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马勃菌种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2011-05-30王淑敏

中国食用菌 2011年3期
关键词:氮源碳源蔗糖

张 帆,王淑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大马勃Calvatia gigantean(Batsch ex Pers)Lloyd为中药马勃的来源之一,具有止血、解毒、清肺、消肿、利喉等功效,可治疗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外伤出血。由于野生资源不足,为扩大药源,本实验拟通过对大马勃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初步研究,为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研究以及规范化、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大马勃Calvatia gigantean(Batsch ex Pers)Lloyd斜面菌种,由长春中医药大学药用真菌研究所提供。

1.2 药品和试剂

葡萄糖、蔗糖、木糖、乳糖、蛋白胨、酵母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磷酸二氢钠、维生素VB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 (DNS)、盐酸、氢氧化钠,以上均为分析纯,麦麸、豆饼粉、玉米粉。

1.3 试验仪器

HYG-III迴转式恒温调速摇瓶柜 (上海新星自动化控制设备成套厂);7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101-1A型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 (上海沪南科学仪器联营厂);超净工作台 (苏州净化设备厂);YXQGO-280手提式高压蒸汽消毒器 (丹东市日用五金厂)。

1.4 试验方法

1.4.1 菌种培养及指标测定

斜面菌种活化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250 mL三角瓶 (培养基装量100 mL)中,接种量为10%,在摇瓶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转速为150 r·min-1,摇瓶培养16 d,取出,过滤,将菌球烘干并称其重量,发酵液则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

1.4.2 碳源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20%、蛋白胨2%、KH2PO40.15%、MgSO40.10%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碳源分别为空白、葡萄糖3%、蔗糖3%、玉米粉汁5%、乳糖3%、麦芽糖3%。每种培养基平行做3次,进行指标测定。

1.4.3 氮源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 20%、蔗糖3%、KH2PO40.15%、MgSO40.10%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氮源分别为空白、蛋白胨2%、酵母膏0.5%、豆饼粉汁5%、黄豆粉汁3%、硝酸铵0.2%、麦麸汁5%、硫酸铵0.2%、牛粪汁5%,每种培养基平行做3次,进行指标测定。

1.4.4 微量元素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20%、蔗糖3%、酵母膏0.5%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微量元素分别为空白;KH2PO40.15%;MgSO40.10%; KH2PO40.15%、 MgSO40.10%; CaO 0.1%、KH2PO40.15% 、 VB10.02% ; NaH2SO40.15% 、 KH2PO40.15%、 VB10.02%; VB10.02%。 每种培养基平行做 3次,进行指标测定。

1.4.5 不同营养元素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表

以马铃薯20% (pH自然)为基础培养基,根据上述试验选择的最佳碳源、氮源、微量元素进行设计,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碳氮源及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组合。

1.4.6 发酵初始pH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20%、蔗糖3%、酵母膏 0.5%、MgSO40.1%、KH2PO40.15%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 将初始 pH 值调至 4、 4.5、 5.0、 5.5、 6.0、 6.5、 7.0、 7.5、 8.0、8.5、9.0。每种培养基平行做3个,进行指标测定。

1.4.7 不同培养温度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20%、蔗糖3%、酵母膏 0.5%、MgSO40.1%、KH2PO40.15%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 将液体培养基分别置于15℃、20℃、25℃、28℃、30℃下培养。每种培养基平行做3个,进行指标测定。

1.4.8 不同接种量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20%、蔗糖3%、酵母膏 0.5%、MgSO40.1%、KH2PO40.15%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 摇瓶接种量分别按3%、6%、10%、15%、20%比例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每种培养基平行做3个,进行指标测定。

1.4.9 不同摇瓶装量选择试验

以马铃薯汁20%、蔗糖3%、酵母膏 0.5%、MgSO40.1%、KH2PO40.15% (pH自然)作为基础培养基, 在250 mL三角瓶中分别装入60 mL、80 mL、100 mL、120 mL、140 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每种培养基平行做3个,进行指标测定[2-4]。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重(g·100-1·mL-1)分别为 0.2016、 0.2634、 0.6497、 0.5473、0.2243、 0.2467; 多 糖 含 量 ( mg·mL-1)分 别 为 7.454、14.3651、 16.5481、 14.5628、 14.248、 14.2842。 结果表明,在供试5种碳源中,大马勃菌丝能够利用葡萄糖、玉米粉、蔗糖、乳糖、麦芽糖,其菌丝长势和初级代谢产物多糖的含量以蔗糖为碳源时最佳;以葡萄糖、玉米粉、麦芽糖为碳源时较好;以乳糖为碳源时较差,菌丝长势较弱,多糖含量也较低。从菌丝长势和初级代谢产物多糖的含量来看,不同碳源顺序为蔗糖>玉米汁>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因此蔗糖为最佳碳源。

2.2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重(g·100-1·mL-1)分别为 0.5010、 0.6147、 0.6356、 0.5637、0.4829、 0.4743、 0.5832、 0.5013、 0.5459; 多糖含量 (mg·mL-1)分 别 为 14.4655、 15.053、 15.9805、 14.2482、 13.4249、11.858、 14.8007、 14.114、 12.8506。 结果表明, 在供试 8种氮源中,大马勃菌丝能够利用蛋白胨、酵母膏、豆饼粉、黄豆粉、麦麸汁、硝酸铵、硫酸铵、牛粪汁。在酵母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丝长势最佳,多糖含量最高;当氮源是蛋白胨和麦麸汁时,菌丝长势较好,多糖含量接近;当氮源为其他时,菌丝生长较缓慢,多糖代谢也较少。不同氮源顺序为酵母膏>蛋白胨>麦麸汁>豆饼粉>牛粪汁>黄豆粉>硫酸铵>硝酸铵,酵母膏为大马勃菌株的最佳氮源。

2.3 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微量元素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 重 (g·100-1·mL-1)分 别 为 0.4006、 0.4647、 0.4372、0.5734、 0.4145、 0.4562、 0.5441; 多糖含量 (mg·mL-1)分别 为 10.1642、 13.062、 11.804、 14.5275、 10.4514、13.439、14.2018。结果表明,在供试6种微量元素中,大马勃菌丝能够利用各种微量元素生长。在KH2PO4、MgSO4为微量元素的培养基中,菌丝长势最佳,多糖含量也最高;当微量元素是VB1和 NaH2PO4、KH2PO4、VB1时,菌丝长势较好,多糖含量接近;当微量元素为其他时,菌丝生长较缓慢,多糖代谢也较少。不同微量元素培养基的顺序 为 KH2PO4、 MgSO4>VB1> NaH2PO4、 KH2PO4、 VB1>KH2PO4> MgSO4> CaO、 KH2PO4、 VB1。 KH2PO4、 MgSO4为大马勃菌株的最佳微量元素。

2.4 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碳源选择蔗糖,氮源选择酵母膏,微量元素选择KH2PO4、MgSO4,进行正交试验考察,试验结果见表2。

通过方差分析表可知,各因素没有显著性差异,改用直观分析,结果可得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蔗糖3%、酵母膏0.75%、 KH2PO40.15%、 MgSO40.1%。

2.5 不同pH试验结果

不同初始pH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 重 (g·100-1·mL-1)分 别 为 0.4210、 0.4778、 0.5024、0.5913、 0.5721、 0.5046、 0.5127、 0.4130、 0.3837; 多糖含量 ( mg·mL-1)分 别 为 15.027、 15.3310、 15.1031、16.2793、 15.8917、 15.0239、 15.5714、 14.9335、 14.4096。结果表明,当pH值小于5.0或大于9时,大马勃菌丝不能生长;当pH值为6.5时,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当发酵初始pH值超过6.5时,随着pH值的升高,菌丝生物量逐步降低。因此发酵初始pH值6.5为大马勃液体发酵最适pH值。

表2 不同营养元素的正交试验结果

2.6 不同培养温度试验结果

不同培养温度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 重 (g·100-1·mL-1)分 别 为 0.3004、 0.4367、 0.4750、0.5299、 0.4349; 多 糖 含 量 (mg·mL-1)分 别 为 10.2762、10.3095、 12.1147、 14.596、 12.7008。 结果表明 , 随着培养温度的不断升高,菌丝生物量不断增加,当温度达到28℃时,菌丝生物量和代谢指标多糖含量达到最大,但当培养温度继续增高时,菌丝生物量不再增加,反而降低。可见培养温度为28℃为大马勃液体发酵最佳培养温度。

2.7 不同接种量试验结果

不同接种量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重(g·100-1·mL-1)分 别 为 0.237、 0.3064、 0.4796、 0.4249、0.443; 多 糖 含 量 ( mg·mL-1)分 别 为 8.459、 9.3712、12.0073、 11.809、 11.9136。 结果表明, 从菌丝生长发育速度、菌球干重及代谢指标多糖含量进行比较,接种量3%~6%菌丝生长发育速度慢、菌丝干重低、多糖含量少;接种量15%~20%与10%各项指标基本一致,未见明显差异,考虑接种量过大,浪费菌种,提高成本。因此以10%左右为宜。

2.8 不同摇瓶装量试验结果

不同摇瓶装量对大马勃菌丝生长的影响指标中菌丝干重 ( g·100-1·mL-1)分 别 为 0.2017、 0.3196、 0.3980、0.3714、 0.2914; 多 糖 含 量 (mg·mL-1)分 别 为 9.325、10.2071、 12.389、 12.906、 12.7834。 当摇瓶中培养基装量过少时,虽然溶氧量高,但摇瓶内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供给量不足,影响菌丝生长而导致菌丝生物量小;当摇瓶中培养基装液量大于100 mL时,由于溶氧量少,同样不利于菌丝生长,影响菌丝生物量。因此,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在100 mL左右较为合适,菌丝生物量最高。

3 讨论

本试验通过对大马勃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最佳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20%、蔗糖3%、酵母膏 0.75%、 KH2PO40.15%、 MgSO40.1% (pH 自然); 培养条件为pH值6.5,温度28℃,接种量10%,摇瓶装量250 mL锥形三角形100 mL。为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研究以及规范化、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1]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 385-388.

[2]蔡丹凤,陈美元,郭仲杰,等.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 2009, 28(1): 23-26.

[3]王涛,田文,游玲,等.大秃马勃深层培养条件初探[J].食用菌,2009(2): 13-14.

[4]杨小方,薛璟,徐广忠,等.马勃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9, 27(5): 106-110.

猜你喜欢

氮源碳源蔗糖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蔗糖中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新型复合碳源去除工业综合园区废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无机氮源对红曲霉调控初探
冷胁迫与非冷胁迫温度条件下桃果实的蔗糖代谢差异
拉曼光谱分析有机氮源促进乙醇发酵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