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低碳旅游时代的景区建设*

2011-08-15李喆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碳化旅游者旅游业

李喆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论低碳旅游时代的景区建设*

李喆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低碳经济推向高潮,低碳旅游也随之兴起。新形势下景区建设必须走低碳之路,这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低碳旅游;低碳景区;景区创建

一 低碳旅游及低碳景区的内涵

(一) 低碳旅游的内涵。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学术界有关低碳旅游的定义,见解不一,主要观点如下: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1]。所谓“低碳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说,“低碳旅游”是环保旅游的更深层次表现[2]。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3]。总之,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3个特点:一是转变观念,转变浪费之风,使人们逐步形成低碳思维方式;二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动力汽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三是强调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量。

(二) 低碳景区的内涵。低碳景区的内涵主要包括自然内涵和人文内涵。把对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与低碳理念紧密相连,在开发和经营的全过程坚持低碳化操作,是低碳景区的自然内涵,也是其本质要求,低碳景区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即是景区的整体碳排放量或人均排放量达到了什么样的标准。人文内涵是指,低碳景区的建设要有一个良好的倡导低碳旅游的社会环境,要有对建设低碳景区的深度意义充分理解的广大参与者(包括建设者和游客),要把建设和保护低碳景区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来加以倡导[4]。可见,在对低碳旅游的内涵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理解低碳景区的概念,明确其发展路径,避免表层开发,走出创新、深度的低碳化景区建设之路。

二 我国创建低碳景区的意义

首先,创建低碳景区是新形势下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尤其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附性。因此,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必然使旅游业的发展走向低碳旅游。在低碳旅游时代,来创建低碳景区,以应对气候问题,响应我国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为游客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建低碳景区可以推动相关企业走低碳之路。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并且以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为支柱。除此之外,旅游业对其他产业有极强的依赖性及带动性。所以,旅游业走低碳之路,就必然带动相关产业走低碳之路,从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最后,创建低碳景区有助于传播低碳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游客三大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尤其是政府与企业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大量宣传低碳旅游,并把旅游活动的碳排放情况告诉公众,让大家知道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碳排放量会有什么区别;住酒店把冷气调高一度,能减少多少碳排放量等。当公众了解了这些情况,便会逐渐改变生活习惯,形成低碳思维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并把这种理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此观之,在低碳旅游的背景下,我国通过政府、企业、旅游者三大社会主体共同努力把景区打造为低碳景区,这是新形势下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我国低碳景区的创建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较多关注景区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些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低碳旅游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即把景区建设引到“低碳化”方向来。当然,低碳景区建设并非易事,这需要政府、企业、旅游者三大社会主体的共同努力。

(一) 政府

1.制定低碳旅游标准。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低碳旅游的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指导标准,对景区碳排放量、垃圾处理、低碳公共交通方式等制定严格标准,特别是在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中,突出增加和细化对各项设施碳排标准的制定、执行、测评和检验。最终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

2.资金和政策扶持。由于创建低碳景区需要引进一些节能减排技术,而运用低碳技术必然增加旅游成本,这使得一些旅游企业在投入时往往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略长远效益。因此,政府应该给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扶持。如:某旅游企业运用相关低碳产品或引进低碳技术,政府可以对该企业进行减税或退税;降低绿色酒店的水电费用;政府可以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提供平台,这样使得节能减排技术逐渐普遍,旅游企业便可以降低引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成本。通过政府的资金及政策扶持,旅游企业可逐步增强使用低碳技术的积极性。

3.加大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旅游。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形成低碳的思维方式。我国政府可做的工作很多。如:“发出一个倡议书,可由中国旅游协会向全国旅游行业发出低碳旅游倡议书。鼓励旅游企业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并从旅游经营环节开始推行低碳旅游方式及低碳旅游路线,共同营造良好的低碳旅游氛围”[5]。同时,政府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来一起宣传低碳旅游,如做公益广告。政府也可以建设低碳科技馆,例如杭州正在建设低碳科技馆是世界首家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类博物馆。此博物馆通过互动展品和特种展项,展示最新的低碳成果,让游客体验如何从日常生活的各方面着手,做到减排节能环保,尽量减少自身碳排放。最后,政府可以鼓励各旅游区的区域合作。因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并且目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如果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各旅游景区进行积极的区域合作,就可以使各旅游区实现资源共享,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低碳管理模式,最终促使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 企业

1.低碳旅游吸引物的营造。旅游资源是一个景区的核心,景区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它是否有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多少。因此,在打造低碳景区时,应该将景区的资源打造为低碳旅游吸引物。在开发过程中,尽量做到“多利用,少开发”,尽量在不改变自然资源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及布局。同时,注重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如: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资源。此外,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业态相结合、相渗透,由此衍生出新型旅游业态。如旅游业与农业、保健、商贸、信息网络及文化创意经济的融合,促使旅游产业优化结构。目前,我国已经有成功地营造低碳吸引物的案例。如:四川燕子沟景区,其最突出的低碳景观有世界最大的红石滩,上面布满了红色微生物;同时燕子沟内有多处矿温泉。因此,燕子沟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就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开展了观光旅游,还将景区打造成为以休闲避暑及疗养为主题的度假区。

2.低碳旅游设施的配置。一是景区交通践行低碳化:首先,景区交通规划应该设置绿色停车场、电瓶车及电池供应站、自行车道,有条件的景区可结合当地特色设计有地域或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如马拉车、骆驼载人等),并提供一定的电瓶车、自行车或特色低碳化交通工具供游客方便使用,如旅游大巴。其次,景区应该倡导绿色、低碳的旅游方式,倡导游客步行、使用电瓶车和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的出行方式。因为,只有游客有了低碳的意识,才会去使用这些低碳化交通工具,景区的低碳化交通设施及交通工具才会发挥作用。最后,应该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景区。二是景区饭店应符合绿色饭店的标准:首先,景区内设置的宾馆酒店应该广泛采用低碳化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例如山东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其屋面、外墙采用了聚苯保温板,整体传热系数大大降低,比节能标准降低30℅左右。其次,景区饭店应践行低碳化管理。低碳化管理从采购入手,尽量采购绿色低碳的物品;鼓励游客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游客节约用水电;酒店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环保培训,使得全体员工参与并引导游客参与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另外,景区还应该改造景区厕所,有条件的景区可采用生物发泡智能免冲厕所或其他智能型厕所。景区还应该合理地处理垃圾,如在景区内全面推行分类环保垃圾箱,并在垃圾箱上注明垃圾的具体名称或图案。景区还有责任改造污水排放系统。

3.人才培养。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旅游业也不例外。打造低碳景区离不开有低碳理念的人才。因此,旅游景区应该努力培养一批有低碳理念的管理人才及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使低碳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才能打造出低碳景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4.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低碳景区的建设也离不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因为,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景区进行低碳化管理、有利于景区进行低碳宣传。所以,景区应该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来促进景区旅游智能化发展。景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建设数字化景区,即实现景区资源数字化管理,这样有利于整合景区规划、景区保护及景区服务等信息。其次,可以开发电子导游讲解。最后,景区可以采用电子门票。

(三) 旅游者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应从食、住、行、游、购、娱这六方面出发,用低碳行为支持低碳旅游的发展。在吃的方面,旅游者应选择绿色无公害食品,并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在住的方面,旅游者尽量选择入住绿色酒店,并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更换客房的棉制品次数。在行的方面,旅游者尽量采用低碳或无碳的交通工具。在游的方面,旅游者尽量选择低碳旅游景区。在购的方面,旅游者尽量购买简易包装的旅游商品。在娱的方面,旅游者尽量选择有低碳设施的娱乐场所。

[1]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1).

[2]尹婕.提倡“低碳旅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2-02.

[3]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EB/OL].http:// www.cusdn.org.cn/jswz/html/?38238.html,2010-10-17.

[4]孙庆红.当景区进入低碳经济时代[J].中国旅游景区,2010,(14).

[5]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下)[N].中国旅游报,2010-01-15.

(责任编校:谭纬纬)

F592.1

A

1008-4681(2011)01-0032-02

2010-11-07

李喆(1985-),女,甘肃嘉峪关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

猜你喜欢

碳化旅游者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唐山市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策略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