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研究

2011-05-26江叔奇葛卫红吴君金石婷婷许广艳阮利君

中成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冠心滤膜厂家

江叔奇, 葛卫红, 吴君金, 石婷婷, 许广艳, 阮利君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冠心苏合丸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苏合香丸,是由苏合香(Styrax)、冰片(Borneolum)、乳香(制)(Resona Boswellia)、檀香(Lignum Santali Albi)、土木香(Inula helenium)等五味药材组方而成,具有理气、宽胸、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病症[1]。

丸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述[2]。传统上,中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选用剂型,丸剂常用于病属轻缓或久病体虚余病未清等症。然而,传统中药丸剂释放特征及剂型特点的研究,目前多以中药复方中的单一或少数组分进行。显然,这种研究模式不能将中药及其复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中医药失去多组分、整体性的特点。

随着组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部分学者提出了多组分中药释放动力学评价方法[3-7],即以多组分中药物质组(化合物组)为中药药动学评价对象,对多组分中药及其复方进行化合物组的释放动力学的量化表征,评价多组分中药制剂的释放特征。本实验以此为基础,采用GC-MS法检测,通过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和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冠心苏合丸丸剂间的物质组释放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为冠心苏合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 实验仪器

RCZ-6C2型溶出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GC-MS-QP2010Plu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Rtx-5MS(30 m × 0.25 mm × 0.25 μ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Restek);Avanti J-26XP高速离心机(美国Beckman);Milli-Q Biocel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JA2003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H-250DB型超声仪(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药品

冠心苏合丸(A 厂,批号:8013353,9011245,9012742;B厂,批号:20081201;C厂,批号:096602;D厂,批号:20090201);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批号:20090811);超纯水(实验室自制)。

2 原理

中药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评价方法的基础是:设定多组分中药物质组含量为中药整体性的指标,而中药所含的化合物之间的含量特征关系是其释放特征量化评价的依据。将多组分中药的物质组基本组成特征视为标准谱,采用Kalman滤波法计算,获得多组中药在释放介质中的物质组释放量,并得到其释放动力学[6-11]。

3 方法

3.1 实验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Rtx-5MS(30 m×0.25 mm ×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 (纯度 >99.999%);柱体积流量 1.23 mL/min;柱前压:75.0 kPa;进样口温度250℃;程序升温:柱温60℃,保持3 min,以15℃/min速率升温至240℃,保持4 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0∶1;进样量1 μL。

质谱条件:质谱检测模式:常规扫描模式(SCAN);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40~500;溶剂切割时间:3 min。

3.2 阴性对照溶液的配制

加入500 mL脱气后60%乙醇溶液于溶出杯内,于(37±0.5)℃,浆法 100 r/min下搅拌 10 h,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依法检测并记录GC-MS图。

3.3 方法学研究

3.3.1 各厂家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溶液的制备

取各厂家冠心苏合丸(A厂,批号:9012742;B厂;C厂;D厂)各5丸,精密称定,分别放入研钵,加入50 mL脱气60%乙醇溶液,研匀,再取450 mL脱气60%乙醇溶液[12]将混悬药液洗入溶出杯,在密闭条件下[13],于(37 ±0.5)℃,浆法 100 r/min 下搅拌10 h,取溶出液适量,5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即得各厂家标准物质组溶液(A厂家浓度相当于8.178 mg生药/mL;B厂家浓度相当于12.706 mg生药/mL;C厂家浓度相当于12.450 mg生药/mL;D厂家浓度相当于8.982 mg生药/mL)。

3.3.2 物质组浓度标准谱测定

取适量各厂家标准物质组溶液,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按GC-MS法依法测定,将实验数据导出,选取具有主要离子峰的时间段的离子强度,即得物质组浓度标准谱。

3.3.3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移取A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溶液0.5、1.0、2.0、4.0、6.0、8.0、10.0 mL,置 10 mL量瓶内,加60%乙醇溶液至刻度,混匀即得0.408 9、0.817 8、1.635 6、3.271 2、4.906 8、6.542 4、8.178 0 mg生药/mL的供试液,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按GC-MS法依法测定,选取标准谱相应时间段的离子强度,并与相应的物质组浓度标准谱比较,以Kalman滤波法计算各供试液的物质组浓度,考察测定和计算方法的线性。

3.3.4 精密度试验

取A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溶液适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进样6次,依法测定、计算各样本物质组浓度,以考察测定和计算方法的精密度。

3.3.5 稳定性试验

取A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溶液适量,避光密封,常温下放置,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分别于 0、2、4、8、16、24 h 各依法测定一次,计算各物质组溶液浓度,以考察测定和计算方法的稳定性。

3.4 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

分别取A厂,批号:9012742;B厂;C厂;D厂冠心苏合丸各6份,每份5丸,精密称定,放入不同的溶出杯内,采用桨法装置[14],释放介质为60%乙醇溶液,在密闭条件下[13],温度为(37 ±0.5)℃,转速为100 r/min,分别于 30、60、120、180、240 min 取样10 mL,补加等量的60%乙醇溶液,5 000 r/min离心15 min,上清液以 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采用GC-MS法依法测定,并计算各厂家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和Weibull分布参数。

3.5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

分别取A厂生产的批号为8013353,9011245的冠心苏合丸各6份,每份5丸,精密称定,放入不同的溶出杯内,按3.4项下方法,测定各批号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和Weibull分布参数。

4 结果

4.1 阴性对照溶液的GC-MS图谱 见图1。

4.2 方法学研究

4.2.1 各厂家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浓度GC-MS图

以时间t(单位:min)为横坐标,离子强度为纵坐标,记录不同厂家标准物质组溶液GC-MS图谱(图2~5)。

图1 阴性对照溶液的GC-MS图谱

图2 A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浓度GC-MS图谱

图3 B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浓度GC-MS图谱

图4 C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浓度GC-MS图谱

图5 D厂冠心苏合丸标准物质组浓度GC-MS图谱

4.2.2 GC-MS法测定的物质组浓度线性

以生药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物质组浓度(Gt)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Gt=0.118 5X+0.011 7(r=0.999 7),结果表明,冠心苏合丸溶液的物质组浓度在0.408 9~8.178 0 mg生药/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4.2.3 精密度实验

与冠心苏合丸物质组标准谱相比较,经Kalman滤波后,物质组浓度计算结果为(0.972 5±0.012 7)(n=6),表明物质组浓度测定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4.2.4 稳定性实验

与冠心苏合丸物质组标准谱相比较,冠心苏合丸物质组溶液在室温放置24 h内物质组浓度变化较小,其物质组浓度值的波动范围为(0.994 8±0.024 0)(n=6),说明冠心苏合丸物质组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4.3 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

采用GC-MS法测定冠心苏合丸不同时间点释放的物质组含量,其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方法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生产的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含量差异显著(图6),A、B、C、D 4个厂家生产的冠心苏合丸240 min内物质组的平均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104.12 ±4.54),(69.33 ±1.31),(75.30 ±2.07),(101.36 ±0.74)。计算各厂家冠心苏合丸Weibull分布参数T50、Td,发现各厂家丸剂间T50、T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1~2)。

图6 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曲线(n=6)

表1 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释放曲线的Weilbull分布参数 ±s,n=6)

表1 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释放曲线的Weilbull分布参数 ±s,n=6)

厂家 T50/min Td /min A厂184.38 ±19.03 199.42 ±22.47 B 厂 186.90 ±10.71 300.06 ±34.43 C 厂 246.32 ±12.90 374.04 ±40.57 D厂114.23 ±5.89 168.07 ±10.79

4.4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

GC-MS法测定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批号的丸剂在各释放时间点的物质组释放度有一定差异,但其

表2 不同厂家冠心苏合丸Weibull分布参数方差分析

240 min内累积释放的物质组含量差异不显著,近乎均达到完全释放(图7),批号为8013353、9011245、9012742的冠心苏合丸在240 min内物质组的平均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93.79 ±1.53,107.38 ±5.59,104.12 ±4.54。计算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Weibull分布参数T50、Td,发现各不同批号丸剂间T50、Td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3,4)。

图7 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曲线(n=6)

表3 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释放曲线的Weilbull分布参数±s,n=6)

表3 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释放曲线的Weilbull分布参数±s,n=6)

批号 T50/min Td /min 8013353 193.38 ±4.87 220.64 ±8.34 9011245 186.51 ±8.65 202.48 ±9.16 9012742 184.38 ±19.03 199.42 ±22.47

表4 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Weibull分布参数方差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方法学适用性

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度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用于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测定,方法可行,能够准确对物质组进行定量。GC-MS法测定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在0.408 9~8.178 mg生药/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物质组浓度测定的精密度和测试液24 h内的稳定性均较好。

5.2 释放介质的选择

目前释放度/溶出度测定常用的介质主要有水、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各种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和醋酸盐缓冲液[15]。但在测定某些不易溶于上述介质的药物时,可以在介质中加入一定量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媒,增加溶解度,使样品溶出速率增大。由于GC-MS法主要适用于测定脂溶性物质,而脂溶性物质在水溶性介质中溶解度较小,使药物释放溶出有一定的困难,根据文献[12]的研究结果,本实验采用60%的乙醇溶液作为释放介质,研究冠心苏合丸的释放度。

5.3 样品剂量的选择

化学药的溶出度测定,通常每次测定1粒(片),而服用量多为每次1~2粒(片)。对于中药丸剂,一般测定量不超过8丸[16]。但当冠心苏合丸的取样量为1丸时,某些成分的离子强度低,基线噪音较大,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因此为提高离子强度,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的测定量选择5丸。

5.4 过滤膜的选择及过滤操作时注意事项

取样过滤时,应注意可能存在的损失。因滤膜与药物间有一个吸附饱和过程,即滤膜只有吸附到一定量之后,方能达到饱和、不再吸附[17]。由于试验中的溶出介质是60%乙醇溶液,因此在取样过滤时应选择有机膜,同时每次过滤时应先弃除初滤液7~8 mL,取续滤液1~2 mL作为检测液,减少滤膜对脂溶性成分的吸附。

5.5 溶出装置的密闭性

由于乙醇和所测定的成分大多具有挥发性,为了防止测定过程中这些成分的挥发损失,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按照文献[13]的方法,即采用以橡皮垫覆盖,密封膜包封溶出杯的方法,并在橡皮垫与桨的接触处涂抹少量蓖麻油。这样能有效防止乙醇、冰片等在溶出过程中的过度挥发损失。

5.6 释放度控制标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视角

实验中测定不同厂家的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冠心苏合丸的释放度,按照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方法,发现相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冠心苏合丸Weibull分布参数T50和Td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厂家生产的冠心苏合丸Weibull分布参数T50和Td却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在制订含量控制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制订基于中药物质组释放度的中药复方固体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67-968.

[2]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63.

[3]陈立兵,张继稳,葛卫红,等.中药物质组相关概念释义[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2):1-4.

[4]张继稳.中药制剂溶出度/释放度评价及其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式.中药产业现代化推进战略论丛[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99-304.

[5]陈立兵,张继稳,顾景凯,等.中药制剂及给药系统的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原理[J].中草药,2008,39(5):641-644.

[6]陈立兵,张继稳,顾景凯,等.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方法[J].药学学报,2008,43(6):647-651.

[7]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等.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48-52.

[8]相秉仁.计算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54-159.

[9]王雁鹏,董旭辉,陈 岩,等.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氨基酸[J].光谱实验室,2006,23(6):1166-1169.

[10]夏志新,张音波,余煜棉,等.卡尔曼滤波法用于扑热息痛5组分混合体系分析[J].广州大学,2004,3(5):416-419.

[11]周 蔚,安 燕.卡尔曼滤波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14(2):45-47.

[12]胡薏冰,柳克铃,李若存,等.云威灵油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5-57.

[13]宋洪涛,郭 涛,李 丽,等.麝香保心丸中冰片的体外溶出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2):17-21.

[1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附录85-87.

[15]翁水旺,郑丽清.药物溶出度试验的应用和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4):240-242.

[16]陈苏伟,陈琴鸣,陈健苗.中药制剂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现状与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5):2062-2064.

[17]谢沐风,操洪欣.溶出度测定中若干问题[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12):859-862.

猜你喜欢

冠心滤膜厂家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滤膜在颗粒物无机元素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尿素厂家的长期亏损牌能打多久
冠心七味丸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再狭窄的治疗作用研究
蒙药冠心七味片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