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呼吸困难

2011-04-13

山东医药 2011年26期
关键词:寰枢椎延髓扁桃体

(1山东省立医院,济南 250021;2禹城市人民医院;3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2 a,呼吸困难6个月,于2011年2月10日到我院诊治。门诊以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收入院。患者于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伴腰腿疼痛麻木。曾在当地医院行腰椎CT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对症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效果不佳。6个月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3个月前患者出现头痛并伴双下肢不能行走及感觉缺失,在当地医院行颈椎MRI检查,显示颅底凹陷伴颈椎间盘突出。未予治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于1个月前出现双上肢疼痛、麻木,持物无力,呼吸困难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差。自主呼吸困难,伴有饮水呛咳,咳痰无力,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持续导尿。查体:T 38.6℃,P 108次/min,R 27次/min,BP 144/100 mmHg;神志清,精神差;自主呼吸困难,呈“三凹征”,双侧肺部弥漫粗湿罗音;心音高亢;腹部平软,无压痛。专科检查:言语无力,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震颤;颈抵抗明显;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高;约T4平面以下感觉缺失,生理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阳性。Karnofsky评分为20分。颈椎MRI: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并下移至枕大孔平面下超过5 mm处,相应区脑干形态不规则并明显变细,局部延髓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C2、3椎间盘向后突出,其后硬膜囊受压,C3~4椎体变扁,部分颈椎骨质增生。入院诊断: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肺部感染。入院后第1天,患者SaO2降至60%,BP下降。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扩容升压等抢救措施后,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

讨论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患者目前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上肢肌力3级,自主呼吸差,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双侧肺部感染严重,持续冰毯物理降温。目前感染控制,脱离呼吸机后SaO2持续下降。影像学资料显示,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较重,寰枕关节脱位,延髓受压严重。考虑呼吸中枢受损导致患者自主呼吸障碍,诊断较明确(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肺部感染),有手术指征,考虑尽快行手术治疗。因患者病情危重,采用哪种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需各位专家确定。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该患者目前诊断明确。停用呼吸机后患者不能自主维持有效呼吸,有生命危险。手术是目前惟一可能救治患者的治疗手段。但患者一般情况差,为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术前已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控制肺部感染,一旦手术时机成熟,宜尽早手术。可采取后路减压并行寰枕关节固定,将齿状突予以复位解除其对延髓的压迫。因患者一般情况差,已告知患者病危,行枕大孔前后路减压后效果尚不确定,要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患者病情危重,行枕大孔处解压手术是目前惟一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手术先行颈椎后路减压咬除枕骨部分骨质,并行寰枕部固定,必要时再行前路减压,将陷入颅底的骨质复位,解除延髓前方压迫,建议尽快行手术治疗。术中需植骨,以期达到永久性骨折固定的目的。

ICU科主任医师:患者病情危重,作为抢救治疗,手术是目前惟一可行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操作风险大,因患者病程较长,手术效果不确定,延髓因受压较重,术后可能出现延髓水肿而导致患者自主呼吸差,甚至长期昏迷,术后可能需要行气管切开、吸痰、应用呼吸机等抢救治疗。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同意各位医师的意见。根据患者目前状况,有手术指征,对于其肺部感染,已给予积极的控制感染治疗。首先行后颅窝减压术,咬除枕骨部分骨质,由于寰枕融合,该患者需进行枕骨、C1、C2融合固定,并应用撑开复位技术使寰枢椎复位;术中应采用X线检查证实复位效果,必要时再行前路经口减压术,磨除压迫延髓的齿状突;术中采用自体植骨。另外,手术可能造成椎动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术后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后记:患者经后正中入路行后颅窝减压+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四肢肌力明显好转。术后2周后,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3级;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可以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自理,远期Karnofsky评分为80分,较术前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寰枢椎延髓扁桃体
寰枢椎不稳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2016广总脊柱外科论坛暨经口寰枢椎内固定(TARP)技术及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技术workshop学习班掠影
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五)
寰枢椎脱位诊断与分型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二)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神经机理与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