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探析

2011-08-15张宇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双师高职

张宇环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探析

张宇环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近年来我国在高职高专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与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独特性,高职高专院校对英语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迫在眉睫。高等职业学院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性,高尚师德的必要性和英语教师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必然性。

职业教育;“双师型”;师德;个性心理品质

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那么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就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的质量。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韩愈的这句名言中我们得知,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教学生行为、道德以及教学生学会怎么做人。高校教师担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说明高校教师不但需要在学术方面有所造诣,还得在培养造就人才方面有所建树。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需懂得教学法律法规,懂得教学规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等特点。而高职高专教师在具备一个高校教师基本的素质以外,还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双师能力,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中加入更多的人文综合素养和个性心理品质。

一、高职高专的现状

目前国家重视高职高专的教育,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高职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加快发展,加大扩招力度,相应地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加之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提高,然而英语教师数量却只是少量增加,就出现了学生多英语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那就出现教师增大工作量,在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周课时都在16节左右,超过16节的也不在少数,致使英语教师成为了教学的机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改革、科学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结构年轻化。2008年,郭爱先对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调查发现:30岁以下教师占到大学英语教师总数的61.48%,中间层断档;教学经历不到5年的占69%,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这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是普遍现象,而且他们大多是从人才培养型模式里造就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外语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从普通高校直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他们所学专业多为英语语言文学或英语语言教育,现场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都远远不够,因而在讲授专业外语课时,往往只会照本宣科,同时因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知识讲解缺乏说服力。由于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对高职的理性认识还不够,在社会上鄙薄高职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专家的认识未能变为一般教师的理念。同时,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学校领导主要精力都放在学科发展上,对承办的职业教育缺乏研究。

高职高专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本科生比起来,他们有自己的特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比较自卑,情感脆弱,敏感。由于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没有文凭上的优势,同时社会上仍有不同程度的歧视现象,过多地强调学历与文凭,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们的迷茫与压力。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基础较本科生比,文化基础低,学习困难大。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教学也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重视自己的智育发展,而轻视德育;他们中的一些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的,对高职缺少了解,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于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符使他们无所适从,选择逃避,这就造成了他们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悲观、厌学的消极心理,从而不愿接受集体的约束,对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缺乏热情,缺少集体荣誉感,自律能力差,缺少远大目标的支持,一味地讲求索取、享受。

二、高职高专的特点及现状需要特色英语教师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的独特性也对我们的英语教师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的英语不能照搬本科的模式,否则本科压缩版的英语更没有出路。这就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不过只要英语老师有过硬的专业综合能力与跨学科理论知识,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个性心理品质,就是对做一个优秀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有力的保障。

1.需要“双师型”的英语教师

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基础特征与心理特点,促使英语教师必须有专业的较为系统的外语知识、较熟练的运用外语技能和扎实的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如果仅有职业技能,没有较为系统的外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技术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没有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的掌握,教学也会流于形式。由于职业教育应用性要求高职高专的学生一毕业就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这也要求外语教师要了解国内国外近期的经济政策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导向,那样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善于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就要做到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有学者分析归纳为“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能力说”“双层次说”“双素质说”“双职称说”“双融合说”“双来源说”“多师说”“特定说”等提法。还有学者归纳了对“双师型”的定义:以“双证”为基础,以“双能”为基点,以“双证+双能”叠加式,以“双职称”为技术职务要求,以“双层次”水平为目标的“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刚刚起步,虽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一概用“双师型”衡量,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提出了“单证+体验(教师必须一年有两到三个月到相关的企业部门工作的经历,这是在没有强制需要有证才能上岗的职业,所以导游除外。如果是教旅游英语,教师就需具有教师资格证+导游证+体验)”,这样外语教师也体验了相关的工种,那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就很容易把英语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那正是高职高专学生所需要的。

2.需要具有高尚师德的英语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师德涉及的范围较广,如教师对待自己教育事业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自己自身利益的态度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提出了教师比其他一般职业都要高的职业标准。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基础低,要在短时间内让他们的英语得到一个快速的提高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教师就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外语教师必须要尊重人的教育,“以人为本”代替“以知识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以高中英语为基础,不再拔高,大量地巩固高中语法等英语知识,再教会技能,如怎么运用英语字典,怎么在已有的英语知识量上提高阅读能力等。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的方针,突出“会用”“会表达”,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说。那就促使英语老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所以英语教师不能以同一个要求,同样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过分夸大了自己的弱点,所以就需要外语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加以表扬,这样就会拉近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喜欢上了老师,那就会慢慢对这老师所教的课感兴趣,那对于提高英语也就指日可待了。孔凡哲老师指出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因此,英语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来锻炼英语,把学生已经储存的英语的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转化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在特定语境下运用的相关英语知识的基本活动经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需要良好心理品质的英语教师

高职高专学生群体不仅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发展观、教育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也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英语知识的权威性,如果英语教师运用这个地位来制约学生,不但不能引导学生学好英语,相反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破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英语教师,自然在学生中就会建立起教师的形象、教师的风范,学生也会内化英语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成为鞭策学生成才的动力,教师也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由于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那老师所教的课,那样学生的成绩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就是学生的学习情感正迁移;反之,不喜欢某位老师,而对其所讲授的课程产生厌恶、抵制情绪,自然学习效果就不好了。同时,教师还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开朗的性格。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求知欲强,而且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领域充满好奇心,因此他们头脑中存在很多的为什么需要老师来解答,所以教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在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领域尽教师之责。但是教师的兴趣还要做到相对稳定、持久,有中心有重点,这样才能获得很多领域系统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构成教师个性品质的稳定成分,才会对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影响。教师的兴趣不但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手段,而且也是教师与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建立共同语言、融洽师生感情、培养教师的威望,为全面完成教学、教育任务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开朗的性格是指处处表现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精神饱满、胸怀宽广、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性格会让周围的人感觉轻松,易相处,而且也会感染到周围的人,对他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种个性品质有利于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不致于表现出悲观泄气的消极情绪。那么这样的英语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现实处境,让他们从这样性格开朗的英语教师身上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认为老师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是乐观的,那么这就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那比说教更有用的楷模教育效果。

现代的教学已经不再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了。21世纪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以德为先,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善于运用移情,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然而,高职高专目前软件和硬件的局限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对英语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老师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有坚定的信念,做好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准备,刻苦专研,把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那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了。同时高职高专院校也需要加大力度,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对高职教师的重视度,提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自信心,开展多层次的师德实践活动,努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

[1]郭爱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及其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08,(2):125-128.

[2]陈嫔荣.高职“双师型”师资发展制约因素及策略分析——以高职外语类“双师型”教师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50-51.

[3]刘静萍.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带头人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93-94.

[4]杨箴立.浅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特别策划,2010,(3):13-15.

[5]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3-132,312-324.

G718.5

A

1673-0046(2011)07-0014-02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双师高职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