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投喂频率下补充包被氨基酸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1-09-22朱传忠骆作勇

饲料工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包被生长率赖氨酸

朱传忠 杨 健 骆作勇

晶体氨基酸在水产饲料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一般认为,在虹鳟等鲑鳟鱼类饲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较为有效,在鲤科鱼类如鲤、草鱼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在鲫鱼饲料中添加晶体异亮氨酸,对鱼体增重并无改善;但添加晶体组氨酸对青鱼,添加晶体赖氨酸、蛋氨酸对鲤、鲫均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一般通过使用微胶囊化或者包被技术对晶体氨基酸进行缓释处理,以及增加投喂频率来改善晶体氨基酸在水产饲料的应用。以前的课题我们研究了有关晶体和包被氨基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而本试验选用了商用的包被赖氨酸和蛋氨酸产品,设计了两个投喂频率(2次/d和4次/d),探讨不同投喂频率下补充包被氨基酸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本试验选用实用原料,以鱼粉、豆粕、棉粕、菜粕为主要的蛋白原料,试验等能等氮基础上,共设置3个试验饲料。设置1个对照组,另外2个试验饲料均以对照组为基础,分别补充0.3%包被赖氨酸和0.3%包被赖氨酸+0.1%包被蛋氨酸,分别设为Lys组和Lys+Met组。

以粉碎过40目的鱼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等为主要原料,辅以预混料,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等,包被氨基酸以逐步稀释的方法混入其他原料中,制成颗粒饲料,冰箱中4℃保存。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配方及营养成分

1.2 试验处理组

试验按照同种饲料不同投喂频率的处理方法,共设置了6个试验处理组,不同试验处理组对应试验饲料及其投喂频率见表2。

1.3 饲养管理

养殖试验在唐山玉田县水产研发基地进行,采用室外水泥池养殖,各养殖池独立,不参与循环。试验期间用静水养殖,养殖用水为曝气地下水,水位控制在80 cm左右;试验期间饲料投喂每日2次(9:00、14:00)或 4 次(9:00、12:00、15:00、18:00),试验期间每天换水1次(15:00),换水量为鱼池总量的1/3。24 h充气增氧(除喂食时间),水温20~25℃,自然光照。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左右,投喂频率为4次/d则投喂量加倍。

1.4 检测指标

增率(%)=(末体重-初体重)×100/初体重;

特定生长率(%/d)=[(ln终体重-ln初体重)/试验天]×100;

饲料系数=投饲量/(总末重+死鱼重-总初重);

成活率(%)=100×试验末鱼尾数/试验初鱼尾数

肥满度=体重×100/体长3;

脏体比=内脏重/体重×100;

肝体比=肝脏重/体重×100。

1.5 数据处理

表2 不同试验处理组对应试验饲料及其投喂频率

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结果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中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结果

经过养殖试验,统计分析了各处理组鲫鱼生长指标和饲料系数(见表3),其中鲫鱼成活率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1.1 生长指标结果及分析

本试验生长性能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所示,投喂4次/d处理组在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上均显著高于投喂2次/d处理组(P>0.05);在投喂2次/d条件下,对照组(处理组1)与试验组(处理组3、5)之间在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投喂4次/d条件下,试验组(处理组4、6)在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2)(P<0.05)。

补充包被氨基酸的试验组,在投喂2次/d条件下,与不补充包被氨基酸的对照组相比,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投喂4次/d条件下,补充包被氨基酸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补充0.3%包被赖氨酸和补充0.3%包被赖氨酸+0.1%包被蛋氨酸两个试验组相比较,无论投喂次数是4次/d还是2次/d,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2.1.2 饵料系数结果及分析(见表3、图3)

表3 鲫鱼生长指标结果

从图3可知,投喂4次/d的处理2、4、6组在饲料系数值上均低于相对应投喂2次/d处理1、3、5组,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处理组之间不管投喂2次/d的还是4次/d,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

处理1、2组(即不补充氨基酸的对照组)与处理3、4组和处理5、6组之间(即分别补充赖氨酸、赖氨酸+蛋氨酸)饲料系数数值上无显著差异(P>0.05)。

2.2 形体指标结果(见表4)

试验结束时,统计分析了鲫鱼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指标,从表4得知,投喂4次/d的处理2、4、6组在鱼体的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数值上均高于相对应投喂 2次/d处理 1、3、5组。处理组 1、3、5组之间(投喂 2次/d)和处理 2、4、6组之间(投喂 4次/d)在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数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4 鲫鱼形体指标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试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探讨添加不同种类氨基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试验结果来看,在投喂2次的情况下,分别添加0.3%包被赖氨酸以及0.3%包被赖氨酸+0.1%蛋氨酸对于鲫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饲料系数也无显著的差异。这一试验结果与在鲤科鱼类如鲤[5]、草鱼[6]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在鲫[7]饲料中添加晶体异亮氨酸,对鱼体增重并无改善的结果一致,同样我们在前期鲤鱼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和包被氨基酸的研究结论一致。而试验结果同样显示,无论单独使用0.3%赖氨酸还是与0.1%的蛋氨酸组合使用,并没有对鲫鱼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

另外,提高投喂频率,被认为是提高晶体氨基酸的另一途径。投喂频率的提高本身就有利于改善鱼类的生长性能,我们将对照饲料分别投喂2次/d和4次/d,而结果显示,投喂4次/d的处理组鲫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投喂2次/d,这一结论在Zhou等(2003)试验中也有报道。

同样补充氨基酸(包被赖氨酸和蛋氨酸),投喂4次/d情况下,较投喂2次/d情况下,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的提高,结果显示了投喂次数能够改善包被氨基酸的利用效果。再比较投喂4次/d时,补充氨基酸组和不补充氨基酸基础饲料鱼体的增重情况看,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补充氨基酸情况下,投喂4次/d与投喂2次/d对于鲫鱼生长性能的改善显著大于不补充氨基酸情况下投喂4次/d与投喂2次/d的改善效果,这一结果说明,随着投喂次数的增加,补充包被氨基酸对于生长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而冷向军等考察了在采食量一致的情况下,投喂2、3、4次/d对于鲫鱼生长的影响,其中,当投喂次数增加到了4次/d时,对鲫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均有显著的改善。这说明在固定采食量的情况下,投喂次数的增加可以降低饲料系数。而本试验投喂4次/d饲料的投饲率约为投喂2次/d饲料的两倍,而非采用固定投饲率和采食量的方法。虽然从生长指标上看出,在投喂频率的增加情况下,补充氨基酸对于鱼体生长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试验结果饲料系数各处理之间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即补充氨基酸,增加投喂频率并没有明显改善饲料利用情况,这似乎提示了,鱼体生长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饲料采食量的增加,而投喂频率和补充包被氨基酸对于饲料的利用效率并没有显著的改善。而固定投饲率和采食量情况下,增加投喂频率对补充包被氨基酸是否有利于鲫鱼生长性能的改善,尤其是在饲料利用效率上还需要后续的试验来进一步探讨。

4 结论

①不补充包被氨基酸情况下,投喂4次/d较投喂2次/d能够显著提高鲫鱼的生长性能。

②分别补充0.3%包被赖氨酸与0.3%赖氨酸+0.1%蛋氨酸,投喂2次/d情况下,不能显著提高鲫鱼的生长性能。

③分别补充0.3%赖氨酸与0.3%赖氨酸+0.1%蛋氨酸,投喂4次/d情况下较投喂2次/d补充氨基酸、以及投喂2次/d和4次/d补充氨基酸情况下,鲫鱼生长有显著的改善。

④增加投喂次数以及补充包被氨基酸对鲫鱼饲料利用效率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⑤补充氨基酸以及增加投喂次数均能使鲫鱼生长得到改善,但是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对饲料采食量的上升。

[1]周贤君,解绶启,谢从新,等.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利用及需要量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6,30(3):247-255.

[2]李爱杰.我国养殖鱼类营养研究进展[C].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997:4-5.

[3]Cheng Z J,Ronaid W H,James L U.Effects of lysine supplementation in plant protein-based die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ainbow trout an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nutrients[J].Aquaculture,2003,215:255-265.

[4]Markus R,Friedeman B,Zoltan G.Availa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free lysine in rainbow trout.2.Comparison of L-Lysine.HCl and L-Lysine sulphate[J].Aquaculture,2000,187:177-183.

[5]Violas S,Mokad Y,Arieli Y S.Effect of soybean proceed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of crap[J].Aquaculture,1983,32:27-38.

[6]刘永坚,田丽霞,刘栋辉,等.实用饲料补充结晶或包膜氨基酸对草鱼生长、血清游离氨基酸和肌肉蛋白质合成率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2,26(3):252-258.

[7]涂永锋,叶元土,宋代军,等.游离异亮氨酸对鲫鱼的促生长作用[J].齐鲁渔业,2004,21(11):41-43.

[8]蒋艾青,王晓华.青鱼饲料中添加组氨酸的实验[J].中国水产,2002(2):67-73.

[9]张满隆,冯丽芝.鲤鱼饲料中添加蛋氨酸的应用实验[J].河北渔业,2002,12(2):32-33.

[10]张满隆,冯丽芝.鲤鱼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的实验[J].饲料研究,2001(6):31-32.

[11]张满隆,邓理.蛋氨酸在鲫鱼饲料中的作用[J].饲料研究,2001(5):26-27.

[12]冷向军,王冠.投饲频率对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5,12:50-52.

[13]王冠,冷向军,李小勤,等.饲料中添加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3):365-369.

[14]冷向军,王冠,李小勤,等.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7,31(6):743-748.

[15]赵春蓉.赖氨酸对幼建鲤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包被生长率赖氨酸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ELISA两种包被方法在牛乳氯霉素测定中的比较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
坐公交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跟一天了
高锌日粮的应用现状、弊端及解决途径
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