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临床分析

2011-06-09李婷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受术者扩张器利多卡因

李婷

为了有效地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480例早孕妇女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妊娠60 d以内的孕妇790例,其中人工流产术中用2%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的48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工流产术310例作为对照组,2组年龄、孕龄、剖宫产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受术者常规测血压、呼吸、脉搏作为基础值,受术者取膀胱截右位,常规消毒外阴,铺无菌孔巾,用窥器暴露宫颈,消毒宫颈、阴道,用宫颈把持钳钳夹宫颈前唇,分别在宫颈4点、10点位置距宫颈外缘1 mm处(刺入1 cm抽吸无回血后)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2.5 ml,2~3 min后手术,用扩张器从小号到大号依次顺序通过宫颈,记录有阻力插入宫颈内口的扩张器号,以此来确定扩宫效果。对照组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术前常规进行。

1.3 观察内容

1.3.1 扩宫效果:确定至6.5号扩张器无阻力插入者为满意,6.0~5.0号扩张器无阻力插入者为一般,4.5号以下扩张期插入有阻力者为困难。

1.3.2 术中观察患者有无喊叫、肛门坠胀、下腹疼痛等症状及其血压、脉搏变化和有无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

1.3.3 术后1个月来院复查,检查月经情况,有无腹痛,宫颈有无粘连。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扩宫效果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2~3 min宫口扩张满意者占97.71%,对照组为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扩宫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术中不良反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2组在术中不良反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中不良反应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例(%)

2.3 随访 术后1个月复查月经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宫颈粘连,盆腔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主要发生机制是由于手术对子宫或宫颈的局部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自身反射,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症状,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及脑供血不足等。常与孕妇情绪紧张有关,与宫颈扩张困难、过高负压或强烈的子宫收缩等因素有关[1,2]。

利多卡因是氨酰基类中效局麻药,具有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无明显扩张血管的特点。2%溶液用于神经阻滞起效快[3],利多卡因能改变神经纤维膜的渗透性,阻断子宫颈及子宫体向心传导,降低迷走神经兴奋,能更有效的使宫颈肌肉松弛,受术者痛觉减轻或消失[4]。由于子宫平滑肌的自律活动,即使完全切断其神经,仍能有节律地收缩,故神经阻滞对子宫收缩无明显影响,不会引起术后出血增多[5]。采用4、10点处穿刺,不易误入血管,安全性大。从术后1个月复查情况看局部无充血、水肿、宫颈粘连,盆腔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其他异常反应。

本研究结果证实,2%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是确切的,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78.

2 宋玉芹.首次人工流产心理护理.河北医药,2009,31:752-753.

3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12.

4 刘淑贞,廖超凤.利多卡因和宫术安栓联合使用在人工流产术中止痛和扩张宫颈效果分析.中国计划生育杂志,1997,5:108.

5 许树民,王亚军,李瑞娟.利多卡因在吸宫术中镇痛的应用.河北医药,2009,31:3269.

猜你喜欢

受术者扩张器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术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效果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绝经期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临床应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42例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