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盆骨折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2011-06-09孙艳杰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骨盆医护人员护士

孙艳杰

创伤科骨盆骨折患者属于急危重患者,对骨盆骨折患者救治水平决定着专业骨科的救治水平[1],为更好的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本文针对骨盆骨折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其相关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创伤科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发生不安全现象的患者53例,以及同期进行护理的医护人员12名,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分析。

1.2 方法 根据安全护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文献资料,充分结合我院创伤护理中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1)不安全因素:护士对骨盆骨折评估风险能力缺陷、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缺陷导致患者意外、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骨盆骨折患者不安全因素;(2)防范措施:医护人员不安全因素防范知识的来源等。问卷经过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共发放问卷53份,成功收回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TATA 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盆骨折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情况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最多,占90.57%(48/53)其次为骨盆骨折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占88.68%(47/53)。见表1。

2.2 创伤科医护人员不安全因素防护知识的来源情况 院内学习培训11例(91.67%),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同事间交流10 例(83.33%)。见表2。

3 讨论

3.1 骨盆骨折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表1 骨盆骨折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情况

表2 创伤科医护人员不安全因素防护知识的来源情况

3.1.1 护士对骨盆骨折评估风险能力缺陷:骨盆骨折的处理是严重创伤中并不少见却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文献报道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达到18% ~40%,最初24 h的死因通常是失血性休克[2],也是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护士对疾病的风险评估能力一定要强,患者生存在瞬间发生改变时,迅速对患者的伤情作出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伤情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培养,不能因为没有估计到风险而丢失患者生命。

3.1.2 护士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常造成病情观察不细致和病情记录不详细,对骨盆骨折造成有些症状如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加重活动性出血、腹膜后血肿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以及患者出现的剧烈疼痛、足趾活动受限等不能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3]。

3.1.3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年限、工作经历上的差别以及工作经验、护患沟通技巧、业务水平、应急能力参差不齐,有时候无法迅速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特别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不信任,从而出现护理不安全因素。社会上的一些媒体、舆论导向,对医院的诸多不客观、不真实的负面报道,导致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不信任,使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把看病视为消费,认为有权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部分护士恰恰忽视有关法律法规,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对刚刚颁布的《患者知情权》等认识不清,疏忽大意。

3.1.4 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患者或家属由于对诊疗护理工作及医学知识了解不深,对诊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现实中患者的病情变化难以预测与把握,一旦患者或家属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造成过分苛责医务人员的行为。加之抢救争分夺秒,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缺乏足够的沟通时间和机会,不易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和合作关系。如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不到位,则很容易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被重视或抢救不及时的错觉,从而引发纠纷。

3.1.5 骨盆骨折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骨盆骨折由于高能量损伤不仅导致骨盆本身的严重损伤,而且也常伴有复杂、严重的合并伤,病死率较高。如果骨盆骨折是开放的或合并主要血管的损伤,其病死率甚至接近50%[4]。骨盆骨折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如颅脑及腹部脏器的损伤,潜在的并发症很多[5]。骨盆骨折大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若不能正确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3.2 防范对策

3.2.1 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骨盆骨折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要求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观念,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的理论知识,才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护士除了要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急救仪器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等操作。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变化,制订出正确的护理对策与措施。加强对骨盆骨折患者的监护,安排老护士与新护士带班,增加工作力度,把隐患降低至最低点。每天通过床头交接班,由护士长根据具体患者有针对性的检查、督促及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其理论充分联系实际;通过每周业务学习,对特殊的操作技能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示教,使护士熟练掌握,从而提高对骨盆骨折风险的评估能力及相对的护理策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护士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经常参加市内外以及医院组织的业务理论学习及业务培训,有条件者可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从而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2.2 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教育。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不断加强自身工作责任意识,全面掌握“三基”以及骨科常用药物机制和使用方法。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要求,完善骨科专科病案记录,使护理文书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及准确,严格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努力做到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和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发现问题及时,以把好质量关。

3.2.3 合理调配医护人员人力资源。创伤科负责人应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时时倡导人文关怀以调控其负性情绪。同时每天根据工作量及时调整医护人员,以患者最需要的护理内容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以患者需要的护理时间为工作的有效时间。有效实行弹性排班和严格的床头交接班制度改变忙闲不均和人力资源浪费不满足患者需求的实际状况,从而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2.4 加强护患之间沟通与交流。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骨盆骨折的正确认识,大多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差和特殊心理障碍频出的特点,从而导致人为的护理不安全或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等[6],对此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要依赖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有效支持,进而不断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2.5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护理管理系统,严格制订上报及追踪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预防管理思想,注重搞好平时的护理管理,使每个环节达到管理标准。经常分析在活动中与护理相关不安全因素原因,探究其根源,制订可行的防范对策,并以纠纷实例举一反三,对大家反复教育,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制度是规范、约束各项医疗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的核心内容。针对个别护士制度意识不强、查对不严格、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落实不彻底等现象,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尤其是对个别护士进行重点帮教,增强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并与平时的工作考核挂钩,激发大家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为确保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切实做到“五定、一及时”,即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创伤科是风险大、责任重、服务性强的科室,具有紧急抢救的高风险性、高专业性、结果不确定性等特征[7]。只有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掌握沟通技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在整个治疗护理中应主动热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 朱英华.急诊科护理纠纷和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2011,27:54-55.

2 李平.医患纠纷引发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淮海医药,2008,26:88-89.

3 杨玉静.医院暴力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41-43.

4 姜玉娥.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6-67.

5 李月芳.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2-43.

6 陈丽芳.加强急诊风险管理,防止护理纠纷发生.护理研究,2004,18:1392.

7 姜梅.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5-116.

猜你喜欢

骨盆医护人员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