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时期父母教养方式对躯体化障碍人格特征的影响

2011-05-10张朝辉宋景贵穆俊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躯体教养人格

李 强 张朝辉宋景贵 穆俊林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乡 453002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个常见类型,其主要特征为存在多种多样、反复出现、变化多端、查无实据的躯体症状至少2 a,且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疾病来解释上述症状;不断拒绝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解释的忠告与保证[1-2]。许多研究证实,人格特征是躯体化障碍的重要发病基础,人格缺陷为躯体化障碍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具有一定的病因学意义[3]。

人在成长过程中,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必定对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探讨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以及儿童时期父母教养方式对躯体化障碍人格特征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1.1 躯体化障碍组:收集自2006-06~2007-07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门诊就诊和临床心理科住院的躯体化障碍患者56例。入组患者均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4],排除相关躯体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所有病例均由3名主治以上的医师分别诊断,诊断一致率:Kapa>0.86。

1.1.2 正常对照组:56例对象来自新乡医学院的职工和学生,入组标准:①无严重躯体疾病;②目前精神状况良好,既往无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1.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Egmam innen av bardndosnaupp forstan,EMBU)[5]表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病学系C.Perris等人编制的用于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由我国岳冬梅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并修订。该量表由父亲和母亲的教养行为两部分组成,共66个条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含六个主要因素:F1:情感温暖、理解;F2:惩罚、严厉;F3:过分干涉;F4:偏爱被试;F5:拒绝否认;F6: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包含五个主要因素:M 1:情感温暖、理解;M 2: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M 3:拒绝、否认;M 4:惩罚严厉;M 5:偏爱被试。此量表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在国内应用十分广泛。

1.2.2 艾森克个性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6]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学研究所艾森克教授1952年编制的一个专用于人格测量的心理测量工具。由我国龚耀先教授修订,共88个条目,涵盖内外倾向(E)、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以及掩饰或撒谎(L)四个纬度。E分高反映内向,E分低反映外向;N反映情绪稳定性,N分值越高表示情绪越不稳定;P分反映精神病质倾向;L作为效度量表,反映被试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等情况,或其社会朴实幼稚水平。许多研究证实它有满意的信度和效度,相关系数达0.83~0.90。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资料输入SSPS10.0进行统计分析,进行χ2、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躯体化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躯体化障碍组男15例,女41例,平均年龄(34.70±10.78)岁,小学 15例(26.8%),初中 27例(48.3%),中专或高中 10例(17.8%),大专及以上4例(7.1%);正常对照组男20例,女36例,平均年龄(39.95±10.97)岁,小学 12例(21.4%),初中23例(41.1%),中专或高中 12例(21.4%),大专及以上9例(16.1%)。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

2.2 躯体化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格特征的比较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躯体化障碍组的 EPQ-E和 EPQ-N分、EPQ-L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在EPQ-P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躯体化障碍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由表2结果显示,躯体化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和偏爱被试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 EPQ各因子的比较±s)

表1 2组 EPQ各因子的比较±s)

注:*为非正态分布,经平方根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再进行t检验

项目 躯体化障碍组(n=56)正常对照组(n=56) t值 P值EPQ-E 55.63±9.77 47.23±10.35 4.411 0.000 EPQ-N 60.88±8.71 46.88±12.16 7.007 0.000*EPQ-P 53.71±10.46 52.23±10.74 0.740 0.461 EPQ-L 49.27±9.16 44.91±9.02 3.285 0.001

表2 2组EMBU各因子比较(±s)

表2 2组EMBU各因子比较(±s)

注:*为非正态分布,经平方根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再进行t检验

项目 躯体化障碍组(n=56)正常对照组(n=56) t值 P值父亲 F1情感温暖、理解 42.75±7.71 51.27±8.12 -3.021 0.003 F2惩罚、严厉 18.45±4.17 17.95±7.05 1.370 0.173*F3过分干涉 20.45±5.00 20.02±8.07 0.891 0.465*F4偏爱被试 10.55±3.80 12.64±3.55-1.567 0.120 F5拒绝否认 10.30±3.03 8.27±2.87 0.064 0.949 F6过度保护 9.96±2.57 9.27±2.74 1.378 0.168母亲 M 1情感温暖、理解 47.05±7.16 56.98±6.58 -2.964 0.006 M 2过分干涉、过度保护 29.88±6.44 35.27±6.92 -4.269 0.000 M 3拒绝、否认 14.14±3.74 14.48±4.23-0.449 0.654 M 4惩罚严厉 13.13±4.01 13.34±3.77-0.291 0.771 M 5偏爱被试 9.91±3.24 13.27±3.11-2.072 0.028

2.4 躯体化障碍EPQ与EMBU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表3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EPQ-E呈正相关、与EPQ-N呈负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与EPQ-N呈负相关、与 EPQ-L呈正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与EPQ-N、EPQ-L均成正相关,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与EPQ-E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躯体化障碍EPQ与EMBU各因子的相关分析(r值)

3 讨论

Stern研究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人格障碍,但不限于某一种类型;他发现被动依赖型、表演型、敏感型在躯体化障碍病人中较多[7]。大量研究证实,人格特征是躯体化障碍形成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之一[8]。本研究结果显示,躯体化障碍患者的EPQ-E、EPQ-N和EPQ-L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躯体化障碍人格表现为外向、神经质、易掩饰自己。我们的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相似,国外学者认为神经质与躯体化障碍有关[9-11]。Eysenck人格理论认为,E维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强度有关,N维因素与植物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12]。因此可以认为,躯体化障碍患者的E分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高、外向,喜欢诉说,容易反复向外界倾诉自己的感受;N分高,患者的植物神经不稳定,容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患者的感觉阈和痛觉阈较低,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增加,对体内变化比较敏感,易产生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常认为自己有病。这些人格特点均与临床相符。

Terre L认为:家庭在躯体化的形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13]。Livingston R等[14]报道父母的躯体化、物质滥用和反社会性是孩子躯体化障碍的诱因。本研究显示,躯体化障碍患者儿童时期父母的教养存在诸多不良教养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尤其以母亲的养育方式为明显。父亲缺少情感的温暖、理解,母亲则存在缺少情感的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缺乏关爱等问题。有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的性格、行为及心理等可产生负面影响[15-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儿童时期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父母的理解、温暖与拒绝、否认是一个维度的两极。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接触,内化父母的态度,形成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感知[17]。国内外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影响来自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子女不良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18]。我们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人格与儿童时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童年时期,父母缺乏情感的温暖、理解,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以及母亲对患者缺乏关爱等因素与患者性格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之间有相关性。

总之,本研究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的人格问题,患者童年时期经历过多父母对其情感上的忽视、被拒绝、压抑与躯体化障碍人格的形成有关。了解人格特征在对躯体化障碍进行心理干预时可以增进其疗效。在儿童时期,良好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预防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发展。

[1]W or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ICD-10 C lassification of Mentaland Behavior Disorders-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M].Geneva:WHO,1992:129-135.

[2]Fink P.Mental illness and admission to general hospitals:a register investigation[J].Acta p sychiatrica,1990,82:458-468.

[3]Javier Garcia-Campayo,Marta A lda,Natalia Sob radiel,et al.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som atization disorder patients:A controlled study in Spain[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7,62:675-680.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8-113.

[5]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44-446.

[6]龚耀先编著.艾森克个性问卷(修订版)[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5.

[7]Stern J.Personality disorder in patien ts w 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A controlled study[J].Br J Psychiatry,1993,163:785.

[8]Veronique De Guch t.Stability of neu roticism and alexithm ia in somatization[J].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03,44(6):466-471.

[9]Costa PT,M cC rae RR.Neu roticism,somatic com plaints and disease:is the bark w orse than the bite?[J].JPers,1987,55:299-316.

[10]Costa PT.In fluence of the normal personality dim ension of neuroticism on chest pain sym ptom 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Cardiol,1987,60:20J-26J.

[11]Russo J,Katon W,Lin E,et al.Neuroticism and extraversion as predictorsof health outcomes in depressed primary care patients[J].Psychosom atics,1997,38:339-348.

[12]刘协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艾森克个性理论[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4,17(1):53-54.

[13]Terre L,Ghiselli W.A developm ental perspective on fam ily risk factors in somatization[J].JPsychosom Res,1997,42(2):197-208.

[14]Livingston R,Vitt A,Sm ith GR.Fam iliesw ho somatize[J].JRes Frehav Pediatr,1995,16(1):42-46.

[15]岳冬梅,李鸣果,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16]梁家国,朱玉英,王秀英,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5):176-178.

[17]吴艳茹,肖泽萍,杜亚松,等.首发青少年抑郁症与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6):324-326.

[18]Brew in CR,And rews B.In tergenerational links and positive self-cognitions:Paren tal correlate of optimism,learned resourcefu lness and self-evaluation[J].Cogn Ther Res,1996,29(3):247-263.

猜你喜欢

躯体教养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现在干什么?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