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医学生尊重病人权利意识的实践探讨*

2011-09-17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医学生权利病人

谢 欣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病人权利是病人在享受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享有的、为道德、法律及习俗所认可的正当利益,并以法律、道德及习俗所确定的资格、赋予的力量、在界定的自由度内自由地主张的一种利益。[1]尊重病人的权利已经成为医务人员的法定责任和义务,[2]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为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尊重和保护病人权利意识,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校2007级临床专业的两个本科班共108名学生,随机抽取一班(55人)为实验组,另一班(53人)为对照组。所有学生均已修完《医学伦理学》;两组学生年龄、理论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践强化训练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由老师讲解病人权利,并在每次下课前对医学生进行抽查,考核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实验组则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①开设3次专题知识讲座。一是学习与权利及人权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以及与病人权利相关的卫生法律知识,例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二是讲解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并播放视频;三是进行案例讨论,以临床上医务人员未能尊重病人权利而引发的医患纠纷的实例进行小组讨论式教学,每组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深入分析。②开展情境教学。由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医学生扮演医生与病人。③进行为期1周的临床实践,期间医学生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进行以下临床实践活动: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告知患者病情等。

1.2.2 考核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请4位医学伦理学专家对此调查表修订审核,并对调查表的信度进行了测试,信度系数为0.80。调查表的内容包括对病人权利的认知:[3]知情权的认知、医疗权及隐私权的认知;自主权的认知;医疗文书查阅、复制权的认知;医疗监督权与赔偿权的认知;涉及5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由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10分钟后收回。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10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实验组强化训练效果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时间5分钟。共发放问卷 55份,回收率100%。

1.2.3 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资料核对无误后,应用 Excel软件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医学生对病人权利认知情况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医学生对病人权利认知情况的比较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见表1),两组医学生对理论课上教师常常强调的病人权利的认知无显著性差异(P>0.05),如对知情权的认知,对医疗权的认知以及医疗监督权与赔偿权的认知;而对一些发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所涉及的病人权利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对病人参与医学人体试验时,医务人员应征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的同意、医务人员不能为法定传染病的患者保守秘密、法定传染病病人及精神疾病病人无权拒绝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案、病人是制订治疗目标及方案的主动参与者、病人不能复制主观病历资料等调查项目,实验组学生对病人权利的认知明显好于对照组。

表1 医学生对病人权利认知情况调查表

一位非典型肺炎的患者要求医务人员为其保守秘密,医务人员是否将此病例上报48 7 37 16 4.91 <0.05未经病人或监护人的同意,能否对病人进行录音、录像等7 48 13 40 2.49 >0.05自主权的认知能否对病人进行违反其本人意愿的治疗(除外因病重不能表达意愿或对旁人构成威胁)12 43 16 37 0.99 >0.05住院期间病人(如法定传染病病人及精神疾病病人)是否有权拒绝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7 48 17 36 5.85 <0.05病人是制订治疗目标及方案的主动参与者吗? 49 6 38 15 5.21 <0.05住院期间病人是否有权通信和会客 46 9 39 14 1.63 >0.05有自知力的病人(严重传染病病人及精神疾病病人除外)提出出院要求的,医疗机构是否应当准予出院47 8 40 13 1.72 >0.05病人是否有权要求转移到其他医疗机构治疗 45 10 38 15 1.55 >0.05医疗文书查阅、复制权的认知病人是否有权要求阅读、复制自己的客观病历资料(如住院志、医嘱单、化验单、手术同意书、医学影像检查资料、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等)49 6 42 11 1.97 >0.05病人是否有权复制主观病历资料 9 46 18 35 4.46 <0.05病人是否有权开具医疗证明(如出院证明、病情证明、死亡证明等)48 7 40 13 2.49 >0.05医疗监督权与赔偿权的认知病人是否有权对医疗服务进行监督47 8 41 12 1.17 >0.05病人是否有权对自己因医疗事故遭受的损害要求赔偿的权利46 9 42 11 0.35 >0.05

2.2 实验组医学生对实践强化训练方法的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实验组学生通过实践强化训练,90.9%的学生愿意接受这种训练方法,认为该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这不仅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病人权利的内涵,而且通过情境教学以及临床实践,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病人”的处境,从而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时时“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和保护病人的权利。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生尊重和保护病人权利的意识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明显。

表2 实验组医学生对实践强化训练的评价(n=55)人(%)

3 讨论

3.1 专题讲座及临床实践提高了医学生对尊重病人权利的认知

通过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使医学生对病人权利从法律意义上进行全面的认知,[4]强化了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明确自身工作与法律的关系,加强自律,更好地从法律角度理性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讲授沟通技巧,使医学生理解医患沟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自主选择权的过程。在医疗活动中,医方以患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就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帮助其能够对自己的临床治疗做出决策。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更好地维护病人的权利。

案例讨论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既强调理论知识,又强调结合实际案例更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5]根据教学内容,拟定与病人权利相关的案例分析题,组织医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既强化了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加深了医学生对病人权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要进行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告知患者病情等一系列的临床实践活动,既要求他们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要与病人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病人知情同意权、自主权、隐私权等权利,这不仅使医学生对病人权利有感性的认识,而且对病人权利的深层次的内涵有更好的认知。

3.2 情境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的态度体验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提前1周就把预先创设具体场景(由于未尊重病人权利而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教学方案交给医学生,让医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充分考虑到医患纠纷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不仅促使医学生有意识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揣摸病人的心理和展现病人的行为,使训练情境更接近于临床。在情境式教学中采取的角色扮演是在模拟的“医院环境”中对不同行为主体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试验,让医学生摸索病人的行为表现,达到体验病人的处境和心理的目的,使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从患者的角度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好地维护病人的权利。

[1] 李建光.用权利制约权力——论病人权利与医师权力的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30 -3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 - 08/01/content_18970.htm,2005-08-01.

[3] 王小娟.论病人权利[D].长春:吉林大学,2005.

[4] 谭凤林,何国平.培养护生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的实践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2):454 -455.

[5] 赵福祥,戴江红,陈学玲,等.努力发展学生思维探索能力——案例讨论在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83 -84.

猜你喜欢

医学生权利病人
谁是病人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病人膏育
权利套装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