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酶制剂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1-04-28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汤海鸥高秀华

中国饲料 2011年5期
关键词:酶制剂周龄肉鸡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汤海鸥 高秀华*

北京挑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黄 辉 刘 家

饲用酶制剂是由微生物,如细菌、酵母和真菌经发酵生产的生物制品,它是集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生理生化、微生物发酵与酶工程及基因工程等诸学科于一体的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对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拓宽饲料原料的应用范围和比例、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改善饲养环境等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拟通过在降低常规玉米-豆粕型日粮能值的同时加大杂粕使用量,再结合使用复合酶制剂,研究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饲料应用效率的肉仔鸡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复合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中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饲用复合酶制剂产品由北京挑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等。供试肉鸡和试验场地由北京华都肉鸡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健康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鸡150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公母各半)。试验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常规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Ⅱ组为负对照组,日粮在试验Ⅰ组基础上加大杂粕的用量同时降低配方代谢能 50 kcal/kg(见表 1);试验Ⅲ、Ⅳ、Ⅴ组在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额外添加复合酶制剂200、400 g/t和800 g/t配合饲料;试验Ⅰ、Ⅱ日粮均按照NRC(1994)推荐量再结合生产实践配制能量、蛋白质和其他各种物质营养水平。试验期共42 d,分两个阶段进行,即0~3周龄和4~6周龄。在试验第21天和42天分别对每组鸡只和饲料进行称重,计算每阶段试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试验期间认真观察鸡群情况,记录死淘数。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表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试验前对鸡舍和周边环境以及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并空舍2个月。试验采用单层笼养,肉鸡饲养于涂塑肉鸡笼,每个处理的不同重复组按照鸡笼位置不同分开排列,以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试验期间鸡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免疫。每天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其余按照肉鸡常规饲养管理程序操作。

1.4 测定指标与计算公式 试验的第3周和第6周末早晨6∶00,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计算每处理各重复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根据计算得出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日增重计算耗料增重比。

平均日增重(g/只)=(末重-初重)/试验天数;

平均日采食量(g/只)=耗料重/试验天数;

料肉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试验添加酶制剂产生的经济效益以正对照组为参照,以每只肉鸡为单位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只效益=增重效益+饲料成本效益(其中:增重效益=(加酶组日增重-正对照组日增重)×饲养天数×肉鸡售价;

饲料成本效益=试验组平均采食量×饲养天数×试验组饲料配方价格-正对照组试验组平均采食量×饲养天数×对照组饲料配方价格)。

1.5 数据处理 试验生长指标数据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分析结果可知,在肉鸡生长前期(0~3周龄),负对照组(Ⅱ组)各项生长指标都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且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性能劣于对照组和各加酶组。正对照组和各加酶组之间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 > 0.05)。

在肉鸡生长后期(4~6周龄)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负对照组仍是增重最低。平均日采食量负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与Ⅳ、Ⅴ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负对照组的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

综观试验全期(0~6周龄),负对照组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正对照组和各加酶组。平均日增重,负对照组低于正对照组、加酶Ⅲ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显著低于加酶Ⅳ、Ⅴ组(P < 0.05)。负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全期料肉比Ⅰ、Ⅲ、Ⅳ、Ⅴ组和负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01),分别降低了 4.76%、5.29%、6.35%、6.88%,且加酶Ⅴ组料肉比显著低于正对照组2.22%(P<0.05)。

2.2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试验得到的各项生长指标按照只效益计算公式,进行添加酶制剂产生经济效益分析。假设毛鸡市价按照7.0元/kg、复合酶制剂按照50.0元/kg,结合饲料配方价格,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大日增重之差的值也是逐渐变大,相应的增重效益也逐渐变高。但饲料成本却随着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变大而呈逐渐变高的趋势,其相应产生的经济效益则也逐渐变低。综合增重和饲料成本降低带来的效益,效益最好组为Ⅳ组,即400 g/t全价饲料添加组,只效益达到0.3602元/只。

表2 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添加复合酶产生经济效益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在生长前期(0~3周龄)肉鸡受玉米-杂粕型日粮影响程度较大,负对照组各项生长指标对比其他各组差异显著。这主要因为在生长前期的肉鸡,各项生理功能尚未完善,尤其是消化功能还处于脆弱的平衡阶段,所以相对于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玉米-杂粕型日粮对肉鸡生长不利。虽然肉鸡可以通过加大采食量来平衡能量的不足,但是由于杂粕性饲料原料中存在的很多抗营养因子会对肉鸡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杨人奇和呙于明,2001;Kund Erik Bach Knudsen,1997),尤其是肉鸡的生长早期,对杂粕型日粮产生一种不愿采食的反应,进而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复合酶的添加不但极大地改善肉鸡的消化能力,而且消除了杂粕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存在的负面效果,显著改善了肉鸡的生长性能。肉鸡生长后期(4~6周龄)不同日粮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极显著,但日增重受饲粮影响较小,负对照组和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肉鸡生长后期各项生理指标都发育成熟,消化能力增强,肉鸡在饲料营养指标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会通过扩大采食量来弥补,但负对照组生长性能仍受到杂粕日粮的影响,料肉比和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从肉鸡全期(0~6周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负对照组,复合酶的添加对肉鸡的各项生长指标都起到了显著性的改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对照组,这说明复合酶制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肉鸡对杂粕日粮的消化能力,提高日粮的消化能值。本试验针对不同底物,在复合酶配方设计中加大了α-半乳糖苷酶、甘露聚糖酶以及木聚糖酶等的含量,提高复合酶制剂对粕类和次粉等饲料原料的消化能力。大量研究表明,酶制剂可有效提高肉鸡对饲料的消化能力。Meng等(2005)认为,外源性酶制剂可破坏植物细胞壁,使细胞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促进动物的消化能力。张明军等(2005)研究表明,在肉鸡饲料中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0.1%、0.15%和0.2%,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9.87%、15.80%和16.50%,饲料报酬分别提高10.24%、19.51%和20.49%。

根据酶制剂的酶活定义可以推导出不同饲料配方中应该添加酶制剂的量,本试验设计的最低添加量是针对底物量推算得到。本试验结果表明,当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达到200 g/t配合饲料时,肉鸡的生长性能便得到了显著改观,并且加大复合酶添加量进一步提高了肉鸡的生长性能,当添加量提高到800 g/t配合饲料时,肉鸡的料肉比和正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这说明酶制剂只要在正确的使用情况下,从基础的添加量开始可以很好的发挥其酶解效果,但酶制剂易受外界环境,如制粒温度、动物体内消化环境等的影响而不能发挥最佳的酶解功能(赵华和王康宁,2003),所以加大添加量便能更好地发挥酶制剂的作用。

3.2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不同添加量的复合酶均可有效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顾维智和郭志强(2009)研究表明,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产生显著影响,加酶组相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增重饲料成本节约了0.13元/kg,对降低饲料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赵燕等(2004)研究认为,添加酶制剂的试验组饲养成本(肉仔鸡价钱+饲养费用)比对照组降低8%,试验组每只肉仔鸡的只均收益比对照组多0.12元,肉仔鸡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于降低肉仔鸡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很有参考价值。

本试验采取不同复合酶添加量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计算出的总经济效益提高值,并不是随着复合酶的添加量提高而不断提高,而是出现在400 g/t添加组,究其原因,主要是复合酶添加的成本并不是和其产生生长效果呈直线式正相关,而是呈抛物线式的曲线相关。从增重效益看,随着酶制剂添加量的提高,日增重得到了不断提高,其相应的效益也呈现不断提高;从饲料成本看,由于本试验加酶组饲料配方成本低于对照组,所以只要在加酶组采食量低于对照组的情况下,复合酶的添加都会产生饲料成本降低效益。本试验中随着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饲料成本提高,因此,复合酶添加的总效益就会出现降低。本试验中当复合酶添加量为200~400 g/t时,肉鸡发挥了很好的日增重效益,当复合酶添加量到800 g/t时,复合酶虽然在日增重和采食量上仍然发挥一定正效应,但已经超过了饲料对复合酶最佳需要量和酶制剂最大发挥效果,复合酶超量添加所发挥的效益值已经低于复合酶添加成本出现的大幅度提高值,所以每只肉鸡总效益变低。因此,本试验中400 g/t添加经济效益最佳。

4 结论

在降低常规玉米-豆粕型日粮能量值的同时加大杂粕使用量,再结合使用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显著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同时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相比,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最佳添加量400 g/t配合饲料,只效益0.3602元/只。

[1]顾维智,郭志强.杂粕型饲粮添加杂粕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7:21 ~23.

[2]杨人奇,呙于明.非淀粉多糖的营养生理作用[J].中国饲料,2001,1:16~19.

[3]张明军,胡建中,马慧.复合酶制剂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05,6:65 ~66.

[4]赵华,王康宁.影响肉鸡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J].中国饲料,2003,2:15~17.

[5]赵燕,张映,巩强,等.添加粗酶制剂对改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24(4):361 ~364.

[6]Kund Erik Bach Knudsen K E.Carbohydrate and lignin contents of plant materials used in animal feeding[J].Anim.Feed Sci,1997,67:319 ~338.

[7]Meng X B A,Slominski,Nyachoti C M,et al.Degradation of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 by combinations of carbohydrase enzymes and their effect on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broiler chicken performance[J].Poult Sci,2005,84:37 ~47.

猜你喜欢

酶制剂周龄肉鸡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