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11-08-13洪云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早搏丹红

洪云玉

冠心病患者经常合并有各种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传统治疗心律失常药物较多,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之功效。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根据两种药物的主治功效,我们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和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10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 我院收治的患者21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和胺碘酮组(对照组)。治疗组106例,男65例,女41例,平均(66±9)岁。室性早搏52例,房性早搏46例,交接性早搏8例。对照组104例,男性60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8±3)岁。室性早搏56例,房性早搏38例,交接性早搏10例。选择病例时除外严重的Ⅱ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Lown分级在4B级以上),严重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者,洋地黄中毒、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3个月以内者,拒绝用药或不配合随诊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及他汀类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d温水冲服,疗程为4周,同时,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1次/d,3周为1疗程。对照组加用胺碘酮0.2 g,3次/d口服,1周后改为0.2 g,2次/d口服,再1周后改为0.2 g,1次/d口服并维持此剂量,观察4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做12导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变化,拍胸片,观察肺部改变。用药期间监测肝、肾、甲状腺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早搏减少50~90%;无效:早搏无明显变化或减少50%以下。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55.8%,有效率30.4%,无效率13.8%,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显效率54.3%,有效率32.6%,无效率13.1%,总有效率86.9%。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心电图中早搏次数相比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次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应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疗效相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次数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次数变化情况比较(±s)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分组 例数 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治疗组 治疗前106 3276±873 3052±372 506±65 586±305* 319±119* 138±70*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 104 3325±114 2968±445 516±78治疗后 602±363* 198±187* 109±4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缺血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T段下降幅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T段下降幅度比较(±s)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分组 ST段下降幅度(mV)0.20±0.04治疗后 0.04±0.02*#对照组 治疗前 0.16±0.06治疗后 0.08±0.03治疗组 治疗前*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期间2例有头晕,3例有轻度恶心,均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治疗前后肝肾、甲状腺功能及胸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期间有2例于用药3周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于用药2周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于用药3周后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此4例患者被迫中途停药,退出本研究。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治疗上除了抗缺血治疗同时应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心律平等具有对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常诱发新的心律失常,限制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稳心颗粒主要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其中甘松的主要成分是撷草酮和甘松酮,具有膜稳定、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有效抑制折返激动形成与维持,改善因心肌缺血而引发的异位兴奋灶所致的心律失常,并且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安全。稳心颗粒还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1]。也有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可以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HRV,有助于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2]。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组成。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脂溶性丹参酮及水溶性丹参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清除氧自由基,抗心肌缺血缺氧,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红花中的有效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具有抗心肌损伤,抗氧化作用,影响血小板活性及聚集的作用[3]。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延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寿命,阻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4]。

本组10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不仅心肌缺血得到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接性早搏的发生也得到良好的改善。并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毒副作用,未出现致新的心律失常作用,二药联合应用安全性好,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患者药物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古剑,邱健强,黄艳平,等.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04.

[2]贾连旺,杜永远.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795-796.

[3]祝美珍,胡国恒,肖键.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应用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108-1109.

[4]邰明辉,刘兰梅,马仁强,等.丹参注射液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335-338.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早搏丹红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