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渐变性

2011-08-15张小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类语言发展

张小娟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浅析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渐变性

张小娟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没有人类社会,很难设想会有我们现在使用着的语言。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论文采用举例阐述的方式,以书面语言为基础,结合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浅析语言在社会进程中的变化发展,并进一步指明其在稳定中渐变的特点。

语言;社会发展阶段;渐变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没有人类社会,很难设想会有我们现在使用着的语言。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陈望道就曾经指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之一;假如没有社会上人与人相与的关系,就没有言语存在的必要,也就没有言语发生的可能。论文以书面语言为基础,浅析语言在社会生活各个阶段的变化。

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言初期状态

人类在原始社会使用的语言,是“概念和意义不明确”的语言,语言的“不确定”是由于原始人认知能力的薄弱。原始语言——即拥有原始思维的原始人所用的交际工具,带着比现代“文明语言”更多的具体成分,恰如意识在人脑中的发展一样,从具体到抽象,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从远古的甲骨文记载中不难发现,原始人刻在骨片、石片上的文字是日常生活中很具体、现实的物体。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也是简单的,甚至是粗糙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手势语言”的大量存在。在原始社会大多数的交流中都并存着两种语言:有声语言与手势语言。用手势语言说话的人拥有大量的视觉运动的联想供他自由支配,使对方看到手势就立刻发生联想。手和脑是这样密切联系的,以致手实际就构成了脑的一部分。文明的进步是由脑对于手以及反过来手对于脑的相互影响引起的。在特定社会集团中所有的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反映,在原始社会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日常活动简单,语言的使用也便简单、具体。

到了所谓有权威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即奴隶制社会,语言去掉了“不确定性”,产生了语言中的语尾变化、动词变化。奴隶制社会中,一部分人富起来,成为奴隶主,另一部分则靠给奴隶主劳动生存。作为奴隶,这一时期的词汇较原始社会丰富,由简单的劳动号子变得较为抽象,意义更丰富,可以简单地哼唱,民歌成为一种口头形式的交流。

二、封建社会的语言大发展

到了封建社会,语言变成能够用来标记生产的无数要素及由它而生的一切人类相互间的纯粹观念关系,所以语言达到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和柔软性,或者说它已经到了有异常丰富表现人类所有经验的任何一切东西。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观察和分析语言的变化,特别是词汇的变化,去探究社会生活的图景和变动,从而概括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封建社会森严的阶级观念、等第观念为人民所普遍遵从。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父女之间有一段对话:

元妃又向其父说道:“田舍之家,齑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

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芥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赐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华,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爵职。伏愿圣君万岁千秋,乃天下苍生之福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待上,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

贾妃亦嘱曰:“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

从这段父女对话中可以看出,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更尊一级,等级差别的称呼和官衔、等级衔的称呼非常复杂,非常繁多,而且划分得非常清楚。

人类在这一时期,语言几乎能够表现人类所体验的任何东西。在原始社会阶段,一朵花就是具体的一朵花。到了封建社会,人类语言发展到可以充分地表达人类的细腻感情。例如《红楼梦》黛玉葬花一回中,“只听他哭道:‘花榭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而今死去侬收藏,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哭诉者伤心,听闻者痴倒。”语言的表现力扩大了,情感渗透也更加深入。

三、西方资本主义时代的语言一斑

资本主义时代也即个人主义社会意识时代,语言的发展既丰富复杂又专门化。商业、资本、新型商业关系建立,各行各业都需要专门的语言文字来实现沟通便利,商业语言的发展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特色,人类认知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顺畅状态,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更为广阔的新的思维视野,人的心灵、心理等更加抽象的微小感受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沟通来实现。

例如《简爱》中描写她心灵感受的一段:“阳光从蓝色鲜艳的印花窗帘缝里照进来,照亮了糊着墙纸的四壁和铺着地毯的地面,这番景象和罗沃德那光秃秃的地板和脏兮兮的灰泥墙迥然不同。这个房间如今在我眼里是如此光明的小天地,一看到它,我的精神便开始兴奋起来,表面的事物对年轻人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自己生活中一个比较美好的时期已经开始了,它既有荆棘和辛苦,也有鲜花和欢乐。由于环境的变化,由于有希望出现一个新天地,我全身的官能都被唤醒,仿佛在跃跃欲试,我说不清楚它们在期待什么,但肯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各种官能也在被唤醒,、同样如上所述,笔者亦说不清在期待什么,但其发展蓬勃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语言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在理论上是推翻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等级差别的社会,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集团主义的社会意识时代,这一时期出现的“同志”的称呼,就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和亲如手足的关系。鲁迅作品中“见面问贵姓,寒暄言久仰”的情形,在当下也只能作为玩笑话了,现在的见面言语方式自由灵活得多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入了很多新语汇,它们不改变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词汇,但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语汇库,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同时由于传播媒介的发达,新词汇一出现便很快成为共同语,为全人类所共享。

五、社会语言在相对稳定中渐变发展

凡是社会中出现了的新东西,不论是新制度还是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些新的东西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在语言中表现出来,不表现出来,就不能及时地在社会生活中起交际作用。所以语言是不稳定的,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成长、在创造、在更新,但它又是在渐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这种特性,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全体成员互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人们须臾也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没有这种渐变性、稳定性,语言就不能代代相传,就难以保持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

新词的出现是社会变化的结果,一般来说,词汇变异有以下四种方式:

1.新词产生。如:月嫂、农民工、房奴。

2.旧词被赋予新意。如:风流、爱人。

3.原词压缩语义。如:反省。

4.外来音译。如:巧克力、雷达、软件。

语言发展变化如同经济发展一样迅猛,变化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流通中商标的选择、手机短信息编发传播、网络语言的发展都呈现出百花争奇斗艳的势态,这种实用型需求也大大促进了社会语言的发展。

商标名称是一个企业(商品)的形象代言,能够使某一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与其他同类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商标的优劣集中体现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的程度深浅。本国产品的商标自然不用说,选取一个让消费者愉悦接受的名称做商标自然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外来产品就不同了,要想达到“让消费者愉悦接受”并“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这一目标,在商标翻译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中国的市场推广人员与消费者在解释商标名称的相关文化含义时所考虑的社会语言学因素。我国产品打开国外市场也需要考虑同样的细节,因为一个好的商标不只是要能被人认出来并广为宣传,还要能在一个社会语言背景完全不同的市场中取得成功。如2 0世纪40年代Coca Cola公司最初要打入汉语市场(如香港和上海)时,虽然借用了绝妙的徽标、宏大的广告、不寻常的标识,回报却甚微,并遇到过困难,因为当时它的商标翻译是按照语音翻译的而不是用表意文字译的。当时选出的四个汉字的商标名称是“kekoukela”,本打算要超越Coca Cola的英语发音,可是按汉语的表意文字被译成了“可口可蜡”。30年后Coca Cola公司于1979年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这次它的名称修正统一了,不再使用表意文字而是使用了其本身的英语发音,“kekoukele”,字面意思是“可以很可口也可以很快乐”,从而成功地造就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另外,像“Chanel (夏奈尔)”、“Tide(汰渍)”、“Nike(耐克)”等名称语音方面有清晰的吸引力并具有大众性特征的商标名称都取得了其预期的效果。

手机短信是一种不同于平时的日常用语,而是通过对语言进行信息化处理,从而更加简洁、生动、活泼,更能表述时代特征的一种语言现象。手机短信息的普遍使用改变了原来有事书信往来、节日问候互寄明信片的交流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流效率。那些被电讯传来传去的短信息中不乏语言之精华,也在大大丰富着社会语言,促进社会语言更快发展。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交际成为越来越多人进行交流和娱乐的方式,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语言社区。由世界各国的网民们所形成的新的语言社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网络交际语言也以它独有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它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词汇,甚至连语法规则和语用特征都与传统的语言大不相同。它在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素材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及其规范性建设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H08

A

1673-0046(2011)03-0188-02

猜你喜欢

人类语言发展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类第一杀手
语言是刀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