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模式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运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一级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1-08-15赵菊青咸慧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语篇分组学习者

赵菊青,咸慧慧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 威海 264209)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模式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运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一级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赵菊青,咸慧慧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 威海 264209)

文章探讨了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课堂面授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将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与3T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并指出该模式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应用能力。

多媒体与网络;3T教学模式;基于任务;语篇重建;分组学习

一、将3T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于是,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纷纷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在网络与多媒体环境下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应用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已使用了网络多媒体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摆脱了“黑板+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每周三学时由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及从互连网上获取的信息面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内容。诚然,多媒体网络课堂中充足的教学资源、生动多维的内容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优化的学习环境,它是语言有效输入的重要前提,但是面授过程中缺少听说和讨论相结合的环节,基础较薄弱的一级班学生明显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策略欠佳、主动思考缺位、一心二用等现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为了解决好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课堂面授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将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与3T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输入和输出的比例,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帮助基础较薄弱的一级班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只有这样,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才会有实效。

二、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概述

3T是Task-based,Text-reconstruction和Teamwork的简称,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是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语篇重建活动和分组学习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1.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Task-based Activities)

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学中处理或理解语言后所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学习活动的本质是以任务为基础,在气氛宽松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互助合作来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在语言教学中,多种不同的任务活动的利用能使语言教学更交际化。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者们发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第一语言习得过程具有基本相同之处,其中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多媒体网络课堂中开展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学生执行任务之前及完成任务之后必须有一些关于重点内容的讲解及重点结构的归纳总结。概括地来说,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活动有以下明显特点:由于学习者更注重目的语的语义表达,从而课堂中的语言学习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语言习得;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及展示任务的结果时都离不开说和写的技能,从而促进了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任务的完成可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平台,学习者之间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为之带来成就感。

然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因注重语义的表达及任务的结果,学习者往往忽略了语言的形式结构,且过度依靠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 Strategy)——学习者在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掌握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交际目的,弥补其语法或词汇知识的贫乏而采用的手法;更糟糕的是,因学习者常靠交际策略绕过语言的形式结构成功地进行交流,这些交际策略由于被多次使用而僵化,从而阻碍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William和Burden指出:因过分忙于交际,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不能学到语言。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能开展语篇重建活动,就能较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2.语篇重建活动(Text-reconstruction Activities)

语篇重建活动是指让学习者以课文语篇为基础,使用课文中列出的重点单词、词组、语言结构等语言材料,重新组织课文内容的语言学习活动。在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针对基础较薄弱的一级班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语篇重建活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复述课文是最基本的语篇重建活动,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各种语篇重建活动均以课文语篇为基础,因此,我们只要求学习者根据特定的任务重新组织课文语篇中的句子则可,甚至在句子中还可利用课文语篇中出现的重点单词、词组、语言结构等语言材料,这样学习者可更多地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结构。随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便可越来越富有创造性地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语篇重建活动可通过分组学习活动来进行。

3.分组学习活动(Teamwork或Groupwork)

分组学习活动是指两个或更多学生一起参与一项学习活动。在分组学习活动中,组员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个指定的学习任务,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分组学习是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语言习得、内化的支持环境。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深入人心,体现交际教学法的分组学习活动越来越广泛地被教师们引入课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分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使学生克服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分组学习活动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使用目的语。Long和Crookers把外语教学中分组学习的好处归纳如下:在分组学习中,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言的总量增加;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质量提高;个别指导的机会更多;语言学习的环境更轻松;学习积极性提高。从心理语言学上看,学习者之间能协同话语意义,增加交互修正,从而产生更多有利于二语习得的可理解性输入。

既然分组学习是一种合作性学习,它就要求组员间必须共同努力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因此,为了使小组学习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小组的设计及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

4.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中学习小组的设计及教师的宏观作用

学习小组是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设定小组时,首先要确定小组长,具有较强的主动精神、较高的语言水平和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同学适合担任小组长。教师可根据主动精神的强弱及语言能力的强弱设定小组,同时还应考虑到性别的搭配均衡,每个学习小组的规模设定在4—6人。另外,我们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快慢情况,每学期对学习小组的结构作一些必要调整。

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在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而教师将退出主宰一切的中心地位。我们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应做到:(1)设计好导入课堂教学的各种任务活动。(2)布置任务时,务必规定具体明确的要求和时限。(3)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随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解决问题的思路,段落扩展的方法等。此外,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指导。必要时,可介入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督促学生使用目的语等。同时,教师应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任务结束后进行总结。(4)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应及时作出简明扼要的总结和评价。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和取得的结果表示欣赏和满意,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完善的建议。

三、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该模式能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听说和讨论相结合的环节,从而能有效地弥补课堂面授中存在的不足。

2.该模式在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同时,继承了传统教学的课堂面授的优势,并融入了交际教学法的长处,充分体现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力求实效的我国外语教学原则,这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相符。

3.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与以任务为基础,以语篇重建为核心,并通过小组活动得以实施的3T教学模式相结合,能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4.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丰富,3T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学习活动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两者的结合并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语用能力。

5.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与3T教学模式相结合,可应对学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且以任务为基础,以目的语操作并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在课堂上营造了类似于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

6.多媒体和网络课堂教学与3T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材和四六级考试相接轨。

Krashen认为只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其中包括稍高出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授课模式中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学生的语言输入得到了补充;此外,3T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使用英语的良好环境。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3T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另外,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互补,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1]劳诚烈.3T 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34-36.

[2]刘润清.朗曼语言学词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G642

A

1673-0046(2011)07-0124-02

本文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研基金项目编号:B201115

猜你喜欢

语篇分组学习者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