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09-20郑春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3期
关键词:达拉溶栓自由基

甘 艳,郑春晓

(解放军第一八七医院,1.心血管内科;2.感染科,海南海口,571159)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后出现的再灌注心肌损伤可影响心肌的电活动,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1]。对心肌代谢、心功能均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通过对羟自由基加以清除,保护受损心肌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从而防止脑细胞的过氧化损害。现就本院2008年4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结合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动态演变、临床表现、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演变,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平均(56.2±1.8)岁;对照组35例,平均(54.1±2.3)岁。2组年龄、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用尿激酶150万I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0.5 h内静脉滴注完毕。治疗组在溶栓前同时建立另外一静脉通道,立即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快速静脉滴注,并连续给药7d,2次/d。2组患者于溶栓前、溶栓治疗后均酌情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硝酸酯类等。溶栓后采用美国Dimensio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监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连续实行48 h心电监护监测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输入溶栓药后2~3 h出现阵发性室速、短窦性心动过缓、持续多形性室速、室颤、室早、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均视为再灌注心律失常。观察2组治疗后 2 h、24 h CK-MB、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数值,心律失常发生率,2周后行心脏彩超检查,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

2 结果

2.1 2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2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共13例。其中治疗组4例,发生率10.8%;对照组9例,发生率 47.1%。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2组治疗后血清CK-MB 2 h、24 h动态监测值

与对照组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2 h时CKMB监测值无统计学差异、24 h时治疗组CKMB监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2 h、24 h CK-MB动态监测值(U/L, ±s)

表1 2组2 h、24 h CK-MB动态监测值(U/L, ±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2 h 24 h治疗组 37 1889.2±39.1 1133.7±22.9**对照组 35 1873.2±31.7 1662.6±52.6

2.3 2组2 h、24 h cTnI含量及LVEF水平分析

2组cTnI含量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2 h cT-n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 h cTn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2组心功能参数比较结果分析,治疗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2 2组2 h、24 h cTnI含量及LVEF(ng/mL, ±s)

表2 2组2 h、24 h cTnI含量及LVEF(ng/mL,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n cTnI 2 h cTnI 24 h LVEF(%)治疗组 37 10.07±0.84* 7.79±0.33** 56.32±5.36**对照组 35 9.64±0.67 9.05±0.57 50.12±4.89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应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或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2]。但是再灌注后在改善心肌供血的同时又加重了单纯心肌缺血所造成的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化应激是重要的致损伤因素,心肌组织氧自由基增多[3],而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堆积,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导致细胞损伤。病理变化可出现心肌细胞水肿、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完整性破坏、微血管损伤和无再灌注现象等[4]。从而出现心律失常、梗死面积扩大、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等状况。

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抑制花生四烯酸酯氧合酶途径[5],还能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浓度[6],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有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加入心停搏液中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7-8]。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发现再灌注前给予依达拉奉可减少心肌顿抑制的出现及降低再灌注后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再灌注左心室的收缩功能[9]。本组资料证实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AMI再灌注损伤,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依达拉奉可以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损伤。

[1]崔耀刚,吕小宁.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3):71.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3]李丽君,贾钰华,孙学刚,等.定心方及丹参酮Ⅱ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2):118.

[4]郑 波,张奇惠,李跃荣,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31(2):121.

[5]戴 闽,刘 静,吴 屹.依达拉奉在鼠氧自由基心肌损害和人病毒性心肌严重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西南军医,2010,12(2):230.

[6]张利华,刘 军,李 波,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4):381.

[7]李 军,秦建伟,梁永年,等.依达拉奉在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9):849.

[8]陈海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55.

[9]戴午阳,王永东,李晓东.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2009,35(12):1497.

猜你喜欢

达拉溶栓自由基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