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2011-04-1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6期
关键词:全肺闭式输液

刘 闽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都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江都,225200)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中央型肺癌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重视全肺切除术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科 2009年至2010年施行全肺切除术8例,本组肺癌患者,男性 7例,女性1例,年龄50~65岁,均为中央型肺癌,术前肺功能检查均提示不同程度的损害,患侧肺功能较差,但综合指数患者尚能承受肺部手术。术后有2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余6例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20 d,术后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恢复良好,病情好转,治愈出院。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全肺切除手术肺功能损伤较大,患者多有恐惧、顾虑等心理,表现为心情忐忑不安、食欲不振,上述情况应予足够重视,耐心进行调治[1]。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使用安慰性语言并讲解治疗方案[2],让其心理稳定,使之对手术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帮助解除顾虑,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以使手术取得成功[1]。

2.2 术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戒烟,进行呼吸锻炼,练习咳嗽、咳痰,增加肺活量,防止术后肺部感染,同时术前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注意口腔卫生,如有牙周感染或口腔疾病,及时治疗[3]。

2.3 术后护理

吸氧:一侧肺切除术,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大量减少。由于伤口疼痛,呼吸浅促,肺膨胀不全[4],手术后应充分给氧,流量6~8 L/min,并适当延长吸氧时间或间断吸氧。

协助排痰:全肺切除术后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时给予术侧卧位,并作健侧拍背,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确保健肺呼吸音清晰,无感染,无分泌物滞留,避免剧烈咳嗽及鼻导管吸痰,防止由于心脏负荷增加而引起肺水肿。

呼吸训练:鼓励患者深呼吸,吹气球,并作健肺拍背,4~6次/d,10~15 min/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①一侧全肺切除术后将闭式引流管钳夹,定时开放1~2次/d,期间应观察纵隔是否移位。②开放引流管时,放液量不超过100 mL/次[5],同时应控制引流速度,忌突然大量引流,以防纵隔剧烈摆动,影响循环功能。③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应严密无菌,一般于手术后24~48 h后拔除胸管。

静脉输液: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受到影响,如果静脉输液速度过快,液体量较多,会引起急性肺水肿和心衰,因此输液速度及量必须特别限制,速度为20~30滴/min,24 h输液量在1 500 mL以下,输液时应先胶体后晶体,限制盐的过量摄入。

体位与活动:全肺切除患者向患侧45°侧卧位,用枕头垫在背部,防止纵隔摆动。全肺切除后早期限制活动。一般手术后卧床1~2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突然早期下床活动或床上坐起剧烈活动发生阿斯症、心跳骤停等意外。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①密切注意呼吸、血压、心率、体温的变化,观察呼吸的频率及波形、幅度。②经常复查血气,监测血氧饱和度、神志的变化、有无紫绀等缺氧先兆。③监测中心静脉压,使其维持在 6~12 cmH2O(1 cmH2O=0.098 kPa),结合血压值为确定输血、输液的量及速度提供有效的依据。

疼痛护理:术后及时有效的止痛,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排痰及减少肺部并发症是促进愈合的重要治疗环节。因此,术后常用麻醉自控式止痛,效果不佳者术后48~72 h内给予适当的止痛剂。使用止痛剂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注意呼吸是否受抑制。

[1] 叶玉琦,黄晓云.83例全肺切除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252.

[2] 方玉燕,谭少屏.创伤性截肢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1):207.

[3] 李小红.全肺切除术后的日常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41.

[4] 陈 健,樊晓娥,平宝华.全肺切除的术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11.

[5] 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6.

猜你喜欢

全肺闭式输液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分析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颈枕输液袋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