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效果体会

2011-07-02王大川

当代医学 2011年27期
关键词:外科学正态分布瘤体

王大川

甲状腺肿瘤作为颈部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包膜完整、质地比周围组织稍硬、界限分明、表面光滑,同时以良性居多,但是临床观察发现仍有10%的甲状腺瘤会发生恶化[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对于甲状腺瘤的治疗措施以早期手术为主。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此次对甲状腺瘤患者给予了小切口手术治疗,现将其手术效果观察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60例符合手术条件的甲状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2]有关甲状腺瘤诊断标准且经手术和病理得以证实,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存在恶性病变者;②因语言障碍和智能障碍而影响交流无法沟通者;③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60例研究对象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23~64岁,平均(42.10±2.00)岁,单侧51例,双侧9例,病程10天~4年、平均(2.10±0.54)年,瘤体直径6~48mm、平均(15.00±1.00)mm;同时所有患者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60例研究对象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同时参考《外科学》[2]和目前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甲状腺瘤手术治疗观察表》,由专人对表中主要内容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表中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瘤体情况及手术治疗方案等相关内容。

1.3 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术前准备、颈丛麻醉,手术采取在胸骨切迹上2.0cm处顺皮纹5.0cm横弧形小切口(皮下出血利用电凝给予充分止血以免影响手术视野),然后对切口处上下皮瓣进行分离、纵向切开颈白线,对舌骨下肌群实施钝性分开后利用拉钩将其向胸锁乳突肌方向牵开,暴露出包块;然后紧靠囊壁固有膜进行分离,剥离紧贴囊肿包膜边缘实施结扎处理,向前牵引瘤体,在分离血管时紧靠瘤体固有膜表面进行,对甲状腺上动静脉分支进行切断结扎,然后对包块进行切除与止血处理,行胶皮膜引流,随后对甲状腺固有膜和颈阔肌筋膜缝合,进而实施逐层缝合,同时术后给予一代头孢进行抗菌消炎1~2天。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2 结果

2.1 60例研究对象手术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60例研究对象手术情况

2.2 60例研究对象手术并发症统计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60例研究对象手术并发症(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甲状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而手术切除包括传统的手术和小切口手术等,鉴于目前医学进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现在的手术已经从以往单纯的手术切除转变为注重患者术后器官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上来[3],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此次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了小切口手术治疗,从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此次手术方案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极大缩短,另外表2中此次手术的并发症为1.67%,且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因此小切口手术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我们分析如下:①手术采取小切口实施对甲状腺前肌群无创伤;②颈白线切口能够充分暴露甲状腺峡部和腺叶下缘,因此手术视野良好;③手术能够尽可能的对腺瘤进行切除、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④合理的引流方式降低了切口等的感染机率,进而对缩短住院时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小切口手术效果显著,不仅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还保证了甲状腺的完整性、体现了手术“人性化”的理念。

[1]徐国旗.甲状腺瘤手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325-1326.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4.

[3]王苹,林凯臣,陈锐乎,等.219例甲状腺瘤手术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4(4):26-27.

猜你喜欢

外科学正态分布瘤体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出行时长可靠性计算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χ2分布、t 分布、F 分布与正态分布间的关系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基于Copula函数对二维正态分布中常见认识误区的分析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