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基于内涵和路径的思考

2011-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思想

袁 辉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其体现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时,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多样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首先我们必须认识何谓现代化。所谓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指社会和人的现代化特征发生、发展过程的现实活动。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过程,更是一种现实的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征是传统社会(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美国现代化专家亨廷顿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所有领域中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全面的、深刻的变革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整合运行的过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现代化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地位、观念、内容、方法、机制方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由内而外的调整与完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的动态发展过程。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现代性。它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理想和终极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使所有的人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富有时代性。第二,科学性。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教育者根据自身的感觉或经验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要大胆借鉴西方的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中对“人”的研究成果,吸收其合理成分,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推向科学化的轨道。第三,实效性。讲求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的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应以最少的资源,采取最佳组合方式,优化各种可以获取的资源,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那么,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内涵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呢?选择切实有效的路径,尤显重要。

(一)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和最重要的内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据。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坚持其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不能背离这一前提,否则必然带来意识形态的混乱。

20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形势。经济全球化必然会给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带来深刻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全球化的过程,将在客观上造成一个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思想观念体系间交流、互动的态势,并由此可能构成意识形态上的“陷阱”。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外来的一些消极思想观念和行为、生活方式对我国人民的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地位,强化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如果对它“弱化”、“淡化”,就会导致整个现代化方向的偏差乃至失败。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确保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二)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影响内容、方法、机制路径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受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现有的教育观念陈旧、僵化。过时的、保守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往往凭借过时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维系而习惯地持续下去,对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和现代化手段,也会按过时的、保守的思维方式给予裁定与阐释,使之蒙上保守的色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功能重新定位,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多样化的、创新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要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新要求和新时期民众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新经验,按照讲究实效、注重质量、节约成本的建设原则,注重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以新的观点、新的范畴、新的原则加以丰富和完善,或者做出新的论证等,从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学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体系。

(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最能体现和反映时代特点和面貌的,决定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实施的基础。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就是要使教育的内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能够切实解决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帮助人们树立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观念意识和共同理想,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和健全人格,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但应当注重其实效性,而且更应该积极吸收新的人类优秀思想认识,尤其是现代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前来说,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应由传统的政治教育(革命史教育与阶级斗争教育),逐步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特点,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在教育过程中,选择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和环境内容开展教育,用具有现代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群众。此外,在全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要体现全球化的意识,我们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着眼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而人的思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同任何事物一样也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人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和不断丰富、发展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任何体系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就是结合我国国情,吸取他国经验,不断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改造教育信息的传播载体,以实现教育方法的最优化。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变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以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激光技术等为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互联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借助于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界限,使大量生动事例逼真地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前,更加生动地使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教育方法的创新并非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全部,要防止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技术崇拜或技术主义的误区。

(五)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包括决策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结构体系的现代化。变革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过程中要依靠群众,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决策;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大胆采用国际通行的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标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向着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运行过程中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有序、高效的运行,实现运行机制的系统化、制度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结构设计方面,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体系符合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效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保障体系,按程序定期检查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修正、预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最优化以及各种资源的共享、有机组合,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8.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二版)[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

[3]张尚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56-57.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边疆治理现代化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