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然音响在动画中的使用

2011-11-16吴克端

电影评介 2011年21期
关键词:人声犯人鱼缸

动画是视听的艺术,视觉与听觉都只是其中单个要素,它们是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组成部分。不能把声音看作画面的附属,声画彼此间没有从属关系,都是从各自特点出发为共同的主题服务。在动画的创作中,应该主动地去把握运用声音。

普多夫金在《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提到“……有一个柏林的新闻记者问我:‘在《母亲》这部片子里,你不认为当哭泣着的母亲看守着她死去的丈夫时,最好能听到她哭的声音吗?’我回答:‘如果可能这样的话,我一定要像下面这样来处理她的哭泣声:母亲靠近死尸坐着,观众可以清楚地听到水滴到洗脸盆里的声音,然后出现死人的静止不动的头部和头前的一支点着的蜡烛;就在这个时候,观众听到低低的哭泣声音。’这就是我所想像的一种有声片”。[1]

在这两种不同的处理中,前者(柏林记者)的做法是直接添加一个同步声,这实际上仍是只把声音视作辅助画面的“动静”,并未想到要自觉的利用声音,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处理方法;而后者(普多夫金)则是把声音作为同画面同等的表现手段,主动运用声音去进行创作:水滴声,哭泣声,画内画外的关系。很明显,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处理观念,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动画是由视听因素共同构成,缺一不可,创作者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去考虑把握这两个因素。

声音从声源形式来看,有三种形式:人声、自然音响、音乐。本文主要探讨自然音响在动画中的应用。

自然音响是指除了人声以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环境中的一切音响或噪声。有时群杂声也起到自然音响的作用。本文把动画中应用日益广泛的电子声亦归入自然音响的范围。

一、自然音响的功能

概括来说,自然音响大致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1.创造一个声音环境。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不同的空间,都有不同的典型的声音:街道、超市、医院、学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每个环境都有其典型的声音。通过识别这些典型的声音,观众就能够感受到这个环境。这些声音也就塑造出了一个声音的环境。

自然音响作用最大的,也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创造声音环境,喧嚣的街道、激烈的战斗场面,宁静的夜晚,异国风情的小酒店等,都是非常适合用自然音响去创造的。

例如在动画《化猫》中,卖药人进入酒馆时。酒馆里有男人们的谈话声,女人娇媚的笑声,三弦弹奏声,杯盏叮当声,还有较远处,几个男人一起唱歌的歌声。这些声音一起构成一个热闹的酒馆环境。

此外,自然音响并不是只能简单地传达空间信息,它可以表达出很多画面无法传达的信息。在影片《死囚越狱》中,由于犯人视线所限,不能用很多画面来表现外面的世界,但声音是挡不住的。热闹的街道声音环境与寂静压抑的监狱声音环境形成了对比;火车声和街道的声音不时传来,仿佛自由在召唤。而监狱里狱卒的脚步声;处决犯人的机枪声;犯人敲墙的声音;盥洗的水声;卫兵在沙地上的脚步声;巡逻自行车的声音……声音上的鲜明对比带来的是强烈的心理感受。这里的声音就不是在单纯的传达空间信息,它实际上是犯人心理状态的一种折射,或者说构成了他后续行为的动机。[2]

2.自然音响可以具有社会环境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人物内心状态的折射。

最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愤怒的关门时,门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正是他怒气的表现。

在《海底总动员》中,有一个镜头是从鱼缸内向外,画面内喜欢虐待鱼的小女孩达拉敲着鱼缸,敲击声音非常大,以致鱼缸发出嗡嗡的震动的声音。但是下一个镜头,画面是从门口看向鱼缸和达拉,画外一个女声喊达拉过去,这时达拉的敲击声听起来很正常,就是普通的敲打力度。此处,前一个敲击声是鱼缸里鱼的角度听到的,而后一个则是人的角度。同一个声音,不同的处理方式折射出的是两个不同角度的感受。

有一部影片里,一个年轻人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坐上了小办事员的位子。当他坐在写字台前时,画外传来油印机单调的机械声,青年茫然的凝视着前方。这个声音虽然简单,却意味深长,与青年前面的努力相联系,更具有丰富的含义。[3]

3.自然音响可以激发情感。

例如夜晚虫鸣声可以使人感到宁静,而蝉鸣声则使人感到炎热。

在激烈争吵的场面,如果加入大音量的噪音,比如门窗的撞击声,更能加深紧张的感觉。车,喇叭的噪音可以增加烦躁的感觉。

在危险的时刻,慢慢逼近的脚步声带来紧张恐惧的感觉。等等。在很多时候,自然音响甚至比音乐能更有力的激发观众情感。二者在情感的激发上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二、自然音响在功能上可与人声与音乐互换

由于声音的三种形式在功能上相类似,因而自然音响在应用时也可以与其他两种形式互换。

1.自然音响可以做为音乐使用。

苏联一位电影作曲家说过:“音响本身就是音乐,比如说,有了风,暴风,就没有理由加上音乐,风本身就是音乐。”

在《普京兔与基里连科兔》中,有一集完全是用自然音响作为音乐来使用的。创作者把各种自然音响打乱组合,形成新的节奏,成为了音乐。这些自然音响全部是牢房的声音,如:苍蝇的嗡嗡声,青蛙的呱呱声,经过处理的收音机声,犯人惊奇的“嚯”声,屁声,床的吱嘎声,敲盘子声,大便落马桶声,跺脚声,夸张了的瞪眼声,苍蝇拍拍打声等等。创作者把这些声音按节奏组合,形成了音乐。当然其中一些声音有些经过了处理,比如收音机的人声,就被加速听不出其内容。这种加速一方面为了使声音更符合节奏,另一方面,因为是动画,动画这种形式能协调地接受这种夸张,这种失真的处理反而更增加了片子的幽默。

2.自然音响作为人声使用

可以这样说,自然音响的功能基本上和人声的功能是一样的,只是程度各异。例如在《精神病患者》一片中,女主角被杀死时,发出的尖叫实际是由小提琴在高音区的演奏发出的。

希区柯克曾经说过:“音响效果应该当对话来处理,对话可以当音响效果来处理。人的喊叫和笑同样可以传达重要的涵义。”[4]

综上所述,自然音响作为动画声音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擅长于塑造一个声音环境,在情感的激发和表达上也有自身的长处。同时由于功能上的类似,自然音响,音乐,人声这三种形式在艺术创作中可以互换。

[1][苏]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

[2][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4][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人民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人声犯人鱼缸
鱼缸里的杀手
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的基本训练研究
鱼缸水
家里的小鱼缸
监狱犯人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爱乐之城
冰立方鱼缸
高中音乐选修课程《人声极致“阿卡贝拉”》的开发和实施
谁的错
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