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2011-08-24邱代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8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抵抗

邱代伟

高尿酸血症常伴发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种表现之一,下肢PAD主要累及腓动脉和胫动脉,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一些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2],并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3-4],然而血尿酸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观察了血尿酸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旨在为阐明血尿酸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 T2DM患者82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平均(54.16±9.38)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28±0.75)年。按踝肱指数(ABI)分为两组,PAD组(ABI≤0.9)45例;NPAD(ABI>0.9)组37例。排除服用影响尿酸代谢药物及降脂药物、原发性痛风、恶性肿瘤、酸中毒、肝脏等疾病。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或志愿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

1.2 踝肱指数(ABI)的测量 采用MD2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踝肱指数(ABI),并统一使用8 Mhz超声探头和血压计。患者取仰卧位,测双侧前臂血压,并取高值作肱动脉压(两次血压差值小于10 mm Hg);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为踝动脉压,左右两侧分别取最高值,分别除以肱动脉压,其值为ABI。PAD的诊断标准为ABI≤0.9。双侧ABI中有一项≤0.9,即诊断有PAD。

1.3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隔夜14 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其中,FBG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药盒)。同时测量患者腰围、臀围、血压,计算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 (HOMA-IR)=[FBG FINS]/2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取自然对数转换。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间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SBP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D组及NPAD组患者FBG、HOMAIR、Fins、BUA明显高于NC组,而ABI明显低于NC组(P<0.05或P<0.01)。PAD组 WHR明显高于 NC组(P<0.05)。PAD 组 FBG、HOMA-IR、Fins、BUA 高于 NPAD 组,而ABI、明显低于NC组(P<0.01)(表1)。

表1 各组一般临床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一般临床生化指标比较(±s)

注:Data are means±SD or frequency(percent).SBP: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舒张压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WHR:腰臀比 Waist hip ratio;FB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ins:空腹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HOMA-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 resistance index;BUA:血尿酸 blood uric acid;ABI: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1 mm Hg=0.133 kPa;与NC组比较,*P<0.05,**P<0.01;与NPAD组比较,#P<0.01

指标 NC组 NPAD组 PAD组Cases(male/female) 35(16/19) 37(17/20) 45(21/24)age(year) 53.94±10.02 53.98±7.12 54.20±8.73 WHR 0.86±0.11 0.87±0.15 0.88±0.12*SBP(mm Hg) 119.27±9.60 120.43±8.65 120.78±9.35 DBP(mm Hg) 73.68±6.10 74.06±7.82 74.31±8.47 FBG(mmol/L) 5.44±0.60 7.69±0.32** 9.16±0.53**##Fins(mU/l) 9.43±3.56 10.48±4.37** 13.04±5.02**##HOMA-IR 2.26±0.57 3.78±1.15** 5.53±1.26**##BUA(μmol/L) 287.40±45.63 371.55±51.28** 468.32±60.54**##ABI 1.07±0.21 0.98±0.13* 0.76 ±0.20**##

2.2 Pearson相关分析 T2DM患者ABI与WHR、BUA、FBG和 HOMA-IR 呈负相关 (r=0.220、0.369、0.281、0.347,P<0.01或 <0.05)。

2.3 多元逐步同归分析 在T2DM患者,以ABI为因变量,以年龄、SBP、BMI、WHR、FBG、Fins、HOMA-IR、BUA 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和BUA为影响T2DM患者ABI的独立相关因素,回归方程YABI=6.275+0.335XHOMA-IR+0.356XBUA。

3 讨论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动态平衡。当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时均可导致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形成高尿酸血症。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2],并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3-4]。下肢血管病变是T2DM患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是引起下肢血管闭塞,导致截肢的主要原因。然而,尿酸与T2DM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尚不明确。

本研究作者对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WHR、空腹血糖、尿酸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BUA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及健康对照组,提示高尿酸血症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2DM患者ABI与BUA呈负相关,BUA是影响T2DM患者ABI的独立相关因素之一。踝肱指数(ABI)是踝部动脉与桡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可靠指标,能有效反映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5]。这些进一步提示BUA参与了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本研究还发现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HOMA-IR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及健康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ABI与WHR、FBG和HOMA-IR呈负相关,HOMA-IR是影响 T2DM患者ABI的独立相关因素之一。提示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关系。先前Vuofinen[6]研究发现BUA浓度与胰岛素抵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Mandan[7]等研究也认为高尿酸血症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提示胰岛素抵抗是联系高尿酸血症和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纽带,血尿酸可能通过增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或加重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及从血浆移除甘油三酯减少,脂肪合成减少,脂蛋白酶活性降低,使游离的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升高,胰岛素活性减低,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增高,加速脂肪分解,脂肪酸增加,促进脂质合成及刺激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等导致动脉硬化发生[8],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总之,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BUA水平的改变,预示BUA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新的预测因子,进一步的研究尚需开展,以期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诊断及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Kawamoto R,Tomita H,Oka Y,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Intern Med,2006,45(9):605-614.

[2]Nieto FJ,Iribarren C,Gross MD,et al.Uric acid and serum antioxidant capacity,a reaction to atherosclerosis.Atherosclerosis,2000,148(1):131-139.

[3]雒珞,樊继援.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并发冠心病的关系.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20-22.

[4]Tseng CH.In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uric acid level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aiw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Diabet Med,2004,21(7):724-729.

[5]蔡景英,周曼,代贵凤,等.2型糖尿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临床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11,28(2):116-118.

[6]Vuorinen MH,YKi JH.Hyperuric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4,78(1):25-29.

[7]Modan M,Halkin H,Karasik A,et al.Elevated serum uric acid--a facet of hyperinsulinaemia. Diabetologia,1987, 30(9):713-718.

[8]郭卫红,郭淑卿.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高脂血症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346-348.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抵抗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