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的基本特征、演进路径与驱动机制

2011-09-29盛勇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银企共生利益

盛勇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的基本特征、演进路径与驱动机制

盛勇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合作是银企战略联盟存在的条件,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是促进合作提升的手段。银企战略联盟为银企双方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银企战略联盟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联盟中的共生机制促进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演进。战略联盟前阶段、雏形阶段、整合阶段与融合阶段是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的一般路径,但演进还依赖于银企战略联盟中的信息共享、信任培育和利益共享等驱动机制。

银行;企业;战略联盟;共生;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银行的商业化程度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这使其拥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与合作伙伴,银企战略联盟由此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银企战略联盟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例如,弯红地研究了银企战略联盟对融资博弈的影响问题;[1]张树义和李洪庚研究了银企双方彼此参股的问题;[2]张新艳研究了银企战略联盟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3]但是,这些研究尚未涉及银企战略联盟的发展问题,更没有从共生的视角探索其机理。本文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的基本特征、演进路径和驱动机制,以期对我国银企战略联盟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的基本特征

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是银企战略联盟从构建、整合到融合的一个渐进过程,其深度演化机理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属性、业务依赖性密切相关。“共生”一词源于生物科学,由德国生物学家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后经范明特(Famintsim)、布克纳(Prototaxis)发展完善,主要是指两种以上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并相互依赖的现象。后来,这一理论被引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之中,并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共生理论之所以能用于我国的银企战略联盟研究,是因为我国银企战略联盟在当前的发展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的共生特征。

1.双方资源共享并且共享度不断扩大

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化的过程也是银企双方彼此合作加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的资源必然也必须要有不同程度的共享。事实上,在我国银企联盟发展的过程中,双方不仅取得了资源的初步共享,而且共享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不断强化,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如今,银企联盟双方全面的、实质意义上的共生,只能在彼此实现信息更高程度的共享以及其他资源共享广泛扩展之后。当然,银企联盟要达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状态,双方还需要不断提高信任度、组织融合度和行动能力。

2.双方的共同发展促进联盟的发展

银企双方合作的加深以战略联盟发展为条件,但是其前提是银企双方都有较好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导致其依赖较多的贷款及金融服务需求,这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银行的发展壮大能够确保其具有更加充裕的资金,这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因此,只有银企双方都有较好发展时,才可能促进战略联盟的发展。

3.银企联盟的组织化、机构化、一体化

随着银企双方合作的加深,彼此的利益关联度在不断加强,这就需要银企战略联盟有更加严密的组织,这一点既是强化银企战略联盟合作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银企双方降低战略联盟风险的必要措施。虽然银企战略联盟最初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但要进一步发展,则必然逐渐走向组织机构结盟,甚至发展为银企一体。

二、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的演进路径

按照生物共生理论,生物共生在行为模式上有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四种;在组织模式上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四种行为模式和四种组织模式的结合,就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16种共生模式。

表1 共生模式

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的战略联盟在迄今为止的共生演化过程中,仅仅经历了其中四种模式,即点共生的寄生关系模式、间歇共生的偏利共生关系模式、连续共生的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模式。这四种模式的相继出现与发展,就是我国银企战略联盟在这些年间的形成和共生演化的一般路径[4](如图1所示),它分别代表了银企战略联盟的前阶段、雏形阶段、整合阶段及融合阶段。

图1 银企战略联盟演化路径

1.战略联盟前阶段S11

在银企战略联盟构建之前,潜在联盟伙伴之间仅有货币的存取服务。这种共生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依赖银行提供的货币存储、保管和流通服务,从而呈现一种弱约束性的寄生关系,且在局部层面上相互之间有共生需要。所以,这种模式是银企合作的初级模式,虽然具有共生关系,但银企双方并无实质性的合作,双方信息独享,各自谋划自身利益,且尚未形成战略联盟。但是,这种模式是银企战略联盟的基础。

2.战略联盟雏形阶段S22

在银企战略联盟雏形阶段,“假性”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得到发展,相互之间的信赖增强,于是银企双方的合作从单纯的货币存取服务上升到信贷服务,企业依赖银行提供信用贷款。但是,在这种合作中,银企双方皆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而合作是间歇的,常常停留在一次合作或有限几次合作上。这时,银企之间是偏利共生关系,各自独享信息、各自谋划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银企战略联盟从战略联盟前阶段发展到战略联盟雏形阶段是有条件的,其条件是企业必须有足够的信用和资产,从而能够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3.战略联盟整合阶段S33

在银企战略联盟整合阶段,联盟伙伴之间的关系得到更深的发展,相互信赖加强,彼此了解加深,合作层级由此得到提升,从信贷服务上升为融资服务。融资服务较信贷服务更高级,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系列的、连续的、整套的信贷服务,甚至可以为企业提供担保,从而使企业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融资。所以,当银企合作上升到更深层次的融资服务时,双方不仅会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努力,而且还会为联盟的利益最大化尽力,这就要求并促进了银企双方的信息共享,使双方能够在竞争协作中互促发展,从而构建起一种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银企战略联盟从雏形阶段发展到整合阶段,依赖于银企双方拥有较好的品牌形象,这是实现银企战略联盟整合的基础。

4.战略联盟融合阶段S44

在银企战略联盟融合阶段,联盟伙伴之间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双方之间相互融资、彼此参股,甚至人事渗透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当今世界,日本财阀就是银企战略联盟融合阶段的典型代表。在此阶段,银企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从信息共享层面上升至知识共享、人才共享、互通有无层面。在这种情况下,银企双方以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存在,彼此合作是长期的、全面的,因而可以称作一体化共生。银企双方彼此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对方核心竞争力能够为自身发展带来最大、最持久的利益,是银企战略联盟从整合阶段发展至融合阶段的前提和基础。

如上四个阶段或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见表2。

三、银企战略联盟共生及其演进的驱动机制

从联盟的结果来看,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是银企双方从联盟合作中获取持续的价值创造;从联盟的过程来看,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则是银企双方竞争力逐步提升的过程。资本、信息、信任是银企双方互动的介质。企业发展有赖于银行在资本、信息等方面的支持,银行发展有赖于企业附着丰厚利润的还贷,而信任则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因此,资本、信息和信任是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的支撑,其他要素则需要通过这些要素的提升才能成为促进战略联盟共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可以说,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的实质是银企双方资本增值、信息互通、信任加强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靠信息共享机制、信任培育机制及资源整合机制来驱动。

1.信息共享机制

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银企战略联盟共生程度的提升,依赖于银企双方信息共享程度的提升。这不仅是双方强化信息作用的基础,而且还是支持彼此发展的条件。所以,信息共享对于银企战略联盟的建立、存在及其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银企战略联盟中,信息共享的方式方法层出不穷,有些联盟开始通过局域网、内部信息系统对联盟内部的信息进行集成,对联盟外部的信息作出快速反应;有些联盟通过建立银企间的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双方及其各自掌控的信息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在网上达到信息共享。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平台,是银企战略联盟在商业模式和它所支持的系统结构中实现信息共享的通用方式。目前,银企战略联盟信息共享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信息传递模式,二是信息中心模式。

表2 银企战略联盟演化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信任培育机制

银企战略联盟是以共同的利益追求为动因集结而成的,银企双方是相对独立的合作伙伴,由于双方有着不同的经营范围和成长背景,所以各自价值取向不尽相同,这就迫使银企战略联盟的形成必须以信任为基础,而且信任要不断提升和发展,才能推动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演进。要实现信任的提升和发展,这就必须在联盟中存在信任培育机制。信任培育机制的构建可由银企双方通过如下五种途径实现:通过权衡分析对方欺骗或诚信的成本和收益;依据合作历史预测未来合作行为;观察对方是否具备努力按对方意图行事的动机;洞悉对方是否具备实现承诺的能力;从第三方了解对方并愿意将联盟内的信任向外传递。[5]

3.利益共享机制

共同利益是战略联盟形成的基础,银企双方乐意结成战略联盟,并推进其共生发展,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能够实现利益共享。利益共享是银企战略联盟实现共生的前提,利益共享依赖于利益共享机制的推进。在银企战略联盟中,利益共享机制应包含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其中,利益分配机制是确保银企双方在战略联盟合作中获得的利益得到公平分配;风险分担机制是确保银企双方共同承担战略联盟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利益补偿机制是确保银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风险分配失衡时能得到补偿,它是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的有效补充,三者共同形成一个体系,推动着银企战略联盟利益共享目标的实现。

银企战略联盟为银企双方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银企战略联盟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联盟中的共生机制促进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演进。战略联盟前阶段、战略联盟雏形阶段、战略联盟整合阶段与战略联盟融合阶段是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的一般路径,但沿该路径的演进还依赖于银企战略联盟中有信息共享、信任培育和利益共享等驱动机制。

[1]弯红地.银企战略联盟对融资博弈的影响分析[J].理论月刊,2008(11):156-160.

[2]张树义,李洪庚.试论组建中国银企战略联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9(1):32-40.

[3]张新艳.银企战略联盟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09(4):171-173.

[4]卜华白,高阳.“共生”联盟系统的演化方向判别模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一种分析[J].学术交流,2008(3):79-85.

[5]Doney P.M.,Cannon J.P.,Mullen M.R..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3):60-120.

责任编辑:林英泽

Abstract:Cooperative is an important survivorship condi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Its symbiosis evolution is a means to heighten their cooperative level.But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is symbiosis evolution which is promoted by the symbiosis mechanism in this alliance.The pre-stage,embryonic stage,integrated stage and merging stage is the normal path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But this evolution will also depend on such driving mechanism as information sharing, trust cultivation and benefit sharing in the alliance.

Key words:banks;enterprises;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symbiosis;path

Research on the Symbiosis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Path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SHENG Yo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430070,China)

F830.4

A

1007-8266(2011)04-0115-04

盛勇(1955-),男,北京市人,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分行副行长,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猜你喜欢

银企共生利益
晋源区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邢台银行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山西农谷举行政银企专场对接会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签约30个项目 授信总额达300亿元 江苏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在宁召开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