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1-06-21张林生

中外医疗 2011年30期
关键词:白线直肌经腹

张林生

(新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600)

手术切口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外科手术切口的选择首先要满足对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1],胃肠手术的切口一般有腹部正中切口、经腹直肌旁切口、旁正中切口和经腹直肌切口等,我院对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9~74岁之间,平均(45.5±4.6)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46.6±6.7)岁,全组胃肠恶性肿瘤16例,胃肠良性病变14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切口,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部正中切口,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开始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2)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P=0.023<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P=0.011<0.05)。

随访6个月,2组患者切口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8,P=0.8>0.05)。

表1 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治疗组 30 147.6±23.5 108±45.5对照组 30 178.4±31.4 167±62.2

表2 2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疝比较

3 讨论

上腹部手术,因为两侧肋弓夹角小,肥胖、暴露不良等,特别是对于胃底病变游离相当困难,淋巴结清扫难度大,对于贲门癌根治术,也需要良好的暴露才能完成[2],因此,手术切口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腹部手术切口的选择较多,但是腹部手术正中切口是胃肠手术最常用的切口,腹部正中切口的解剖层次是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与经腹直肌切口相比较,腹部正中切口的解剖层次少,对神经、肌肉、血管的损伤少,因此术中出血量少,在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是因为该手术切口进入腹部和关腹快捷、简便。同时腹部正中切口可以有效的显露腹腔内各脏器[3],同时方便延长和扩大手术视野。传统观点认为,腹部正中切口的血运差,承受的压力大,容易出现切口疝,这可能与缝合材料和缝合方法有关系,在本组患者中,2组患者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手术切口的缝合,我们以往使用可吸收缝线[4],如铬制肠线,术后切口裂开和后期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高,我们认为使用延时吸收线连续全层缝合腹白线,并发症少,这种缝合方法有显著的优势,腹部正中切口关闭的层数少,不易形成血肿,缝合主要是关闭腹白线的间隙,腹膜关闭不要求完全密闭[4],因此,在腹白线下不易形成积液,其次腹白线组织致密,缝线分布均匀,不容易出现切口裂开。此外,对于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该选择性附加减张缝合,对于防止切口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操作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1]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8~30.

[2]李立.结直肠癌外科应用技术的规范与创新[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l3(1):106~109.

[3]羊妙贞,施伟亚.下腹部直切口缝合方法探讨[J].浙江医学,2009,23(7):427~428.

[4]谭锦华,陈昊远,张卫.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5(8):116~119.

猜你喜欢

白线直肌经腹
兑现不了的诺言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对比
青丝与白线
白线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腹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