下宣扬美国精神的原则,而身份的巨大差距正好契合了这种精神的精髓所在——众生平等。

而卡梅隆的另一个经典影片《终结者2》也是普世主义思想的另外阐释,斯瓦辛格所饰演的终结者T-800被赋予了人性,它在与年轻的人类领袖约翰的接触中开始逐渐了解人类,并同约翰建立起感情,甚至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和责任。约翰年少叛逆,但却极珍惜感情,影片最后他与即将自毁的T-800的告别显得温情动人。他们一同为了人类的未来不懈抗争。在影片中,约翰是人类未来世界的领袖,被注定的宿命说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早已为未来作出注解,“上帝选民论”是这种角色设定最好的理论解释,约翰是上帝选择来保护人民的领袖,所以他不可战胜,终将脱离险境。

四、小结

美国化的普世主义在美国文化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促使了美国用文化传播的方式在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在这里,我们且不论这种文化倾销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平等、尊重、永恒”的核心主题来说,还是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

1、罗锦生.美国普世主义文化的宗教根源和本土化过程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

2、旧约全书.[M].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1992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伊娃卡梅隆阿凡达
重返阿凡达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闭上眼睛数到十
自从有了赵肉肉
丝绸去哪儿了
速写本里的记忆密码
速写本里的“记忆密码”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