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全麻气管插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1-08-24张丽慧张亚平孟令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8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全麻

张丽慧 张亚平 孟令瑞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外科手术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高龄患者,患者中很大一部分合并心肺基础疾病,这给麻醉和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和挑战。为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平稳过渡,迫切的需要新的麻醉技术方法以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本研究拟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择期需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50例,包括妇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各科室。随机分为实验组(S)和对照组(N),每组25例。年龄18~65岁,术前ASAI-Ⅱ级,体重48~88 kg,术前检查无重度贫血,无严重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病变,无凝血异常,脊柱畸形,肝肾功能正常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ASA体格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接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

实验组予咪达唑仑1 mg镇静,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后仰,暴露胸锁乳突肌,在胸锁关节上2.5 cm,正中线外侧1.5 cm处,以左手食指或中指将颈总动脉压向外侧,与气管分开,中指稍加用力即可触知C6横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向后刺入,直至C6横突,固定针头,回抽无脑脊液无血后即可注药,1%利多卡因溶液5 ml。阻滞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同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皮温升高、结膜充血。阻滞成功后即可开始常规全麻气管插管。

对照组按照常规全麻气管插管诱导程序进行。

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操作程序,术中维持均一致。诱导过程待充分完全肌松后行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遇到插管困难,插管两次以上者需剔除本实验。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入室平静下T0,插管即刻T1,切皮即刻T2,手术结束拔管时T3血流动力学变化。②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在T0,T2,T3时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插管即可T1时刻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实验组无一例应用乌拉地尔降压,而对照组有10例应用。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两项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两项指标的比较±s)

注:S为实验组,N为对照组。P<0.05

观察目标 T0 T1 T2 T3 Bp mm Hg S 78.10±6.57 79.08±6.19 83.08±5.13 76 01.33±7.02 N 78.50±4.32 95.30±5.35 84.53±3.13 75.50±4.91 HR次/分 S 68.33±11.34 72.50±9.15 75.40±4.12 67.83±6.86 N 69.60±7.65 89.33±4.32 77.50±3.06 66.30±9.

3 讨论

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SGB)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发挥独特功效,其阻滞作用大体可分为局部效应及中枢效应两部分。麻醉诱导插管易发生循环功能不稳定,这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诸多危险。本实验中实验组麻醉诱导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的减轻气管插管反应,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趋于稳定,更有利于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安全。但是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有一定的潜在并发症:除防止全脊椎麻醉、脊髓损伤及臂丛神经丛阻滞外,还应注意防止误入血管引起局麻药的毒性反应、血肿、气胸、喉返神经阻滞,穿刺时还应嘱咐患者不得吞咽,以防损伤血管及神经。

[1]张丽红.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3,24:79-81.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节全麻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求星状多边形的内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