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伟人崇高的胸怀和浪漫的情操
——怎样指导学生理解毛泽东诗词

2011-08-15马玉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伟人胸怀崇高

马玉珍

(太原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学习伟人崇高的胸怀和浪漫的情操
——怎样指导学生理解毛泽东诗词

马玉珍

(太原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欣赏毛泽东诗词,主要是要了解伟人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毛泽东诗词教育,关键是要总结和归纳其主要特征,使学生领会伟人博大而崇高的胸怀以及浪漫的情操。文章结合个人体会与教学经验谈了对毛泽东诗词三大特征的认识,即伟人杰作、时代强音与独特的艺术高峰。

毛泽东诗词;伟人杰作;时代强音;独特的艺术高峰

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在生活中有关毛泽东的材料很多,而且理解角度各不相同,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教授毛泽东诗词,教师首先要广泛阅读毛泽东诗词,要以崇高的敬意、满怀的激情,从诗词中深刻领会伟人崇高的胸怀和浪漫的情操;其次,对于一代伟人画卷一般的诗词,要善于用自己独特的眼光,通过抓重点和难点来给学生讲解和展示一代伟人的魅力和风采。下面,笔者就学习感受并结合自己教学体会谈谈对毛泽东诗词的认识。

一、伟人杰作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诗人。纵观他的史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诗大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大多是与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反映的多是中国革命实践。如早期1927—1931年间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当时工农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采桑子·重阳》等。以后还有“反围剿”时期、长征时期、解放战争等时期,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些革命活动决定了他的诗篇格调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弘、摧山撼月,如有广为传颂的名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如有千古绝唱的作品《沁园春·雪》、《菩萨蛮·黄鹤楼》、《水调歌头·游泳》等。他以一代伟人的独特感受,给我们史诗般地再现了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和他怎样的思想、人格和个性,同时,也使诗词创作进入了一个前人没有触及到的新领域。实际上毛主席的好诗词非常多,笔者在教学中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伟人杰作,目的就是要延伸拓展、举一反三,让学生更多地阅读毛主席诗词,提高诗歌鉴赏力,从中学习伟人崇高的胸怀和浪漫的情操。

二、时代的强音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首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这是一篇战斗宣言书,从中可见毛泽东青年时期就以极大的激情投身革命事业。《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诗人开始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秋景图,在此基础上,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一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干的青春豪气;从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革命斗志十分旺盛,这是一篇具有时代强音的战斗宣言书。青年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位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者。类似的作品很多,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在教学中,要通过学习毛泽东诗词来教育同学们学习毛泽东,从青年时代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敢地投身国家建设中,做时代的弄潮儿。

三、独特的艺术高峰

毛泽东以自己独特的伟人胸怀和植根于民间的丰富语言开创了历代作家所没有达到的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幽默、洒脱的艺术风格,把中国豪放派诗词创作推向新的高峰。如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而在《沁园春·长沙》中,虽描写的是秋景,但在毛泽东诗词中绝找不到“悲”和“愁”;虽有寒秋景物,但“寒”而不“冷”,因为诗人的情感是豪迈的,充满了报国的一腔热血;毛泽东诗词格调高亢、激昂、鼓舞人心,如写景“百舸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景中蕴寓着动;“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词首句空旷、寂寥、寒凉,虽静,但却蕴寓着词人内心世界的澎湃激荡,给人以力量;景物描写色彩明丽,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寓意深刻,场面波澜壮阔,给人以激情,场景描写视点极为高远、阔大恢宏、气势磅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给人以勃勃生机,充满希望,昭示着世人:革命一定会成功。在毛泽东诗词中是没有“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这类纯悠悠的意境,引导学生比较徐志摩诗《再别康桥》的风格,那种读来给人淡淡的惆怅,愁绪似轻烟般在飘绕,若有若无,诗的内容也似轻烟般淡淡的,若有若无;在毛泽东诗词中也找不到像鲁迅那样文章的风格,鲁迅的文章人称是“匕首”、“投枪”,既“冷”又“硬”,很有杀伤力,一篇篇文章简直就是直刺一切反动派的尖刀,使那些反人类、反历史、反革命、反进步的反动派无处躲藏。通过比较、理解、体会毛泽东诗词,欣赏他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诗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也把课本中各课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内容学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毛泽东一生热爱劳苦大众,热爱我们的祖国,他用浪漫的情怀、奋发的激情,给我们书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他的创作有诗人浪漫的手笔,有政治家的情思,有战略家的眼光,有革命家的大无畏胸怀,他把革命早期的残酷现实写成“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长征路上的艰苦卓绝,写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写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他用别样的人生、别样的创作,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遗产。

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时刻在毛泽东心中,江河山川是他的最爱,劳苦大众是他的根本,中国革命实践使他为之奋斗了一生,他是伟大的诗人。

G642

A

1673-0046(2011)03-0139-02

猜你喜欢

伟人胸怀崇高
胸怀军旅梦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无名的崇高
卑微的伟人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学习伟人周恩来 培育淮安新一代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