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与情感中的探寻——试析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传统价值回归

2011-11-16华东师范大学肖

电影评介 2011年21期
关键词:瓦力太空船机器人

华东师范大学肖 路

《机器人总动员》是由美国迪斯尼•皮克斯在2008年制作的一部动画片,该片荣获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首映时,该片以6250万美元的票房击败同期放映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并获得众多影迷和专业媒体的交口称赞,是一部给人以视觉享受与思想启迪的影片。

一、理性的尴尬

从片名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部科幻片。历来,人类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无一不依赖于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四大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以及电的发明,一次次证实了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技价值观,即对科学技术的评价标准以及价值取向的基本看法[1]。自古希腊以来,西方社会就一直将理性引领下的科技进步视为人类幸福的根源。以表现科技为人类造福的动画作品也不在少数。然而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并未展现人类在科技价值观引领下不断奋进的场景,而是向观众袒露了理性发展中的尴尬。

最大的尴尬便是地球被过度开采之后,2700年时已成为一所垃圾工场,由垃圾堆成的摩天大楼赫然耸立在我们面前,人类不得不乘坐高科技太空船逃离地球,飞往太空,在太空船上“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人们整天躺在太空船的滑轮椅上,由机器人照料日常起居,无需为生计奔波劳顿的人们身形日趋肥硕,其运动机能也在不断减退。

理性促使科技发展,新型的机器人相继产生。片中的主角瓦力(Wall-E),全名为地球废物配置装载推料机器人(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 Earth Class),是人类离开地球前制造的机器人,完全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其外形显得棱角分明,酷似20世纪初期的林肯轿车,眼睛仿若老式望远镜,而其身体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垃圾箱;而伊芙(Eve)则是陪伴人类居住在太空船上的新型机器人,全名为地球植物被特别评估机器人(Extra-terrestrial Vegetation Evaluater),她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线条流畅圆润,造型颇似磁悬浮火车头,做工精致美观,而且还具有自主学习功能,是一台具备更新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如果瓦力代表着工业时代的男性蓝领工人,那么伊芙则活脱是一个现代白领丽人。

在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中,相较于人类,设计者对机器人造型的塑造花费了更多心力,而片中的机器人也远比人类更具有人情味。这些机器人具有不同的形态与个性,除了瓦力和伊芙之外,还有按摩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美容机器人、警察机器人、遮阳机器人等,他们外形各异,性格鲜明,工作职能也被逐一细化,充满智慧和工作热情;而人类的设计则略显简单,他们外形趋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肥硕臃肿,躺在轨道椅上,神情漠然。太空船长除了每天的新闻报道,其他事物全都交与机器人掌管,从墙上的历任船长的相片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比一个肥胖。不仅如此,机器人间能面对面的交流,虽然他们的语言能力不强,发音含混,但他们会用眼神来传递内心情感,如瓦力和伊芙,瓦力那双望远镜似的双眼,因为有雨刷和用作闭合搭扣的眉毛,并且可以开合,所以他完全能用眼镜来表情达意,快乐、悲伤、担心、遗憾都从眼神中表达出来;而伊芙的眼睛是蓝屏光眼,可以改变形状和颜色亮度来表达其喜怒哀乐。但是,住在太空船上的人类很少交流,似乎已经忘记了彼此间如何用眼神、语言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人类崇尚理性,创新科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以获得幸福。然而,高科技的发展结果却背离了我们的初衷,理性遭遇尴尬。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人类不再以自力更生为荣,而是完全被科技控制。在这里,“现代人异化于自己,异化于同类,异化于自然,现代社会既是物质富裕社会,又是精神不健全的、异化的社会。”[2](P44-45)片中表现出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困顿与尴尬。这样的场景通过动画语言表达出来,不仅产生了强劲的视觉效果,而且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观众内心在产生担忧的同时,也被主人公瓦力内心的情感所感到,并愿意与之一起去追寻一条价值回归之路。

二、情感的萌动

瓦力是人类离开地球时留下清理垃圾的机器人。到了2700年,瓦力是唯一一个还能工作的地球机器人。他孤独但自得其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家布置得整齐且富有情调,他还知道怎样保养维修自己,将破损的机器人身上的有用零件保存起来,供维修时使用。

瓦力虽然孤独,但是他的情感世界是富足的。他从不抱怨,快乐淡定地面对平凡的每一天。清晨,他被自动叫醒功能叫醒,穿上他的“履带”鞋子去阳光下享用太阳能早餐。在工地上,他将垃圾制成方块整齐垒砌成摩天大楼。为了使枯燥的捡垃圾工作变得更为有趣,瓦力就在垃圾中寻找喜欢的“宝贝”装进他的百宝箱中。夕阳中,瓦力带着百宝箱回到住处,打开家中彩灯,使整个房间变得温馨惬意。他放映录像带欣赏令他百看不厌的歌舞剧“你好,多莉”,他将寻回的宝贝分门别类收藏好,喂饱宠物蟑螂,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躺在在工具架上睡觉。在瓦力的一天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传统的生活模版;在瓦力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中美丽的一面,热爱生活、自得其乐。

瓦力富有爱心,小蟑螂是他的朋友兼宠物。当瓦力不小心碾到了小蟑螂时,他会低下头仔细查看,担心自己把蟑螂碾死,直到发现蟑螂活着,才舒了一口气;当瓦力奋力搭上伊芙乘坐的飞船离开地球时,小蟑螂也试图跟随,但瓦力命令他留下,因为他担心旅程中可能会遭遇不测,他不希望自己的伙伴为自己去冒风险。

看到伊芙,瓦力一下子被她的美丽所打动。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平凡、老旧就自惭形秽,而是勇敢地去追求。他在沙尘暴来临时带着伊芙逃回家中,拿出收藏的宝贝给伊芙玩,请伊芙一起看那部含情脉脉的歌舞剧,还拿出了那株珍贵的绿色植物。但伊芙一旦找到了绿色植物,她原先设定的程序就自动进入休眠模式,无论瓦力怎样呼唤,伊芙都毫无反应。此时,瓦力带着休眠的伊芙去看日出、给她撑伞遮挡风雨。当伊芙依照程序返回太空时,瓦力奋不顾身跳上飞船紧随不放。来到太空船上,瓦力不仅找到了伊芙,还交到了一群机器人朋友,在船长与机器人舵手的斗争中,瓦力始终与伊芙并肩作战,他给予了伊芙与飞船上的人类最大的帮助,最终飞船船长战胜了貌合神离的机器人舵手,与众人一起重返地球。

在恶劣的环境中,瓦力早已学会了应对的本领,在沙尘暴之前他还会诗意地仰望星空。正如执行监制约翰•拉赛特所说的那样:“动画艺术是关于角色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3]这部动画片中的人物语言对话并不多,但瓦力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态度已将他的价值取向表现了出来。他的行为感动了观众,让大家看到人性平凡而美丽的一面。瓦力“就像一个5、6岁的小孩子”[4],而在导演看来,瓦力是一个小人物。导演安德鲁•斯坦顿说:“我怎样才能让瓦力的形象变得可信和可爱呢?我们做了很多的设计,最终确定了一个‘小人物’的形象,也许正是这样的小人物,能给观众看到自己(影子)的可能。”[5]也更能使观众从内心产生共鸣。

三、价值的回归

动画片除了制作造型、声效之外,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叙述故事、展现故事中所包含的人文价值。在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中,前30多分钟没有一句台词,有的只是瓦力工作时机器摩擦的声响,而片中的机器人造型也多为静态展示,因此,作品并未在声画造型上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但是,它还是拿了奥斯卡奖,还在大众评论网烂番茄网(rotten tomatoes)中被评价为具有97%的高新鲜度。那么这样的效果是怎样达到的呢?在笔者看来,导演采用了最撩动人心的主题,选用了最温馨甜美的歌舞,并展开了最深层次的价值探寻,以说明人类的幸福、未来及希望之所在。

影片以爱情为母题,向世人展现了一场发生在机器人之间的爱情。导演坦言:“我想表现一个机器人的孤独,因为机器人的孤独困境能勾起观众的共鸣,我们一直在讨论来讨论去,后来我想只有谈恋爱才是瓦力孤独的终极解决。爱情?我的脑子里马上蹦出两个机器人相爱的画面。在恢宏的宇宙背景下,这画面真是太富有诗意了。”[5]这场爱情确实诗意,瓦力和伊芙一起看录像带《你好,多莉》,并将手牵在一起,没有语言,但远比一声“我爱你”更令人心动。在太空上,瓦力拿着灭火器与伊芙起舞时,音乐与画面使人完全进入美丽而浪漫的爱之梦境……

所有这一切,都使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爱情的浪漫,还有瓦力在爱情上所表现出的执着与付出。初见伊芙时,现代科技制造出的新型机器人伊芙威力无比,手一挥便击毁目标,瓦力却仍勇敢追随;为了夺回伊芙珍视的绿色植物,瓦力不顾生命安危,竭尽全力加以保护。

瓦力的纯真情感使观众内心豁然开朗,他的积极乐观与人类的生存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开场时垃圾堆得像摩天大楼般的死气沉沉的城市背景曾使观众产生压抑与悲凉;人类在太空舱中的生存状态也再次揪住观众的心,他们整天躺在滑轮椅上无所事事,甚至不知道在离自己不远处就是一个游泳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习惯于通过屏幕进行,面对面时连拉一下手的勇气也没有……

面对这样一幅景象,身为人类,有谁还会说自己是幸福的呢?其实,先哲们对科技会损害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早有预见,在《庄子•天地》篇中就有:“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卢梭也认为科学理性的进步会败坏社会的风气和道德。西方人崇尚理性,其文化中的科学性格来自古希腊的传统,希腊人甚至把以知性活动求得真理认定为最高幸福。[6]因此,千百年来,人类致力于科技文明的发展,将人类的科学发明推向了极致。在康德看来,理性是人的本质,“人自身实在有个使他与万物有别,并且与他受外物影响那方面的自我有别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理性。”[7]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但人类似乎仅仅沉醉于新技术的诞生与新能源的利用,而将伴随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透支、人心失衡等现代顽疾搁置一旁。在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移,新技术的诞生及物质财富的积累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人类被技术奴役,而浑然不觉。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少了,亲情淡了,而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对环境的损耗却越来越大。

影片中的人类乘坐太空船在太空中寻求生存的居所,太空船上的人们派伊芙回地球探寻象征生命的绿色植物……在探寻的过程中,观众似乎发现了传统价值的珍贵与可爱,在瓦力身上表现出来的单纯、执着、勇敢、善良、不功利,是人性中珍贵的质素,瓦力因为拥有了这些,所以他可以在孤独中快乐的生活,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从容应对,可以在看似遥远的爱情变为现实,可以帮助离家难归的人类重返家园。人们发现,传统价值的难能可贵。

在人们重返地球之后,在这片废墟上重新长出了一簇簇绿色植物,人们找回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瓦力找到了爱情,两个完全不同的机器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类也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观众们不禁释然,人类终于重返家园,而小人物瓦力也征服了高科技的代表伊芙,获得了纯真的爱情。人们发现,原来,平凡人身上的朴素与单纯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只要拥有爱,简单的生活也能带给我们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高科技所无法替代和补偿的。人类的价值以最质朴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执着,对故土的珍惜,这些,都是获得我们幸福的根本。

在寻寻觅觅之后,人类在爱的呼唤中又一次回归。

[1]龚萱.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科技价值观教(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四川:巴蜀书社,1999.

[3]冯学勤.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动画艺术——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J).电影艺术,2009(2).

[4]石羊.关于《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的角色定位(J).《文学界》(理论版),2010(3).

[5]环球银幕(J)2008(6).

[6]魏素琳.中西传统价值观比较(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猜你喜欢

瓦力太空船机器人
机器人总动员
星星城市
太空船上有破洞
摔摔摔!摔扁太空船
机器人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