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办学要融入职业教育五大要素

2011-04-13吴建设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办学岗位

吴建设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教育发展绘制宏伟蓝图,“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作为引领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职院校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四大功能,这就需要多教统筹办学发展。“多教”就是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体,发展多种职业教育类型,多种职业教育形式,多种职业教育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多种职业人才。“统筹”就是规划学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专业建设,其目的是最大效益培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建优势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高校的合署共建。2001年学校就提出“以高职高专为主体,现代开放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学校以推动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服务“三农”为使命,着力探索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教统筹、多层合作、多方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了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农民教育、社区教育“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然而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高等职业教育 “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本文认为,无论是“一体两翼”、“三层对接”还是“四位一体”,其核心是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由此提升办学水平和多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一、面向区域经济融入产业要素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结构、布局和支柱产业的变化,由此需要多种类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四位一体”办学如何服务产业发展,首先需要摸清产业发展而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充分考虑人才层次、类型、知识、能力的不同,设计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面向。其次,要建立产业委员会,融入产业要素,如学校面向区域自动化与机电、商贸物流与旅游、建材与建筑技术等重点产业,依托产业委员会,建设自动化与机电、商贸物流、旅游等5大产业学院,面向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做特《农民学院》。面向社区做优《社区学院》。

二、加强专业建设融入行业要素

面向经济转型升级办学的重点是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重点是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专业平台,规划自动化与机电、商贸与旅游、建材与建筑技术三大优势专业群和建设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重点专业的发展。以农民大学生培养为切入点,创建农林专业群,以优势专业带动新专业建设;建立基地平台,整合行业、企业、学校资源,按照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多元投入建成拥有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应用技术研发等功能的湖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各专业群要根据产品、业务、工艺的特点,引进代表行业特征的企业生产线,建立1-2个教学和生产有机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50个工厂车间和研究现场,探索面向行业的基地合作就业新机制;构建一体化课程平台,引入行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核心课程和课程标准、岗位实践课程、岗位培训课程。充分发挥精品课程优势,完善成人网络课程建设。以农民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发农民教育校本课程。围绕社区公益教育,开发特色文化、科普读本。以行业先进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搭建科研平台,研学相辅,使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教师下企业实践,围绕教学内容承接合作项目,根据技术合作项目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科研效率,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效果。

三、校企合作育人融入企业要素

在合作育人的办学中,学校要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吸引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农民创业企业参与“四位一体”办学全过程,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工作任务导向课程,合作实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教育,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等,重点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破顶岗实践的内容、形式、管理等瓶颈问题。高职教育与湖州产业园区、集聚区的重点企业合作,以“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等多种形式,培养“文厚 技湛 商慧”高素质技能人才。农民教育紧密结合湖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与农民大学生创办的农林企业合作,结合专业培育一批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农民创业相结合的“农民大学生教学、创业基地”,合作培养“学历+技能+创业”现代农民大学生。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中职学校合作,开展企业“订单培训”、“联合培训”等多种类型的技能培训项目;实施多形式的成人在职学历提升和素质教育,探索中、高职业教育衔接新模式试点项目。社区教育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重点在主要街道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开展 “父母大讲堂”、“人文大讲堂”、“蓝领大讲堂”等一批公益项目。构建“素质教育+公益教育”终身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

四、引入职业标准融入职业要素

分析职业教育职业化功能理论,首先,从业人员应该体现出一种职业素养,而不是依凭个人兴趣自行其是;其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相当程度的职业技能;最后,职业化应该有本行业特定的职业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从业人员做事要符合该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的要求。因此,“四位一体”办学中,为了使受教育的个体由自然人趋向和进化为职业人,必需引入职业标准。

高职教育要全面实施“双证制”,95%以上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在重点专业探索“三证书”机制。农民大学生教育要通过课程渗透、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帮助学生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等级证书。成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和专题形式开展教育与培训,帮助学生获得上岗证书或高一级的技能等级证书。

五、提高岗位能力融入实践要素

在产业、行业、企业的合作框架下,精选师生对接有产业未来意义的企业职业岗位,多种形式岗位实践、工学结合,提升教学、科研服务和职业、就业能力。

教师对接职业岗位,多种形式岗位实践。建立教师下企业制度,形成对接职业岗位机制。一是结合岗位开展企业调研,形成产业转型意识,把握产业发展的新技术要求,结合课程教学,收集工作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岗位实践,丰富工作经历,提升教学做能力。三是教师带项目下企业或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开发。

学生对接职业岗位,多种形式工学结合。深化“周月季”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高职一年级学生在校内工厂训练基本技能,二年级学生在校外重点企业以“双导师”的新学徒制形式开展生产工艺流程、工作管理流程等项目实训,三年级学生结合毕业设计带项目以准员工身份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农民大学生重点是结合课程学习,在岗实践,提升新型实用技术应用和创业能力。探索成人教育“轮训式工学交替”实践模式,开展在岗、转岗、迁岗的工作学习。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探索校企共同管理机制,建立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将实践技能考核与岗位实践能力要求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办学岗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