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升高与肺癌的关系分析

2011-08-13田雪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3期
关键词:计数血小板淋巴结

田雪玲

肺癌是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导致其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肺癌转移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1]。肺癌患者常伴有外周血血小板升高,且血小板增多症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为此本文分析了128例肺癌患者与70例健康体检者间的血小板的水平,以探讨血小板升高对肺癌的转移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8例肺癌病例,均经CT及病理学确诊。其中男85例,女43例,年龄35~77岁,平均54.5岁。合并有严重感染、造血系统疾病、肝硬化、脾切除及近期使用对血小板有影响药物者不列入本研究。鳞癌60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15例,未分化癌10例;Ⅰ+Ⅱ期31例,Ⅲ期63例,IV期34例;局部淋巴结转移104例,未发现淋巴结转移24例。健康体检7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4~75岁。

1.2 方法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EDTA-K2抗凝管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计数100×109-300×109/L为正常,>300×109/L为增高。<100×109/L为降低。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差别肺癌患者中,伴血小板增高占41.4%,对照组中血小板增多占7.14%,两组血小板增多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肺癌患者中血小板计数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血小板增多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者(P<0.05),病理分期越晚,血小板增高的发生率增多(P<0.05)。血小板增多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见表2。

表1 肺癌与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情况(例,%)

表2 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例,%)

3 讨论

有关恶性肿瘤病例的血小板计数,人们曾注重血小板减少,但从国外报道及本文观察表明,血小板增多症更应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以是恶性肿瘤的先兆之一[2]。国外报告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恶性肿瘤伴发的血小板增多症可高达30%~60%[3],肺癌病例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38%~60%。本文128例血小板增多占41.4%,与国外报道一致。血小板增多与肺癌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血小板增多会促进肿瘤局部侵润和远处转移。

肺癌患者外周血小板增多高于正常人,表明肺癌患者外周血小板数量发生变异,并且增高的血小板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随着患者病理分期越晚以及肿瘤的复发、转移,血小板增高的发生率增多,特别对有远处转移者,血小板有明显增高。说明血小板增高可作为判断肺癌病期早晚及病情进展的一个指标,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同时对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血小板增多可能是尚未确诊的早期癌症的首发征象[4]。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肺癌患者血小板的变化,这对判断病情及预后都会有重要意义。

[1]宫亮,杨和平.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在肺癌血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3):2502.

[2]Levin J,et al.Thrombocytosis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disease.Arch Inter Med,1964,114:479.

[3]Nand S,Mess more H.Hermostasis in malignancy.Am J Hematol,1990,35(1):45.

[4]Gunsilius E,GastlG.Plateiet and VEGF blood levels in cancer patients.Br J Cancer,1998,81(1):185-186.

猜你喜欢

计数血小板淋巴结
古人计数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结绳计数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