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思路与探讨

2011-08-15崔宝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分制生理学实验教学

崔宝禄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高校《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思路与探讨

崔宝禄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文章通过探讨《植物生理学》宏观和微观两种教学改革的思路,联系我国现有学分制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改革思路与方法。

《植物生理学》;宏观;微观;学分制的专业技能化;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科学,是农业技术类、林业技术类、生物技术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一般而言,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完成的:首先是理论知识部分。理论知识是学习该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掌握就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其次是实验教学知识部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实验教学是学生最基本也是最直接地形象理解并掌握课堂讲授内容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联系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对前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接受、吸收和消化能力,为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基础。而目前《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仍给教育工作者提出许多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如:怎样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怎样结合课程进行实验建设,怎样结合科研情况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一、《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当前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已经有了许多更新和扩展,这对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影响,原有的内容不完全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改革教学内容已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有些学者认为,加速教材更新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许多更新和扩展,很多新的理论及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应用上,而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学时内去讲授机理、反应式等内容;应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科研,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植物生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和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把分子生物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的思想方法整合到传统教学体系中,增强其生机和活力,逐渐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式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杨剑平还专门针对水势的概念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讨等等。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作出了众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探讨和实践。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些学者认为,理应始终坚持改革《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剔除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植物生理学》发展要求的内容,充实新的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些人认为,根据该课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实验室开放、优化教学结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法,将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帮助;有的学者认为,当前《植物生理学》实验课面临着课时减少、学生人数增加以及实验设备、手段落后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必须加强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研究者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还有些学者对课程的某一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如通过对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改进实验中的一些试剂、实验步骤和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成功率明显提高,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陆巧玲等在不断改善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对该课程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主要采取狠抓实验教学的五个环节(包括实验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学生的预习、基本操作、实验记录、考核办法)、合理调配实验项目、改革教学方式、及时充实或更新实验内容等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有较好的效果;吴文荣等则在《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改革一些做法,对实验项目的优化、实验学时的合理安排、大小实验的穿插、实验报告的分析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等。

总之,《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在不断变化,改革力度在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最终使得该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思路

一方面,随着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原有《植物生理学》的课程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面临着理论和实验知识亟待更新与充实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现代教育模式已经由以前的精英型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此前提下,许多高校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样,《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改革方法也亟待有所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改革应从走宏观和微观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宏观教学改革模式的优化

《植物生理学》宏观教学改革模式的优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即《植物生理学》授课内容的分解化和学分制教学计划中技能的强化。

1.《植物生理学》授课内容的分解化

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相比过去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尤其是实行了学分制教育模式后,部分课程转变为选修课程,增强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余地,学生在学完必修课程以后,可自由选择非本专业的部分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知识层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植物生理学》普遍被列为农业技术类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这对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说有了一定程度的局限。因此,将植物生理学的课程内容分解到专业课程里面去,由专业课程来分别完成《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任务,将《植物生理学》在学分制教学计划中取消,而增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力度。下面就园艺技术专业为例对《植物生理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分解:《植物生理学》的授课内容一般包括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分配、植物体内细胞信号转导、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的生长与分化、植物的生殖生长、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的抗性生理等几个方面,根据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要求,我们可将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物质营养和土壤肥料学整合在一起,可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贯穿到果树栽培学或蔬菜栽培学的课程里等等,最终《植物生理学》的内容便全部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再把专业课程进行整理与充实,最终,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将被浓缩成支撑该专业授课的多门技能课程,达到了强化学生技能的目的。

2.学分制教学计划中技能的强化

经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分解、整合、浓缩和改革过程,让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之外,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全部贯穿到该专业课程的技能培养中,形成了该专业的多门技能课程,且每门技能课程均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最终该专业的学分制教学计划呈现给学生的是该多门教学技能课程,而不再有专业基础课,强化了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此外,学生在选择了其他专业的技能课程以后,还可以掌握其他专业的一套完整的操作技能。这不但增强了学生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而且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意义。

无论是《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分解化还是学分制教学计划中技能的强化改革,均体现了一个统一思想:现在的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呈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课程,而更应该是多门操作技能,也就是说,大学生要学的不仅有专业课程,而更需要的是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操作技能,尤其是能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技术和前沿知识。笔者提出的教育模式将给我国现有的教育提出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微观模式的改革

《植物生理学》微观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从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包括实验教材)的更新、产学研的结合和增强实验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来实现。

1.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

如果采用专业的技能强化,《植物生理学》内容不仅可以贯穿到该专业的某项或多项技能中,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如:采用动画、声音、图片等多样形式的教学多媒体影像资料来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采用与环境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联合教学方法;强调重难点知识的整体把握方法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不仅对某个技能的整体把握有一个鲜明的主线,而且,对一些难懂的理论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2.教材内容的改革

目前《植物生理学》的教材花样不断翻新,但课本中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速度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如果将该课程的内容全部分解到多个专业技能后,那该课程的部分前沿内容在某个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将更容易把握,教师带给学生的也将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新的技术知识,让学生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科技前沿;同样,任课教师也将会不断督促自身在某个领域追求更精更尖的知识和技术,也同样会培养出该领域的精尖人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

3.产学研结合加速改革力度

如果施行专业的技能强化,那将更会督促任课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前沿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并不断增强钻研的能力与动力,这必将给教师自身带来更多的科研机遇,而科研的增多将受益学生,学生们的努力也将推动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科研的发展也将促进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加速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转化速度,将科研应用于生产,生产将会对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见,学分制教学计划的专业技能化将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生产和研究的结合也将加速课堂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4.增强实验教学改革

《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固定,而且存在为了教学而实验的现象,这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局限,如果采用专业的技能强化,学生接触的实验内容再也不会是相对固定的内容,而是专业的某项技能的一个部分,目的更明确、更贴近实际,必将极大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大的帮助。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如: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方法,根据实验的大小和时间合并部分实验,增加或删减部分实验内容,围绕中心内容重新设计实验,探索合理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等,这些措施将对提高某项操作技能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上几个微观方面改革的前提都是学分制教学计划中专业的技能强化,如果此项改革得到成功实施,那必将对我国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使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更能够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与要求。

三、讨论

由《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改革联系到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技能强化,笔者对现有学分制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改革途径与方法,而这种思路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验证。

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在受精英型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提出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致愿望。笔者认为,学分制教学计划的技能强化将对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将遇到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如改革后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等,而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此项工作不但需要政府部门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实现,更需要相关部门对教育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完成。

[1]武术杰.高校《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2]王兴安等.改革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刘志华.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衡水学院学报,2008,(1).

[4]刘昭强等.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学研究,2005,(4).

[5]赫延龄等.植物生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2,(3).

G642

A

1673-0046(2011)03-0135-03

猜你喜欢

学分制生理学实验教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