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2011-04-1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6期
关键词:平卧蛛网膜低血压

许 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目前,用于动物实验的干细胞移植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注射、颈动脉注射、直接注入梗死部位以及腹腔注射等。其中经脑脊液途径,即从受者脑室或蛛网膜下隙注入,此法与外科直接植入比较,其优点是移植的细胞可以顺着脑脊液的循环途径流遍整个大脑和脊髓,可在宿主蛛网膜下腔中保持贴附、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无论哪里有病灶,细胞都可以到达,适合于病变较为广泛的神经功能疾病的治疗。且该方法创伤很小,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静脉或动脉细胞悬液注射方式,其优点为微创,同样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经静脉移植是目前临床最为安全和简便的方式[2]。本科以静脉注射配合蛛网膜下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MSA 2例,配合改良的护理方案,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名患者于2010年4月~6月入本科治疗,男性1名,年龄70岁;女性1名,年龄58岁,2名患者临床均诊断为多系统萎缩。男性患者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体位性低血压,病程6年,曾接受左旋多巴等治疗无效。女性患者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四肢不自主震颤,活动障碍,病程3年,曾接受神经节苷酯等治疗,短期有效。

1.2 方法

2名患者均于本科接受干细胞治疗,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注结合鞘内注射,经治疗后好转,其余无不良反应。

血液循环途径移植:静脉内注射移植,静脉滴注脐血间质干细胞4×107,输液泵泵入,3~5 mL/min。

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取L3-4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腰椎穿刺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移植,鞘内注射脐血间质干细胞2×107。

1.3 结果

本组患者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均获成功,随访观察4周,静止性震颤完全消失,僵直、运动障碍有改善,患者无不适表现。2例患者均接受了多系统萎缩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知识的介绍,了解了干细胞的功能、移植的目的与方法,消除了忧虑、恐惧心理。同时经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增加了医患、护患之间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心情放松地接受移植手术,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2 护 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宣教和解释,讲解导致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形象生动地介绍干细胞及其功能,客观说明移植目的,介绍干细胞移植的过程,交代注意事项及可能达到的效果并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情绪紧张。心理支持以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以关怀和体贴,介绍成功的病例,消除各种心理问题,并签订护患沟通书。根据收集的资料确认护理诊断,确认患者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①情绪问题(如忧郁、恐惧、多疑),主要对新技术缺乏信心,不了解新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②感染,与脐血间质干细胞采髓、分离操作环境及移植途径等有关;③潜在并发症,如颅内出血、癫痫、偏瘫、昏迷等。

2.2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测血压1次/h,连测8次,平稳后改为1次/4 h,连测24 h正常后可自停。若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24 h内给予连续心电监护。移植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 h,4 h后进半流质,常规给予抗生素和止血药静脉点滴,注意移植术后有无不良反应。

体位性低血压护理: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虚脱,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平卧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问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发的低血压。当患者从平卧位改为站立位时,动脉收缩压下降20.3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或舒张压下降9.8 mmHg以上,且伴有脑血流灌注不足的表现,可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3],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全身乏力、出冷汗、恶心、心悸等。与基础血压相比较,收缩压下降20~60 mmHg,舒张压下降10~30 mmHg,心率增快15次/min。在体位改变过程中,应观察患者心率、血压、面色等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平卧,不可挪动,取头低脚高位,立即进行护理抢救工作,给予吸氧、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准备好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

运动障碍护理: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存在运动障碍,要进行运动功能方面的训练。对偏瘫及行走困难的患者,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形式进行操作。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选择决定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开始时不要强求达标,逐步适应,一般数天可以适应,因故停止训练,应重新从小运动量开始。

过敏反应的护理:在输注干细胞过程中配合医生加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术前以地塞米松静脉5 mg注射,术中地塞米松静脉3 mg鞘内注射,或给予甲强龙缓慢静脉推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时,给予肾上腺素注射。

加强基础护理:由于本组MSA患者病程长,且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加强基础护理能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流动,使用空调时至少开窗通风2次/d。指导呼吸肌训练,练习深呼吸,做到有效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保持床铺平整,给予每2 h翻身1次,使用气垫床及垫气圈,有效预防压疮。同时注意营养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针对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新技术的认可程度,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指导用药,定时复查。

[1] Reynolds B A,weiss S.Generation of neurons and astrocytes from isolated cells of the adult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J].Science,1992,255(5052):1707.

[2] CHU K,KIM M,PARK K I,et al.Human neural stemcells improve sensorimotor deficits in the adult rat brainwith experimental focal ischemia[J].Brain Res,2004,1016(2):145.

[3] 张桂晔,张 蕾.体位性低血压及其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2):74.

[4] 姬春玲,籍延华.多系统萎缩研究的新进展叨[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27(1):38.

[5] 戴妙霞.多系统萎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901.

猜你喜欢

平卧蛛网膜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正交试验优化平卧菊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