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菌群在烧伤创面的分布

2011-08-13程俊吴而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铜绿埃希菌单胞菌

程俊 吴而立

在烧伤感染患者中,从烧伤创面分离的细菌种类和优势菌与治疗方案有很大关系。为了解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菌谱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我院烧伤科3年分离的503株细菌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503株细菌为我院烧伤科2008~2010年住院的深二度及以上烧伤患者烧伤创面,取感染部位分泌物分离培养所得。

1.2 菌株鉴定

1.2.1 试剂 标本培养及鉴定所用试剂均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2.2 鉴定 对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将所得细菌或优势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到种。

2 结果

从烧伤创面分离到的菌株见表1,将检出率小于5%的细菌合并到属内报告。

3 讨论

从患者创面分泌物分离出来的菌群总体看,G阴性杆菌在感染中约点73.0%,G阳性球菌占26.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G阴性杆菌的19.9%和19.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阳性球菌的79.9%。细菌分布前五位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体各部位,故成为首先定植在烧伤创面的细菌之一,本文中检出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特别在烧伤患者早期检出细菌中占较大比例。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达到5%,由于烧伤患者标本是多部位多次采集检测,而同一患者连续检出此菌,说明此菌在烧伤感染中也不可忽视。

表1 503株细菌种类分布(例,%)

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感染中期的潮湿开放创面分泌物中被检测出来,比例为14.5%,而此时患者大多免疫状况和体内生态环境较差,这说明此菌更易在潮湿环境中繁殖,且能长期存活。

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群,属条件致病菌,在此次分析统计中检出率达到14.1%,在G阴性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说明此菌引起的烧伤患者自身感染有增加趋势,应为广大烧伤外科医生所关注。而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占40.5%。

在非发酵菌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占7.2%,而此菌具有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特性,故在烧伤感染中更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铜绿埃希菌单胞菌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尿培养产CTX-M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型及耐药和毒力特点分析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