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出版与科技成果的转化

2011-11-14宋咏堂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

张 敏,宋咏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64)

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出版与科技成果的转化

张 敏,宋咏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64)

目的:通过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医杂志等相关医学期刊所收载文献的科技成果转化调查,探讨其对相关科技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医杂志等相关杂志随机抽取3个时期(Ⅰ期:1995~2000年、Ⅱ期:2000年~2005年、Ⅲ期:2005年~2010年)中医和西医相关免疫疾病方面科研文献共60篇,通过电子邮件咨询,了解其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并予以分析。结果:通过对Ⅰ期、Ⅱ期、Ⅲ期中医和西医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分析,近期的转化率明显较前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个时期中医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于西医(P<0.05)。结论:医药文献科技成果转化近期有降低的趋势,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应采取改革措施,促进其出版的相关科技研究成果转化。

医学期刊;科技成果转化

当今世界,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学期刊在其中扮演的急先锋的角色已为医药界所公认。医学期刊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很容易将一项科学研究论文推向大众,然而其推出后却往往忽略其自身价值的回报效应,仅仅昙花一现的不在少数。怎样让我们的医学期刊所推广的科学技术获得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的回报,已成为该类期刊为大众所关注、为业界所认可、为各项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标准之一。本项研究从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出版方面探讨科技成果的转化。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医杂志》中医和西医相关科研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医杂志》等相关杂志随机抽取3个时期(Ⅰ期:1995~2000年、Ⅱ期:2000年~2005年、Ⅲ期:2005年~2010年)中医和西医相关免疫疾病方面的科研文献,每个时期中医、西医各10篇,3个时期共60篇。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收集 采用邮件咨询的方式记录相关科研文献成果转化的数据(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50万元/年为录入标准)。

二、统计学分析

行×列表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Ⅰ~Ⅲ期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比较 科技成果各期转化率从1995年至2010年有明显下降,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Ⅰ~Ⅲ期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比较

(二)各时期中、西医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比较西医科技成果各期转化率较中医方面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各时期中、西医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比较

四、讨论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医药卫生科技期刊所收载的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医药界关注的问题。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发行以来,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于1915年建会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直以“立足学术,面向市场,建设中国医学学术期刊精品群”为发展目标[3],被公认为国内医学界学术水平高、编辑出版质量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系列期刊,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较强[4]。近年来,随着国内医学科学研究加大步伐朝国际化迈进,在知识科技的全球化的形式下,医药卫生文献过于追求科研论文数量,导致科研论文科技含量有所下降。

本项调查研究表明,近3个5年期内科技成果转化率呈下降趋势,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总体上高于西医的成果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中医药自身研发基础与平台易获性的一种体现,也提示中医药的研究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在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出版对科技发展的关系中,一味追求科技论文数量而忽略论文质量的期刊必将被社会、被公众、被读者所淘汰,也会对医药科学的发展进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转化或转换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突出强调的新理念。在医药卫生领域,其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转化为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对易感人群的防控措施,加速新药和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强调的是从实验研究到疾病防治的双向反馈的链接。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复杂性的增加,它们间的鸿沟正在加深。越来越多的资源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我们对于疾病机制的认识突飞猛进,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带来同等的收益。同样,医药卫生科技期刊所报道的科学技术得到推广,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社会价值的回报,是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综观近几年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很多是与临床或疾病相关的研究,而一项研究如果和临床疾病治疗相关,也容易为高水平期刊所接收。从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出版方面,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与待发表论文作者建立科技论文发表及后期成果跟踪监督,开辟专栏定期公布所发表科技论文转化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以科技成果创造的具体经济社会效益来服务引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科技成果的接力棒有效、合理传接提供强大的支持。当先进的科技成果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时,该科技成果论文的载体期刊必将被业界认可,形成良性循环,科技的源泉也将从此不断涌现。

[1]甄志亚,傅维康.中国医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59-360.

[2]范为宇,童元元,潘艳丽,等.我国传统医学期刊现状分析[J].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学术年会论文,2008,1:1-11.

[3]中华医学会.立足学术面向市场,建设中国医学学术期刊精品群[J].科协论坛,2004,19:15-16.

[4]蔡丽枫,游苏宁,王旌,等.传承经典,再创辉煌——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发展历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1-7.

R058

A

1003-8078(2011)03-0082-02

2011-04-11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29

张 敏,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编辑出版工作。

(周觅)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