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肤病中的治疗进展

2011-08-15高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卡介菌毛囊皮肤病

高向伟

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BCGPSN)含有多糖、核酸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免疫药理在于它能够作用于多种免疫细胞及其所合成分泌的免疫分子。BCG-PSN系从卡介菌菌体中的核酸还原糖等有效活性成分中提取制成,具有增强细胞免疫能力,能使T3、T4、T8和NK细胞活性升高;促进淋巴因子释放;调节体液免疫水平,使免疫球蛋白相对平衡,溶菌酶和补体含量增加;能明显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使之合成IL-4和IFN-7能力增强[1]。卡介菌多糖核酸还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自然毒效应和诱导干扰素的生成,体现了卡介菌多糖核酸的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

1 在病毒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主要侵犯青少年。大多骤然出现,为米粒大到黄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数目较多,多数密集,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一般无自觉症状[2]。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易患本病。目前尚无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通过对体液免疫的调节,引起特异性抗体生成,对疣体产生免疫排斥,达到治疗目的。陈运培[3]通过116例扁平疣患者采用卡介茵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隔日一次肌内注射,同时每天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1次,每周5次。研究发现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茵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是比较好的方法。

生殖器疱疹(Genitalherpes,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II,HSV-Ⅱ)感染生殖器部位皮肤黏膜所引起的炎症、水疱、溃疡性疾病。HSV的潜伏和复发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除了病毒本身的因素外,机体所

处的细胞免疫状态对其可能有关键性作用[4-5]。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BCG-PSN治疗GH疗效确切[6],但其具体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调节外周血CD4+T、CD8+T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密切相关[7-9]作用,通过升高IL-2水平和降低IL-10水平。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2 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皮肤病,3/4找不到病因。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不仅有IgG介导的体液免疫参与,而且有细胞免疫的参与。其中以Th1/Th2比例失衡是关键,也是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的主要原因[10-11]。以前常用抗组胺药物只是针对慢性荨麻疹的病理过程进行治疗并未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因此只能达到控制症状而不能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卡介菌多糖核酸一种免疫调节剂,能特异性增强机体的Thl细胞免疫反应,抑制细胞免疫反应。近而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同时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脱颗粒所释放的活性物质,提高机体抗过敏能力[12]。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1ichensimplex chronicus),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较复杂的疾病,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3]。播散型患者在发病时,表现为皮损广泛分布于全身,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甚至奇痒难忍,严重影响睡眠及工作。多年来,临床无特别理想的治疗方法,复方氟米松软膏及抗组胺药等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易复发。笔者近些年来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及抗组胺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在其他皮肤病中的应用

斑秃是一种常见的脱发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14],可能与遗传、情绪、应激、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15]。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年龄为15~29岁,尤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近年来的很多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参与斑秃的发病,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引起毛囊损伤、干扰毛囊生长周期,进而毛囊退化,毛发脱落[16]。临床上发现斑秃患者常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糖尿病、肾上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17]。斑秃区毛囊周围和真皮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炎症明显的患者淋巴细胞侵入毛囊壁,破坏毛囊[18]。大量实验表明,斑秃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皮损处毛囊周围T淋巴细胞浸润,以及毛囊上皮、毛球部毛母质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角质形成细胞表面的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17]。卡介菌多糖核酸为卡介菌提取物,含10多种免疫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并通过调节使T细胞亚群的数量失常得到纠正,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头发生长。严寒春等[19]研究发现:单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或醋酸泼尼松龙均有一定的疗效,其有效率分别为70.83%、72.09%;但两者联合治疗有效率达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结果认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泼尼松龙混悬液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疗效更佳。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国内人群患病率为0.1% ~2%。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有关。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黑色素细胞抗体,机体对自身的抗原产生免疫,通过免疫复合物产生补体和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导致黑色素细胞破坏[20]。李其林等报道,白癜风患者T细胞亚群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卡介菌多糖核酸为内含核酸、多糖等十多种免疫活性物质的新一代免疫调节药,能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平衡体液免疫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用药后能增加 CD3+、CD4+、CD4+/CD8+的水平。李东宁等[21]研究发现BCG-PSN能提高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BCG-PSN对病毒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及与免疫相关方面的疾病等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IL-2水平和降低IL-10水平,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卡介菌多糖核酸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平衡体液免疫,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稳定肥大细胞及封闭IgE抗体,从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抗病、抗过敏能力,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卡介菌多糖核酸针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宁云山,姜德建,刘珊珊,等.卡介苗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21(1):47-50.

[2] 张学军.现代皮肤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61.

[3] 陈运培.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2010,6(2):32-37.

[4] Posavad CM,Wald A,Hosken N,et al.T cell immunity to herpes simplex viruses in seronegative subjects:silent infection or acquired immunity.J lmmunol,2003,70(8):4380-4388.

[5] 林路洋,李常兴,武明昌,等.生殖器疱疹患者皮损HSV-2病毒载量与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6):327-331.

[6] 黄伟涛.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的效果观察.吉林医学,2008,29(9):721-722.

[7] JDeng Y,Chen Y,Chen X,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BCG-PSN and thymopeptides on T-lymphocyte subsets of normal and immunosuppresed mice.J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03,23(4):339-343.

[8] 邓云华,陈兴平,陈映玲,等.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生殖器疱疹病人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表达影响.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0):805-808.

[9] 邓云华,陈兴平,许成蓉,等.卡介菌多糖核酸提高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CD8 T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24(11):901-904.

[10] Pulendran B,Modulating Thl/Th2 responses with microbes,dendritic cells,and 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Immunol Res,2004,29(13):187-l96.

[11] Kawakami K.Promising immunotherapies with Thl-related cytokin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J Infect Chemother,2003,9(3):201-209.

[12] 刘梅,韩俊萍,高兴华,等.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3):216-217.

[1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7.

[14] 路永红,周培媚,蒋存火,等.口服斑秃丸对斑秃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5):56-57.

[15]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6] 杨竹生,林麟.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斑秃.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6):362.

[17] 葛晓翔.斑秃病因研究及其病理学变化.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1):82.

[18] 陈丽芳,史维平,郝树媛,等.23例斑秃患者皮损部位病理改变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9):523.

[19] 严寒春.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皮质激素治疗斑秃临床观察.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37(2):78-79.

[20] 李明,张学军,杨森.白癜风病因的研究进展.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4):363-365.

[21] 李东宁,裴洪菊,周和清,等.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白癜风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2):77-79.

猜你喜欢

卡介菌毛囊皮肤病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防治皮肤病 对症食药膳
辽宁绒山羊绒毛生长规律
基于测序技术探究卡介菌生物制剂核酸物质基础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菌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