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

2011-06-09赵卫东李金钟刘亚军张建东冯润光张伏生赵国珍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肌诱导

赵卫东 李金钟 刘亚军 张建东 冯润光 张伏生 赵国珍

本实验通过观察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探讨磷酸肌酸(CP)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择期接受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静脉给予磷酸肌酸钠(唯嘉能,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431,1.0 g/支)2.0 g/d 静脉滴注,术日至术后第 3 天,对照组按常规术后治疗方法,不使用磷酸肌酸。术前均无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和急性感染表现。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及服用硝酸酯类进行扩冠治疗。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经正中切口进行,切皮时给予磷酸肌酸钠(2.0 g/d)静脉滴注术日至术后第3天,使用北京迈道斯公司的胸骨牵开器和局部心肌固定器固定靶血管部位周围的心肌。局部止血采用钝针橡胶缝线。远端吻合口完成后,部分钳夹升主动脉进行近端吻合。

表1 2组一般资料 n=30

1.3 监测与标本采集 2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即刻、术后6、24、48 h共5个时点进行血标本采样,每次由中心静脉采血2 ml,离心取血清。测定CK-MB、cTnI;cTnI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本研究cTnI标准值为cTnI<0.04 ng/ml。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术前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血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上无明显差异。术后2组均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

2.2 围术期cTnI、CK-MB的变化比较 2组患者麻醉诱导、术后即刻的 CK-MB、cTnI值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术后6、24、48 h时间点CK-MB、cTnI水平比麻醉诱导时明显升高(P<0.05),且在术后24 h均达高峰,术后48 h时间段开始回落。但试验组在各时间段比对照组升高更为缓慢(P<0.05)。见表2。

表2 2组各时间点CK-MB、cTnI变化n=30,

表2 2组各时间点CK-MB、cTnI变化n=30,

注:与麻醉诱导比较,*P<0.05;与试验组比较,#P<0.05

组别 麻醉诱导 术后即刻 术后6 h 术后24 h 术后48 h试验组CK-MB(U/L) 15±5 39±6 60±4* 89±5* 70±4*cTnI(ng/ml) 0 0.6±0.6 0.70±0.8* 1.1±0.5* 0.6±0.2*对照组CK-MB(U/L) 15±3 47±4 75±8*# 99±5*# 78±4*#cTnI(ng/ml) 0 0.8±0.6 0.95± 0.8*# 1.7±0.6*# 1.1±0.2*#

3 讨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虽然不阻断升主动脉,但在进行血管吻合时,因术中要搬动心脏及靶血管的临时阻断,可致血压下降,有可能导致局部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1]。

与术前相比,试验组术后 cTnI仍有一升高过程。Kilger等[2]认为cTnI、CK-MB的这种变化和可逆的心肌缺血有关。目前,临床上多以CK-MB作为判断心肌有无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及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而cTnI是目前检测心肌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且有特异性[3,4]。

本研究通过测定2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学的变化,发现术后即刻CK-MB、血清cTnI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麻醉诱导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心肌缺血时间不长;但术后6 h均开始上升,且对照组上升的幅度比试验组要快,术后24 h达高峰、48 h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试验组,且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仍有可能存在心肌氧的供需失衡,造成心肌损伤。本研究还发现,在术后即刻、术后6、24 h时段,虽然2组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比试验组升高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磷酸肌酸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董培青等[5,6]报道了外源性磷酸肌酸通过直接提供能量和稳定细胞膜而发挥重要的心肌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性磷酸肌酸钠能明显减轻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但本组样本数较少,所以对临床效果的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

1 Krukenkamp IB,Levitsky S.Physiology and cellular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protection.Am J Surg,1996,172:79-83.

2 Kilger E,Pichler B,Weis F,et al.Marker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and conventional coronary operation.An Thorac Surg,2000,70:2023-2028.

3 Penttila HJ,Martti VK,Lipojarvi MV,et al.Myocardial preservation during coronary surgery with or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disease.Ann Thorac Surg,2001,71:565-571.

4 Bufkin BL,Shearer ST,Vinten-Johansen J,et al.Preconditioning during simulated MIDCABG attenuates blood flow defects and neutrophil accumulation.Ann Thorac Surg,1998,66:726-732.

5 董培青,孙衍庆,杨璟,等.心脏直视手术外源性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效果.中华心胸血管外科杂志,1997,13:212-214.

6 杨溶海,方长庚,王俊容.参荏扶正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10,32:1111-1112.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肌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益心解毒汤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对血清IL-6、IL-8、IL-35影响研究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磷酸肌酸钠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56例分析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