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网膜右动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1-04-13勇,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6期
关键词:拮抗剂移植术旁路

郑 勇,王 月

(1.北京解放军309医院住院登记处,北京,100091;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ICU,210029)

胃网膜右动脉(RGEA)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一种备选移植血管,具有管径适中,无需近端吻合,远期通畅率高等优点[1]。术后高质量和有针对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本文总结38例RGEA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男 36例,女 2例,年龄 52~78岁,身高150~178 cm,体重105~52 kg,术前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压病32例,合并高血脂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9例,稳定型心绞痛9例。术前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会议(NYHA)分级Ⅰ级11例,Ⅱ级21例,Ⅲ级6例。术前左室射血分数47.4%~72.2%。全组患者均应用常规移植血管(如左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和 RGEA行OPCABG,搭桥3~5根。术毕直接关腹,不留腹腔引流,胃肠减压1~2 d。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无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9.8~107.9 h,ICU时间1.4~6.5 d,所有患者康复良好,随访4~12月,无心肌缺血症状。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前进行健康宣教,讲解麻醉方法、手术效果、可能的不适症状以及术后注意点,排除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使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指导患者练习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运动,吸烟患者术前至少戒烟2周。术后护理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施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2.2 循环系统监护

术后严密生命体征变化,维持心率在80~90次/min,降低心肌氧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定期血气检查,纠正缺氧及时补钾,维持血钾浓度在正常水平。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变化,出现心律失常时,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治疗。

微量泵同时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保证循环稳定。确保药物的有效输入,保证血管活性药物通道的独立性,防止因同一通道推注其他药物而引起血压、心率较大幅度的变化。

注意有创血压导管的排气、通畅、连接、校零调节等,间断肝素盐水冲洗导管防止血液凝固。患者体位变动后要重新校正测压零点。维持收缩压在 120~140 mmHg(1 mmHg=0.133 kPa)。如有创血压数值异常时,需同时进行无创血压测量,对比观察,及时找出原因。

如患者出现低血压、心率快、尿少或无尿、四肢潮冷、代谢性酸中毒、心排出量降低等,提示心功能不全。应及时通知医师,联合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情况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必要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左室辅助设施治疗。

2.3 呼吸系统监护

患者术后至监护病房,应做床旁X线摄胸片,判断气管内插管的位置,双肺情况,以及有无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术后每天做床旁X线摄胸片,连续2 d。

术后机械辅助通气,要限制过度通气,使用低潮气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等调整呼吸机参数。主要常用参数有:呼吸频率、氧浓度、潮气量、呼吸比、气道压等。定期比较两侧呼吸音,每30 min记录参数,每2~3 h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微调节呼吸机各参数,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

如达到拔管指证应及早拔管。拔管后改为双腔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加强呼吸道护理,每2~3 h翻身拍背咳痰,使患者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术后适当镇痛,加强胸部理疗,给予雾化吸入,使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咳嗽困难的患者,可利用高渗液体刺激患者咳嗽,必要时可行鼻导管吸痰或纤支镜吸痰。注意观察痰液的量、色、性状,怀疑感染行痰细菌培养+药敏检查,根据结果使用抗生素。

2.4 引流管护理

保持胸部引流管长度,防止扭曲,定期挤管防止血块堵塞,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如引流液大于300 mL/h,则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每班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的变化。引流量超过引流瓶容量或引流时间超过48 h,则需要更换引流瓶。当引流持续5 h小于10 mL/h,可考虑拔出引流管。

胃肠减压期间,定期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以保持通畅,防止胃管扭曲、堵塞。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注意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观察呕吐物的量、性质、颜色及肠鸣音等,以了解胃排空状况。本组患者有胃部手术操作但没有腹腔引流管,所以术后特别是12 h内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的变化。如出现腹胀、腹腔积液等提示内出血时要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即可拔除胃肠减压管。

保持导尿管通畅,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记录每小时尿量、颜色、性质,尿量应保持在1 mL/(kg·h)以上,定期检测肾功能。当尿量减少持续2 h以上,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患者如能自行活动时,应尽早拔除导尿管。

2.5 营养支持护理

患者术后一般胃肠减压1~2 d(除1例72岁患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107.9 h,胃肠减压5 d),期间由中心静脉留置管行胃肠外营养,同时静脉应用H2受体拮抗剂。胃肠外营养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营养液现配现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要求在24 h内输完。患者拔出气管内插管后若肛门排气即可拔除胃肠减压管,拔管后4 h可进食流质,1 d后进食半流质,2 d后可进清淡饮食。患者进食后,改口服H2受体拮抗剂及胃黏膜保护剂。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高维生素、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质[2],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6 血糖的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后监测血糖并维持血糖稳定,对患者术后恢复极为重要。术后患者血糖高于11 mmol/L时,静脉应用胰岛素微量泵连续泵入,并每1 h监测血糖,根据测量值调整泵入量。若血糖控制在6~11 mmol/L时,可每2 h监测血糖。患者能进食后,可每4 h监测血糖。血糖稳定后,可改为三餐前(或后)皮下注射胰岛素。术后7d可恢复术前的降糖方案。

2.7 抗凝、抗痉挛治疗护理

预防术后血栓形成,术后2~3 d拔出引流管后开始抗凝,口服拜阿斯匹林100 mg合用75 mg氯吡格雷。若患者引流管超过3 d,可给予低分子肝素4 100 IU皮下注射1次/12 h。如患者靶血管弥漫病变、术后血液高凝,可预防性应用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同时严密观察胸部引流管的引流量、性质的变化。

为了防止REGA术后痉挛,术中即静脉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术后静脉维持到能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并逐渐减量至停用。口服和静脉叠加期间,要注意心率、血压变化。患者术后建议服用钙离子拮抗剂6个月[3]。

2.8 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患者卧床时,定期指导患者做主动或被动活动,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患者病情稳定,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增加桥血管血流,减少吻合口栓塞[4];增加肺通气量,防止肺部并发症;促进深静脉血液流动,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发生。当然术后康复运动量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以患者不感到乏力、无心悸、气促等为标准。

[1] Yves A.G.Louagie,Jacques Jamart,Michel Buche,et al.Intraoperative hemodynamic assessment of gastroepiploic artery and saphenous vein bypass grafts:a comparative study[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9,118:330.

[2] 周 敏.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88.

[3] 王齐敏,细田泰之.胃网膜右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5):309.

[4] 梁继娟,诸蕊玉,张志兰.早期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5):1261.

猜你喜欢

拮抗剂移植术旁路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