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导管吸氧与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1-06-09田迎春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低氧收缩压呼吸机

田迎春

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odrome,OS)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S常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等),OSAHS、COPD同时存在时病理变化更为严重,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寿命,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老年痴呆等重要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潜在危险因素,是引起中老年人丧失劳动力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3月至2011年1月收住我科室OS患者260例,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祛痰对症支持基础上分为吸氧组和BiPAP治疗组,每组130例。吸氧组男71例,女59例;平均年龄(58±11)岁;经鼻导管吸氧18~24 h/d。BiPAP治疗组130例,男63例,女67例;年龄(59±11)岁;BiPAP吸氧8~10 h/d。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COPD诊断标准[1]。经行夜间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数据均符合Rechtschaffen标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睡眠时胸腹式呼吸运动及口鼻气流均停止>10 s,每7小时睡眠呼吸暂停>30次或[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次数]/睡眠时间×60(呼吸紊乱指数)>5。口鼻气流及胸腹式呼吸运动均停止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开始为中枢性呼吸暂停,随后为阻塞性呼吸暂停的症状被称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运动曲线较正常呼吸活动减低50%,伴SaO2降低4%为低通气,260例均符合OS的诊断标准,110例为阻塞型,86例为混合型,64例为低通气。选择对照组为门诊就诊的经肺功能检查和PSG检查确诊为OS患者130例,其中男6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0±10)岁;一般常规治疗,未采用氧疗和呼吸机治疗。

1.2 方法 经鼻导管吸氧治疗组为夜间睡眠时经鼻导管吸氧1~3 L/min,BiPAP组为经鼻面罩或口鼻全面罩与BiPAP呼吸机(美国伟康及德国斯诺维)连接不加氧。BiPAP压力为吸气压8~20 cm H2O,呼气压4~14 cm H2O。每夜治疗5~10 h。睡眠前后检测2组血压,用PSG监测2组睡眠结构、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

2 结果

2.1 睡眠结构比较 PSG监测结果表明,BiPAP治疗组呼吸机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可以明显改善缺氧(P<0.01),增加Ⅲ、Ⅳ期睡眠,减少最长、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减小呼吸紊乱指数及提高其引起的最低SaO2(P<0.01)。见表1、2。

2.2 血压比较 血压检测结果表明,BiPAP组呼吸机治疗后较治疗前(对照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1)。见表3。

3 讨论

OSAHS、COPD同时存在时病理变化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通气量低于觉醒时,非快速眼动期(N-REM)已有明显降低,而在快速眼动期(REM)降低更为严重。同时,OSAHS由于长期缺氧,脂质代谢紊乱,肥胖者居多,其胸壁顺应性下降[2]。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加重了夜间低氧血症。正常人在睡眠中会出现低氧通气反应及高二氧化碳反应,但较轻微,没有临床意义,COPD患者高二氧化碳反应N-REM与REM期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呈负相关性[3]。因此OS患者低氧和高二氧化碳通气反应受到严重抑制,易诱发呼吸衰竭、右心功能不全症状。

表1 3组睡眠结构比较n=130,min,

表1 3组睡眠结构比较n=130,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异相睡眠期 觉醒吸氧组 346.8±17.7# 92.5±7.3# 53.4±6.9# 33.1±4.4# 6.9±3.5# 16.7±3.8# 9.6±3.1组别 记录时间 N-REM Ⅰ期 Ⅱ期 Ⅲ+Ⅳ期#BiPAP 治疗组 347.8±15.7* 89.8±6.9 36.5±7.8* 45.8±12.7# 9.3±4.2 26.3±16.2# 14.2±6.2#对照组 343.7±15.8 92.6±4.5 55.5±4.7 33.7±4.7 6.6±0.8 15.5±6.3 8.8±0.9

表2 3组睡眠结构比较n=130,

表2 3组睡眠结构比较n=13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平均呼吸暂停时间(s)呼吸暂停指数 低通气指数 呼吸紊乱指数 最高SaO2(%) 最低SaO2(%)吸氧组 89.6±3.6# 36.7±2.9# 15.1±4.2# 36.2±3.9# 33.6±3.2# 96.1±4.1# 53.2±2.5#BiPAP 治疗组 14.4±2.4 9.6±1.6* 0.6±0.1# 0.7±0.2* 1.6±0.4# 94.2±5.0# 73.2±2.5*对照组 61.4±8.4 25.2±8.1 12.3±0.2 35.1±6.4 42.6±1.6 95.4±3.3 45.2±0.9

表3 3组血压的变化n=130,mm Hg,

表3 3组血压的变化n=130,mm H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睡前收缩压 睡前舒张压 睡后收缩压 睡后舒张压吸氧组 138±32# 92±14# 143±22# 85±13#90±13 130±13 82±12 BiPAP治疗组 121±19* 81±11* 112±12* 84±10*对照组 138±30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比较,我们有如下体会:单纯的氧疗对于改善OS症状的作用不明显,应该在其他并发症出现前进行检测和相应的BiPAP治疗;在BiPAP治疗过程中,选择6~10 cm H2O压力可以维持气道扩张,改善肺功能,是最适压力,易被患者接受;在BiPAP治疗中,PSG的监测对于治疗效果评价很重要。

临床医生在治疗此类病人时应该重视和注意到OSAHS伴发COPD的可能性。有资料表明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OS患者有效,经3个月的治疗可改善OS患者的心功能[4]。但呼吸机对OS患者的运用尚未广泛普及,还有待于临床医生观念的更新和更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资料,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2 Chaouat A,weitzenblum E,Krieger J,et al.Associ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case and sleep apnea syndrome.Am J Respir Crit Car Med,1995,151:82.

3 王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氧血症的发生急对策.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6,16:195.

4 Kasai T,Narui K,Dohi T,et al.Efficacy of nasal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heyne-stoke respiration and central sleep apnea.Circ,2005,69:913-921.

猜你喜欢

低氧收缩压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