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在堤围中的应用

2011-11-09蔡海川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6期
关键词:板墙粉土浆体

蔡海川

(汕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广东 汕头 515041)

1.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揭东县磐岭围分为南河堤、北河堤,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之西,南临榕江南河,北濒榕江北河,西与揭西县相接。堤围全长35.718公里,其中属揭东县境内总长24.267公里,计南河堤11.987公里,北河堤12.28公里。围内总集水面积133.64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益地区包括揭东县境内新亨、桂岭、白塔、霖磐、月城五个镇及揭阳市榕城区的一部分,捍卫耕地面积12.47万亩,人口56.38万人。

1.2 工程地质及存在问题

磐岭围地处榕江三角洲腹地,地貌上为榕江南河水道北岸第四系一级阶地,堤围筑填土厚度0.7~8.0m,第四系由一套三角洲海陆交相互冲积层之粉质粘土、淤泥、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花岗岩风化土组成,厚度11.7~50.9m,在场地西部厚度较小,与下伏残积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土层特征由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堤筑填土,由灰黄色粗中(细砂)、粉土、粘土组成,砂松散,中等透水~强透水,标贯12次,5~10击,平均7击;粉土、粘土可塑,液微透水~弱透水,标贯6次,5~12击,平均8击。本层堤顶筑填厚度4.40~9.10米。承载力标准值90KPa。

②粘土(含砂)粉土、中粗砂、细粉砂:灰黄灰白色,粘土、(含砂)粉土可塑,极微~中等透水,标贯4次,3~8击,平均6击,中粗砂细粉砂松散~中密 中等~强透水,标贯5次6~25击,平均13击。层顶标高5.95~2.20米,层厚0.00~7.50米。承载力标准值112KPa。

③有机质粉土、(含砂)有机质粘土、(粉土、粘土)夹中砂、细粉砂:青灰(褐)、灰黄色,有机质土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及少量砂,极微~中等透水,标贯13次,小于1击;中砂、细粉砂松散~中密,中等透水,层顶标高19.5~-5.40米,层厚1.00~18.20米。承载力标准值小于40KPa。

④粗中砂、细粉砂、粘土、粉土(局部夹有机质粉土、泥炭土):灰白、灰黄(褐)色,粗中砂为主,次棱次圆状,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稍密~中密状态,局部松散,中等~强透水,标贯66次,6~25击,平均17击;粘土、粉土可塑,局部软塑,极微~弱透水,标贯26次,2~7击,平均5击。层顶标高-0.06~-18.40米,层厚2.70~26.70米以上。承载力标准植250KPa(粗中砂)~150KPa(粘土、粉土)。

⑤全风化花岗岩:杂色,岩石全风化为粘(粉)土质砂、含砂粘土、粉土,可塑,微~中等透水。标贯7次,13~17次,平均15次。层顶标高-16.73~-23.30米,揭露5.50~8.00米未穿。承载力标准值230KPa。

揭东磐岭围虽经1990年~1996年历时7年加固,堤身已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高培厚,抗洪能力有所提高,但已加固的堤段实质上也只是堤面加高培厚,堤身、堤基存在的渗漏问题并未消除,工程仍存在严重的隐患。

2 防渗措施

考虑到本堤段特点,本次除险加固防渗措施设计为振动沉模防渗墙,桩号为北河堤5+800~9+650,总长3850米。深度11.4~12.6m,其基本工作原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振动机械原理,振动沉模防渗板墙动力设备是振动锤,在其两根轴上各装有偏心块,由偏心块产生偏心力。当两轴相向同速运转,横向偏心力抵消,竖向偏心力相加,使振动体系产生垂直往复高 频率振动。振动体系具有很高的质量和速度,产生强大的冲击动量,将空腹模板迅 速沉入地层。b)振动沉模原理,振动体系的竖向往复振动,将模板沉入地层。

由于模板在振动力 作用下使土体受到强迫震动产生局部剪胀破坏或液化破坏,土体内摩擦力急剧降低,阻力减 小,提高了模板的沉入速度。同时挤压、振密模板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层。c)振动模板的成墙机理。

2.1 模板作用

振动模板沉入土层后,注满浆体;当振动模板提拔时,同时浆体从模板下端注入槽孔内 ,空腹模板起到了护壁作用,由于造槽是在不释放地基应力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不会出现缩壁和塌壁现象。从而成为造槽、护壁、浇注一次性直接成墙的新工艺,保证了浆体在槽孔 内良好的充盈性和稳定性。

2.2 导向作用

为了保证防渗板墙连续可靠,无纵横向开叉,该项新技术采用了两块模板联合施工工艺,先已沉入地层的模板可作为后沉入模板的导向,保证了各相邻单板体在一个平面内紧密结合成墙。

2.3 振捣作用

模板在振动提拔时,对模板内及注入槽孔内的浆体有连续振捣作用,使墙体充分振动密实。同时,又使浆体向两侧挤压,板厚增加。

2.4 板墙接缝紧密的机理

振动沉模的模板作用、导向作用、振捣作用都使板墙接缝结合紧密。同时每个单板体板墙从震动沉模灌注完成时间很短,一般仅为10分钟左右,在灌注材料初凝之前,可连续完成 多个单板墙施工。因此,几个相邻单板墙体浆液经反复震动而互相混合,使模板接头处的浆 液溶为一体,不存在墙间接缝问题,从而保证了板墙的连续完整性。

本次设计对振动沉模板墙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点:①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的深度和长度按设计要求施工,双板扣接,每块板墙的灌浆量应等于或大于需求量。墙底要达到设计高程,其中墙底深度误差不大于0.3m,施工轴线应在设计防渗墙中心线上,上下游方向最大误差不超过8cm。②墙体的厚度≥8cm,墙体连续。③设计墙体抗压强度P≥1 Mpa。④渗透系数R≤I×10-6cm/s。⑤墙体破坏坡降j≥300。

3.试验计划及施工工艺参数

为了寻求适合本工程地质情况的施工工艺参数,工程于桩号8+215为起点,做了10米的试验段,工程量约120 m2。

3.1 试验的目的

①通过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方案和施工工艺参数。②通过开挖,现场直观检查防渗板墙的连续性和成墙厚度。③防渗墙开挖后取样送检,检测板墙抗压强度及渗透系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④主要施工机械系统的运行情况。

3.2 试验施工

(1)施工工序

①桩机、模板就位。桩机就位在施工轴线上将桩机调平,调整完毕后使A模板就位,利用振动体系自重将板刃压入土中,检测调整模板和立柱的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②振动沉模。启动振锤,将A模板沉入地层中,达到设计深度,然后将B模板沿施工轴线在A模板前侧与A模板紧密并接,以A模为导向板,沉入地层设计深度。③灌注提升A模板。向A模板内灌满浆体,然后边拔、边灌注,直至拔出地面,浆体留在槽孔内。灌注提升结束后,要保持浆体在墙顶设计高程。④再沉入A模板。A模板提拔出地面后,立即沿施工轴线移至B模板前侧就位,以B模板为导向板,A模板沿B模板沉入地层达到设计深度。

a-A就位;b-A沉下、B就位;c-B沉下;d-A灌注提拔;e-A沉下;f-B灌注提拔;g-B沉下;h-A灌注提拔;

(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3)施工工艺参数

施工工艺参数值

成墙4天开挖进行外观检查,其墙体厚度大于8 cm,墙体连续。随后取样送广东水电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进行检测,结果为:墙体抗压强度P=16.3>1PMpa、渗透系数R=4.88×10-8cm/s

4.结论

磐岭围振动沉模防渗板墙通过试验表明,其大大改善了原堤身堤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于2007年8月完工至今3年,未再发现堤内有冒泉,漏水等现象,通过试验及工程实践证明:振动沉模防渗板墙能满足堤围的防渗要求,可达到保证大堤安全的目的。

[1]许澄跃,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在堤围达标加固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7.03

猜你喜欢

板墙粉土浆体
水泥-沥青粉复合稳定粉土的强度及渗透特性
饱和粉土三轴等p应力路径试验特性研究
浆体输送中弯管磨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于开挖过程的桩板墙加固数值模拟分析
K+和Na+在C3S-纳米SiO2浆体上的吸附和脱附特性
固化剂稳定粉土路基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尺寸连跨异型清水混凝土板墙施工技术
电厂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板墙裂缝的原因及预防
大同地区天然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混合量热法测定水合物浆体蓄冷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