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2011-09-20刁永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信用融资资金

刁永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却存在很多困难,本文重点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中小企业自身不足多。首先,从中小企业组织形式上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重合,而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治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财务治理知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导致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差,投资决策失误,产权权属不明等问题出现,从而导致银行信用等级不够等弊端。其次,是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和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不仅经营风险较大,个别中小企业还存在恶意抽逃资金,空壳经营,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其三,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受局限。一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采取内部融资的方式,但是企业的发展仅靠内部融资是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所以必须寻求外部资金来源,从资本市场融资是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显示,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0%,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二是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大部分商业银行需要考虑自身的风险,自身的利润;此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帐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障碍,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加严格;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重要因素。

三是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一是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融资方式之一为抵押贷款。由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缺乏抵押资产,资本实力弱,资信等级较低,而且办理抵押的手续复杂,融资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资金的支持。二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机制体制不健全,虽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拿出资金建立担保机构,但是覆盖面不广,力度不够,使得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实现。三是中小企业无论是利用民间资本还是银行信贷,更多的是能够筹集到短期资金,难以筹集到中长期资金。融资期限结构极不合理,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是国家的融资政策导向不均衡。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无此厚遇。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秩序混乱,致使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重重。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对策

第一是中小企业要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心。中小企业要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和督促下,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经营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和招聘人才,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财务体系,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在申请银行贷款和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时,能按规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财务报表和资产清单,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

第二是改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现象,实现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多元化。一是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等方面对银行贷款的需求,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板,在提高自身信誉和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基础上发行中短期债券,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三是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吸引闲散社会资金,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难的局面,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操作。

第三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其与银行长期有效合作。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促使中小企业与银行间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自身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企业信誉度。二是中小企业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在充分考虑好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上向银行申请贷款,主动为银行提供风险保证,改变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三是银行也应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使中小企业能够用信用担保贷款。

第四是积极推动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谨慎选择担保对象,建立起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起担保风险预警系统;深化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担保机构的外部约束,加强担保业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学严格的担保操作管理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不同模式的信用担保机构,推动担保产业化发展。

(作者供职于重庆茂余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信用融资资金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融资
融资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