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和保障条件

2011-09-29宋传平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物资应急物流

宋传平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11)

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和保障条件

宋传平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11)

高效的应急物流系统能够使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对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大意义,具有强时效性、非预见性、需求多样性和弱经济性等特点。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存在着预见性不足、重视性不够、体系不健全的特点,健全和完善我国应急物流系统需要在法律体系、保障平台、应急指挥机构等方面提供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应急物流的支撑体系、可视化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和资源体系,而根据我国的现实,军地物流的一体化更有助于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发展。

物流;应急物流;国家安全;军地物流一体化

随着公共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公众逐渐认识到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对提高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成为了各个国家和社会组织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应急系统,健全高效的应急系统可以降低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应急系统是国家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物质支撑体系和非物质支撑体系构成,前者包括基础设施、物资装备、信息网络、技术工具等,后者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组织形式、政策法规、信息披露规则、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心理条件、预警指标体系、综合干预机制等。应急物流是应急系统的物质支撑体系的一部分,是危机发生时对物资、人员、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对应急系统的全面建设和有效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急物流的快速运转对灾害救援、事故处理、减少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故或重大险情时,应急物流如果能够快速运转,保障有力,就能够减少损失和危害,缩小影响范围;如果应急物流保障不到位,不能快速运转,就会扩大损失,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给国家或地区带来灾难。

许多洪灾、冰冻、地震、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给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我们在应急物资供应方面所表现出的被动,暴露了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薄弱,说明我国应急物流系统存在着诸多不足。为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

一、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但与一般性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更凸显了如下主要特征:[1]

1.强时效性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应急物流,最突出特征就是物流活动的时效性,大量的应急物资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运送。由于应急物流要求的高时效性,导致一般物流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应急状态下的物流需要。

2.非预见性

突发事件导致应急物流在物资的流向(供应地和需求地的空间分布)、流量(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不确定性,应急物流的需求很难在事先进行准确预测,整个应急物流系统也无法预先进行计划。

3.需求多样性

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从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信设备到生活用品无所不包,同时,往往伴随着物流环境恶化。除了需要及时配齐所需物品,还要将物品及时送达,这对应急物流系统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4.弱经济性

一般物流系统强调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保证一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而应急物流系统则表现出弱经济性,更注重公益性,关注的是社会效益,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物流效益的实现。

二、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应急物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底,经国资委、民政部批准,全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的专业组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并牵头制定、发布了《应急物流科研指南》。近年来,应急物流理论的研究已经步入团队协作、系统开发的良性轨道。中国物流学会在2007年首次将《中国应急物流现状研究》等5个与应急物流相关的课题纳入年度的研究规划。各级政府和各企业开始认识到应急物流的重要作用。[2]

同时,冰冻、地震、泥石流等突发事件让我国的应急物流系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也暴露了我国在应急物流系统方面的问题。

一是预见性不足,忽视了应急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在南方冰冻灾害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长期以来南方的物流设备、设施一直在高温炎热气候下工作,一旦遇到冰冻天气,则会措手不及,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重视性不够。应急物流是在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新概念,这方面的著作、资料甚少。在一些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案例记载中,对于当时的应急措施和操作方法很少提及,对特殊事件应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总结,对应急物流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三是体系不健全。我国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还有许多要完善的方面,包括应急法律法规体系、配送体系、组织指挥系统、预知预警系统、信息系统和人才培训系统,并且需要建立应急物流的理论体系。

另外,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保障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实现基础还十分薄弱,尚未形成有效的应急机制,必须加强和做好的工作有:建立和完善与应急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建立军民共用的应急物流信息资源平台、通信平台和相关数据库,提供信息支持;建立权威的物流领导机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军地物流一体化下应急物流的快速运转;军地联合研制必要的应急保障装备和技术;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方案,适时组织军地联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物资储备效益。

三、应急物流系统的保障条件

通过对应急物流系统的分析,表明应急物流系统的支撑体系、资源体系、决策指挥系统是要实现应急物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现应急物流保障必须具有以下基本条件。

1.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作的有效手段,法律法规在应急物流过程中的作用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可以保障在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故和重大险情发生后迅速完成应急物资的筹措、采购、运输和配送,保证应急物流全过程的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公民在应急物流过程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应急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但宣传贯彻远未到位,操作性配套法规标准也待完善。此外,作为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高层次法律文件《紧急状态法》虽已处于立法过程中,但还未颁布。

在现有的应急法律制度中,有的规范性不强、效力有限,有的对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规定得不具体,需要不断完善。(1)加快《紧急状态法》的制定。该法对如何进行灾害救急、战争动员,处理好紧急状态下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国家和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加强地方立法。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立足科学性和超前性,建立一套区域性的应急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3)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对具有危害性、传染性的患者,政府应当实行救助政策,无条件保障病人得到及时治疗,防止更大范围的传染和危害。[3]

2.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保障平台的建立及运行

应急物流保障平台是发挥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职能的基础与关键。建设应急物流保障平台要从硬件体系和软件体系两方面进行。

应急物流保障平台应包括:(1)通信平台。包括电话、无线通信、传真、可视电话系统等,为应急工作提供多种通信方式,这对于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决策制定、组织指挥和灾情处理发挥着重要作用。(2)电子商务技术平台。电子商务技术平台要求能方便地实现应急物资在国际国内的网上采购,有效缩短应急物资的采购时间。(3)信息平台。信息平台用于应急系统中信息传播、交流和反馈,灾害处理方案、措施的征集和发布等。(4)物流技术平台。包括应急物流物资养护技术、包装技术和装卸运输技术等,该平台要充分体现快速、简洁、稳妥、实用、方便、安全的原则。

3.功能健全的应急指挥机构

功能健全的应急组织指挥机构是进行应急物流工作的核心机构。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发挥,务实、高效是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成功的关键。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根据地方监控机构上报的情况对事件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启动应急物流系统,发出通知,指挥地方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展开工作,启动应急预案,综合调度,全面展开应急物流工作。

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的工作人员可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构成。专职人员包括灾害预报预测人员,主要负责灾情收集、处理、发布,提供应急物资和通信技术的保障;兼职人员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专家组成,为灾害救助提供各类信息,协调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工作,直接或间接指挥应急救灾工作的展开。[4]

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1)灾害的预报预测与研究;(2)灾情的收集、处理和发布;(3)应急物资的需求预测和筹措;(4)应急物资的配送和运输;(5)灾情的应对和处理;(6)应急救灾工作的总结和研究;(7)行使应急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三、应急物流系统构成

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应急物流系统结构

应急物流系统环境主要指应急物流系统存在其中的政治、经济、科技及自然等对应急物流产生影响的更大系统。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需求从环境中产生,这时需要明确保障对象及其对物资保障在品种、数量、时间、空间上的要求等。

应急物流系统的支撑体系是指为了保证应急物流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完成其各项功能的整个社会的行政制度、公共政策、法律制度和技术等。

应急物流可视化系统是指应急物流管理组织综合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自动识别采集技术等,实时、准确获取和处理物流信息,并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它能够对资源信息、需求信息及物流保障过程信息管理监控。

应急物流决策指挥系统是按照保障对象的需求对应急物流资源进行调度,并对保障过程控制协调的决策指挥机构及辅助其决策的软硬件系统。

应急物流系统资源体系是指构成应急物流系统的物资资源、运输力量资源、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资源、道路航线等网络资源。

四、建立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应急物流系统

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军民携手合作等,是我国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的发展和军事物流息息相关,二者都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物流活动。军事物流可以为应急物流的发展提供实践模式和宝贵经验,对于加强应急条件下物流运作、物资配送、指挥协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军队作为军事物流的主体,拥有规模庞大的专业化后勤保障单位,强大的运输力量、专业化的操作人员、稳固的国家保障使其承担着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物资供应保障的重大任务,其作用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无可取代。军事物流如果与地方物流相结合,对相对独立的军队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优化,以实现军地物流兼容部分高度统一、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实行军地物流一体化,必将促进应急物流的发展。

加强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的应急保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5]

一是地方直接应急保障,军方支援。地方直接应急保障适用于较小规模和范围的紧急情况,如局部地区的水灾、干旱、泥石流、塌方等。灾情发生时,由地方政府组成应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救援,并向军队请求必要的援助,如维护秩序、抢救灾民、现场处理等。

二是军方直接应急保障,地方支援。这种方式多适用于平时部队训练、演习和小规模武装摩擦期间。军队在进行训练、演习前,由后勤部门向地方运输部门申请运输计划,向地方企业或公司订购后勤物资,以保障军队内部的应急需要;地方为军队提供交通便利,补充后勤物资,如粮食、油料、生活必需品等。

三是军地联合应急保障。这种应急保障模式应用范围广泛。在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武装冲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时,军地联合应急保障是一种最佳的保障模式。在上述情况发生时,国家应当迅速启动国家应急系统,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果断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军地双方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发挥各自物流系统的优点,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1]谢如鹤,宗岩.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J].广州大学学报,2005(11):55-58.

[2]、[5]姜玉宏,颜华,王丰.应急物流保障与军地物流一体化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1):88-91.

[3]王旭坪,傅克俊,胡翔培.应急物流系统及其快速反应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127-131.

[4]欧忠文,李科,姜玉宏.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5(9):13-15.

责任编辑:方程

Abstract:An efficient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will help minimize losses brought by natural disaster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y;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aranteeing public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bound, unpredictability,diversified demand and weak economical efficiency.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China’s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So,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in China,we should guarantee for that in terms of the law system,the platform for guarantee and emergency commanding organization.Based on this,we should also establish the supporting system,visual system,decision and commanding system and resources system for that.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logistics will be benef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Key words:logistics;emergency logistics;national security;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log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and the Guarantee System

SONG Chuan-ping
(Automobile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PLA,Bengbu,Anhui233011,China)

F252

A

1007-8266(2011)04-0021-04

宋传平(1960-),男,安徽省当涂县人,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军事物流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管理和战略投送。

猜你喜欢

物资应急物流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被偷的救援物资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