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东海区沙滩泥沙起动实验研究

2011-08-29谢永玉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

天津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岸滩输沙摩阻

谢永玉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8)

韩鸿胜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天津300456)

泥沙水力特性是泥沙研究的重点,与泥沙运动形态、港口航道淤积和岸滩冲刷等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进行泥沙水力特性实验非常必要。泥沙的起动关系着航道、港池和岸滩的淤积和冲刷,进行泥沙起动实验,工程意义重大。

江苏如东岸外辐射沙洲属废弃河口潮流型细沙和粉砂质海岸,[1-2]即岸滩为细沙,航道和港池为粉沙。由于细沙和粉沙水动力特性有较大不同,此海区的泥沙运移形态变化较大。泥沙淤积主要由港区和航道的粉砂引起,而岸滩冲刷的主要为细沙。因此需对航道泥沙和岸滩泥沙分别进行波浪水槽实验,研究泥沙起动和泥沙输移特性,为如东地区港口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次实验针对沙滩泥沙,为沙滩的冲刷和淤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目前,泥沙起动试验普遍采用平床进行试验,确定泥沙起动状态。但当实际海床出现沙纹时,上述方法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提出在沙纹床面进行泥沙起动试验,并定义其为输沙起动,通过试验,给出了输沙起动的判定标准。

1 实验泥沙特性

实验用泥取自江苏如东港拟建人工岛的西太阳沙上,称之为沙滩泥样。现场采用柱状取样器取泥,取样深度为1.0 m。通过室内泥沙颗粒实验分析,得出3组泥沙粒级结果,如表1所示,颗分曲线见图1。

表1 泥沙粒级实验结果

图1 如东港岸滩泥沙颗粒组成曲线

2 波、流作用下泥沙的起动实验

2.1 实验设备及方法

本实验是在波、流水槽中进行,该水槽尺寸长×宽×高=68.0 m×0.7 m×1.0 m。实验段布置在水槽中部,槽底留有长3.0 m,高0.10 m的存泥槽。

铺沙方法是首先将泥沙平铺于水槽实验段的存泥槽中,然后放入一定量的水,让泥沙密实,待水槽内泥沙密实到天然容重后再开始实验。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泥沙的密实时间一般在20 h左右。实验时泥沙容重为1.907 g/cm3。

2.2 泥沙起动标准

由于泥沙起动标准较难掌握,并且对工程实际而言,只有在颗粒普遍起动,才有实际价值。但普遍起动只是一个概念,虽有文献[3]对普遍起动进行量化,但难于把握,为实验标准化,需定义泥沙普遍起动。

在水流作用下,床面平整,在水流较小时,泥沙保持平静状态;随着水流的增大,床面泥沙开始少量起动;随着水流的再增大,床面开始普遍起动,形成沙纹,在形成沙纹的过程中,泥沙慢慢停止下来,不再运动;随着水流的再增大,泥沙又开始起动,形成尺寸更明显的沙纹,并开始悬扬;最后,当水流达到一定程度时,沙纹开始消失,床面恢复平整状态。由于普遍起动较难把握,推荐当泥沙开始形成沙纹时,判定为普遍起动。

在波浪作用下,泥沙在沙纹上的起动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在波浪较小时,沙纹上无起动,即床面上颗粒全部处于静止状态;随着波浪的增大,在沙纹波峰上轻微的泥沙起动;然后,泥沙起动的范围慢慢向波谷方向推进,同时,有少量泥沙开始悬扬,最后,沙纹上泥沙全部起动,开始产生大量悬移。为便于把握泥沙何时起动,应进行规范化,即推荐在床面形成沙纹后,当沙纹波峰泥沙作小位移运动时,判定为普遍起动。

2.3 输沙起动标准

对工程泥沙而言,相对于泥沙起动,泥沙何时开始输沙的意义更为重大,即泥沙起动并不代表泥沙开始输移,而泥沙何时开始输沙关系着当地是否冲淤。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定义泥沙临界输沙起动,当地摩阻流速大于临界输沙起动摩阻流速时,当地有冲刷趋势;当地摩阻流速小于临界输沙起动摩阻流速时,当地有淤积趋势。

通过实验观察,当沙纹中轴线以上泥沙开始全部运动时,中轴线以上泥沙只进行左右振荡运动,并不产生泥沙输移或输移量极小,可忽略不计;当波高继续增大时,中轴线以下泥沙开始运动,且沙纹顶峰开始有部分悬沙运动,此时开始产生泥沙输移。因此定义沙纹中轴线以上泥沙全部运动时,为输沙临界起动。当地摩阻流速大于输沙临界起动摩阻流速时,当地有冲刷趋势;当地摩阻流速小于输沙临界起动摩阻流速时,当地有淤积趋势。

输沙起动标准对工程意义重大,且在实验中容易判别,减小人为误差,为工程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4 判别参数

本次实验起动条件的确定采用摩阻流速、起动切应力和Shield参数来表达,其中τcw和ψc的定义如下:

式中:τcw为起动切应力,ρs为泥沙密度,ρ为水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d50为泥沙中值粒经。

2.5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分别进行了水流、波浪和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实验,分述如下:

①水流作用下的泥沙起动:根据雅林流速对数分布公式,求解临界起动时的摩阻流速,再应用(1)式和(2)式计算临界起动切应力和临界Shield参数,实验结果见表2。

②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根据文献[4]中的波浪摩阻系数计算公式计算波浪摩阻系数,再应用下式计算临界摩阻流速:

其中,Ubm为底部最大轨迹速度,fw为波浪摩阻系数,U*为波浪摩阻流速,ρ为水的密度。并应用(1)式和(2)式计算临界起动切应力和临界Shield参数,实验结果见表3。

③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应用文献[5]中推导的摩阻流速公式计算临界起动摩阻流速,并应用(1)式和(2)式计算临界起动切应力和临界Shield参数,实验结果见表4。

表3 波浪作用下起动流速实验结果

表4 波、流共同作用下起动流速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

①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泥沙较细,且没有粘性,岸滩起动流速并不大。

②泥沙起动随动力条件的改变而不同,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泥沙在单纯水流作用时起动摩阻流速最大,波、流共同作用时次之,单纯波浪作用时泥沙起动摩阻流速最小,即呈U*w<U*cw<U*c的变化规律。

③对工程泥沙而言,相对于泥沙起动,泥沙何时开始输沙的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在表3和表4同时给出了输沙起动流速,为如东建港的研究论证提供参考意见。

3 结论

①采用波浪水槽实验,了解泥沙的基本运移形态,为港口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②本文明确了泥沙起动标准,在水流作用下,当泥沙开始形成沙纹时,判定为普遍起动;在波浪和波流共同作用下,在沙纹形成后,沙纹峰顶泥沙作小位移运动时,判定为泥沙起动。

③本文提出了泥沙输沙起动标准,即在沙纹形成后,沙纹中轴线以上泥沙全部处于运动时的摩阻流速,判定为输沙起动摩阻流速。在实验中,容易判别输沙起动标准,减小人为误差,为工程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且输沙起动摩阻流速可用作工程泥沙冲淤的判定标准,当地摩阻流速大于此值时,当地有冲刷趋势;当地摩阻流速小于此值时,当地有淤积趋势。■

[1]韩西军,杨树森,曹祖德.江苏LNG项目桥墩周围冲刷的实验研究[J].水道港口,2006,27(3):152-156.

[2]钱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张小峰,崔永章.泥沙起动判别条件和推移质输沙率[J].泥沙研究,1996(2):35-38.

[4]Josson,I.G.,Wave boundary layer and friction factors[C].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astal Engineering,ASCE,New York,1966:127-148.

[5]曹祖德,唐士芳,李蓓.波流共存时的剪切力[J].水道港口,2001,22(2),56-60.

猜你喜欢

岸滩输沙摩阻
风暴浪作用下沙质岸滩稳定机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珠江流域下游近60年输沙率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
指南针
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期输沙规律研究
黄河下游高效输沙洪水调控指标研究
强降雨作用下山区岸滩稳定性演化分析
沙尘天气下输沙率的野外观测与分析
市政桥梁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测试研究
大位移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
渤海溢油污染高风险岸滩判别及清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