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克喷联合喜疗妥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

2011-05-23宏,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6期
关键词:奥克放射性皮肤

吴 宏,李 燕

(1.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001;2.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400)

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放射性治疗中,照射野皮肤很容易出现放射性损伤。据统计,肿瘤放疗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1]。而放疗疗程每延长1 d,局部控制率将下降1%~3%,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因此,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坚持治疗非常重要。本院用奥克喷联合喜疗妥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0日需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入选标准:①确诊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国际临床分期(TNM)符合《肿瘤放射治疗学》标准。②均采用6MV X线和(或)6~9 MeV电子线照射,照射剂量为50~70 Gy。5次/周,1.8~2.0 Gy/次,照射部位为头、颈、胸、腹。③卡氏评分(KPS)≥70分。④外周血象正常。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皮肤过敏反应者。②接受过放射线照射者。③有结缔组织病史者。④放疗区域有皮疹、溃疡、出血或未治愈的外科瘢痕。⑤同步放化疗者。将62例入选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2)。男26例,女 36例,年龄27~70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鼻咽癌25例,乳腺癌29例,直肠癌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放射剂量、放射次数、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预防方法:①对照组从放疗开始即给予常规护理,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尽量暴露,避免摩擦。避免日光暴晒,不用化妆品。避免搔抓局部皮肤。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痂皮者让其自然脱落,不使用任何药物。②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从放疗第1天开始即于放疗前30 min对准照射野皮肤均匀喷洒奥克喷,喷雾0.1 mL/cm2,确认皮肤表面干燥后再进行一次喷雾,再次确认喷雾范围内的皮肤干燥后开始做放疗,放疗结束后马上对放疗照射野内皮肤粘膜组织进行喷雾。确认皮肤表面干燥后局部均匀涂上喜疗妥软膏范围超出照射野皮肤1.0 cm,轻柔拍打按摩,使药物充分渗透入皮肤。第2天用柔软毛巾轻柔清洁局部皮肤后,再喷奥克喷。直至放疗结束后7 d。

观察指标:根据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CTC3.0)[3]将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5级:0级基本无变化;Ⅰ级轻微红斑或干性脱皮;Ⅱ级 中度红斑,斑块状湿性脱皮;Ⅲ级皮肤皱褶外的湿性脱皮,微小创伤或擦伤即可引起出血;Ⅳ级全真皮层的皮肤坏死或溃疡,受累部位自发性出血。随着放疗的进行,照射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常以照射剂量来划分,分别统计当照射剂量达到<30 Gy、30~40 Gy、40~50 Gy、≥50 Gy时 ,各时段新出现皮肤反应的例数。

皮肤反应的评估:由2名经过培训的放疗科专职人员对患者皮肤进行评估并记录皮肤反应时间、程度及发生皮肤反应时的照射剂量。

2 结 果

两组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见表1。观察组以I级皮肤反应为主(占76.67%),只有1例出现Ⅲ级皮肤损伤,无1例因皮肤反应而停止治疗。对照组以Ⅱ级以上皮肤反应为主(占84.37%),有10例出现Ⅲ级以上皮肤损伤,其中3例被迫暂停放疗,给予清创换药、磺胺嘧啶银外用后痊愈。

表1 2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例(%)]

两组皮肤反应发生时期比较见表2。当照射剂量<30 Gy时,观察组有16.67%的患者发生皮肤反应,对照组有53.13%患者发生皮肤反应,当照射剂量达40~50 Gy和≥50 Gy时,观察组分别有46.67%和10%患者开始出现皮肤反应。说明放疗早期观察组由于奥克喷联合喜疗妥预防性使用,皮肤反应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放疗后期观察组17例(56.67%)患者才开始出现皮肤损伤。表明奥克喷与喜疗妥联合使用能有效延迟皮肤反应出现的时间。

表2 2组开始发生皮肤反应时期比较[例(%)]

3 讨 论

研究证实[4-5],放射线可引起p53、Bax等凋亡诱导基因过表达和Bcl-2、Ras等凋亡抑制基因低表达,结果导致过度的细胞凋亡,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临床上表现为受照射部位毛细血管反应性扩张,局部充血,出现红斑,随着放疗的进行,基底层内的前细胞不能再产生新细胞、成熟上皮细胞持续丢失、毛细血管扩张迂曲及小血栓形成引起缺血坏死等,导致上皮剥脱,形成溃疡。同时,照射后纤维化改变也是晚期发生血管进行性减少的重要原因。目前没有统一推荐的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措施[6]。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是一种含有丰富自由基清除剂的产品,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奥克丁)及其它活性剂进行配比而研制出的一种新型产品,可以直接及时地清除放疗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切断自由基的反应链,促使人体组织主动修复,达到明显减轻放疗副反应的目的。

多磺酸粘多糖—喜疗妥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融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它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已有人[7-8]研究显示喜疗妥乳膏外涂能显著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

本院在放疗前后使用奥克喷,放疗后局部使用喜疗妥以达到更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目的。本组临床观察发现,两者联合使用后,在放疗早期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中观察组(16.67%)明显少于对照组(53.13%)。观察组即使出现反应也以Ⅰ级皮肤反应为主(占76.67%);且观察组17例(56.67%)患者在放疗后期(>40 Gy)才开始出现皮肤损伤。表明奥克喷与喜疗妥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皮肤黏膜的辐射损伤耐受剂量,明显降低Ⅱ级以上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减轻皮肤黏膜放射损伤的严重程度甚至可以避免发生,使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延缓,从而使患者得以坚持完成放疗疗程。

[1]房 彤.头颈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和口腔黏膜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350.

[2]陈振东,孙 燕,王肇炎.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286.

[3]徐 娟,王淑云,赵建琴,等.放射性皮炎的防护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40.

[4]谷庆阳,曹卫红,王德文,等.p53,Bax,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1,25(2):103.

[5]Nakamura Y,Hasegawa M,Hayakawa K,et al.Induction of p53-dependen apoptosis in vico by nedap latin and ionizing radiation[J].Oncol Rep,2000,7(2):261.

[6]陈 蕾,赵兰英,陆亚梅,等.皮肤防护剂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4):117.

[7]李 琴,刘桂芝.喜疗妥加冰片食醋外敷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J].护理学杂志,2010,25(3):49.

[8]李亚丽.喜疗妥乳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5(2):197.

猜你喜欢

奥克放射性皮肤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十四五的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
安息吧,奥克冰川
幽灵叙事的反叛: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传承共创共享文化 实现共和共荣发展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