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1-05-23

山东医药 2011年38期
关键词:抑素基底膜内皮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450002)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1]。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的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是血管生成促进和抑制的主要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们检测并比较了胃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观察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初治胃癌患者100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随访资料完整,为观察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6~77岁,平均(57.2±12.4)岁。之前均未经过任何形式的放疗、化疗以及其他抗肿瘤治疗。根据美国癌症协会(UICC)1997年第5版TNM分期标准:Ⅰ期18例,Ⅱ期21例,Ⅲ期32例,Ⅳ期29例。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62例,其余38例无淋巴结转移;根据浸润深度术中发现侵及浆膜67例,未侵及浆膜33例;肿瘤直径≥4 cm者69例,<4 cm者31例;另外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相比P均>0.05。

1.2 血清 VEGF、MMP-9、内皮抑素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5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在-80℃条件下低温冷冻保存待测。血清VEGF、MMP-9及内皮抑素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测定,操作完全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分别是(172.6 ± 45.3)pg/ml、(158.6 ± 39.4)pg/ml、(69.9 ± 18.5)ng/ml,对照组分别为(69.2 ±18.2)pg/ml、(71.9 ±19.5)pg/ml、(29.8 ±8.5)ng/ml,两组血清 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相比 P均 <0.05。

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见表1。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

表1 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

表1 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

临床病理参数 n VEGF(pg/ml) MMP-9(pg/ml) 内皮抑素(ng/ml)临床分期Ⅰ ~ Ⅱ期 39 82.6 ±25.3 52.8 ±15.3 32.8 ± 9.9Ⅲ ~ Ⅳ期 61 192.6 ±48.3 182.7 ±41.1 92.8 ±20.3肿瘤直径<4 cm 31 79.9 ±26.6 62.6 ±19.3 29.8 ± 8.3≥4 cm 69 188.7 ±51.3 172.6 ±45.3 93.8 ±19.3浸润深度未及浆膜 33 72.7 ±24.4 59.6 ±15.3 32.8 ±10.3侵及浆膜 67 198.6 ±53.3 181.6 ±45.2 92.8 ±22.3淋巴结转移无38 78.6 ±29.3 52.5 ±19.9 28.8 ±12.3有62 188.6 ±54.5 169.6 ±45.4 95.8 ±24.4

3 讨论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一般要经历降解基底膜的蛋白质、黏附基底膜生长、离开基底膜侵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转移至临近和远处组织器官这一系列过程[2]。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血管形成受调节因子的调控。其中VEGF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其他因子多通过增强VEGF表达起到间接作用,VEGF在肿瘤生长的各环节起重要作用,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选择性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血管形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4]。内皮抑素是由肿瘤产生的蛋白水解酶降解细胞外基质胶原Ⅹ产生的片段,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的增生和迁移,诱导内皮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同时竞争性与VEGF受体结合,抑制血管生成[5]。MMP-9是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十分密切的蛋白水解酶中的重要的一种,其作用于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帮助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屏障而向周围及远处侵袭和转移[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VEGF、MMP-9、内皮抑素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关系密切。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均有关。说明VEGF、MMP-9、内皮抑素在胃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均升高,提示胃癌细胞在分泌大量VEGF的同时也相应增加其抑制因子的分泌,推测是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使胃癌组织血管大量生成,刺激了内皮抑素的产生[8,9]。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血清 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肿瘤进展有关。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0-461.

[2]曾益新.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4-258.

[3]朱新峰,林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333-335.

[4]赵海滨 ,吴国忠 ,徐桂芳,等.胃癌组织中 VEGF-C、VEGF-D、MMP-9 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50):18-19.

[5]Woo IS,Kim KA,Jeon HM,et al.Pretreatment seruMendostatin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metastatic gastric carcinoma[J].Int J Cancer,2006,19(2):2901 -2906.

[6]任伟,禹立霞,钱晓萍.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2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J].肿瘤学杂志,2008,14(10)824-825.

[7]王璐,张丽红,李玉林,等.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血管新生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82-785.

[8]陈锡美,王晓蕾,冯久贤.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5):291-295.

[9]Koc M,Gocmen E,Kilic M,et al.SeruMendostatin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6,53(70):616-618.

猜你喜欢

抑素基底膜内皮
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的取材培养技术*
慢病毒介导的卵泡抑素抑制下咽癌细胞FaDu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
豚鼠耳蜗基底膜响应特性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Fibulin-2在诊断乳腺基底膜连续性的准确性研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胱抑素C的变化探讨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考虑蜗孔尺寸的人耳耳蜗有限元模型研究
儿茶酚抑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