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4-11黄爱霞林炽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实验课新课程实验室

林 理,黄爱霞,林炽贤

(1.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2.三亚一中,海南三亚572000)

实验课教学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又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以琼南九市县(海南分琼南和琼北两个地区,各占九个市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课教学的情况进行抽样问卷、访谈和实地考察,并对问卷、访谈纪要等调查材料进行分类、统计,再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实验课教学的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影响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课教学的因素

目前影响琼南地区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课教学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

1.1 社会层面

1.1.1 实验教学条件缺乏这里所讲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经费。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但调查结果显示,39.9%的学校没有生物实验室,部分学校的实验室是理、化、生共用,76%的学校实验室的数量不能满足初一、二年级生物实验教学的需要。

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一样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的物质条件。然而琼南目前73%的初级以上中学仪器设备套数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常规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等缺乏现象严重,远远达不到教育部2006年7月出台的行业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基本配备要求,因此任课教师只好把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甚至不开设。

访谈得知,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学每年的初中生物实验维持费几乎为零。因生物不参加统考,大部分中学不重视其实验教学,不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一门中招非考科目上。生物实验和化学一样都是耗材性实验,常因药品、玻璃仪器、实验材料等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导致实验无法正常开出。

1.1.2 生物是中招非考科目在访谈时一位县级市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物教师这样说:某学科是否受重视,要看它是不是中招必考科目,若是学校在政策予以倾斜,在教学管理上高度重视,在师资、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否则只能靠边站。这位老师的话反映的琼南当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同时她还说:初中升学考试,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能被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等名校录取,提高学校在基础教育界的知名度,学校甚至违规地主动出面,到市县教育局帮助学生更改生物等非统考科目的会考成绩。该校本有独立的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备也能支撑常规的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设,但学校对生物学科的态度挫伤了两位初中生物教师的积极性,他们都不开实验,相互默认,心照不宣。

2 学校层面

2.1 教学管理不重视中学的教学管理历来是重理论轻实验,重统考轻非统考科目的。生物是非统考科目,学校对其教学管理一贯不重视,上不上实验课一个样,上好上坏一样,这就给生物教师钻了空子,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碰到实验就用他们的拿手“绝招”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予以解决。

2.2 兼课现象调查显示,50.6%的学校初中生物教师紧缺,兼课现象在乡、镇中学比较严重。兼课老师有些虽然对生物感兴趣,勤奋学习,到苦钻研,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但大部分对生物新课程一知半解,甚至连初中生物教材上的内容都没有搞清楚,况且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师范专业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缺乏独立操作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故只好把生物课程当作文科课程来开设。

2.3 专职实验员紧缺经调查,76%的学校没有专职的生物实验员。因实验员紧缺,且琼南地区目前又没有设置专职实验课教师岗位,理论课、实验课、实验准备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都由同一人承担,工作量非常大,碰到实验时主讲教师只好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来讲授。

3 教师层面

3.1 观念陈旧现在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在潜移默化间使他们也形成了同样的教学方式。同时调查表明,初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认识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由于目前生物实验考核还是采用传统典型的纸笔测验,评价内容偏重学科知识,成绩只作为参考不计入中考总分,从而使教师们萌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思想。

3.2 整体素质偏低琼南地区初中生物主讲教师由生物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与兼课老师组成,其中专科学历占绝大多数,虽然他们已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获得本科学历,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初中教师本科文凭,但原始学历总体偏低,特别是兼课教师,他们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师范教育,因此不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素养和成熟的实验技能。另外,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进行的各种初中生物培训主要以理论为核心,实验课教学的培训几乎是空白,故一线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理念,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琼南地区初中生物教师几乎不配课标),教材等缺乏理解而影响实验的开设。

2 对策和建议

2.1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纲要》)指出:要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海南是贫困省,琼南又是海南省的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黎族的主要聚居地,经济落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琼南地区的教育投入,依据(琼教基[2007]55号)《海南省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试行)》(以下称《规范》)和《海南省初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以下称《标准》)建设、改善初中生物实验室和配置仪器设备,使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配备达到《规范》和《标准》的基本要求,且每年的教育财政性拨款应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作为实验维持经费,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2.2 改革中考制度,提高生物学科的基础教育地位生物科学素养和物理、化学科学素养一样都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统考,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存在轻视心理,认为“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同样能上好生物实验课”而不开设实验,影响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均衡性是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调整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此次高中课改,生物和物理、化学都各占6学分,都是科学领域中的科目,同属高考范畴。初中生物又是高中生物的基础,且它和物理、化学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基础课,应和它们一样占有同等地位。因此生物只有和物理、化学一样作为中考科目,才能彻底改变实验教学不被重视的局面。

2.3 建章立制,加强生物实验课教学的管理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有实验栏目15类共175个实验(北师大版3类218个),平均每个单元22个(北师大约24个),因此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将实验教学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范畴,使之具有与理论课同等的地位。实验课教学管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首先,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开设的具体实验名称,并装框吊挂在实验室后墙,无论谁主讲都要按之来开设,不得随意更改。其次,每学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实验课的备课情况,检查教学设计3-4次,并不定期地抽查实验课教学,若发现不备课、不写教学设计或教学设计不符合要求的,则视之为教学事故上报学校。最后,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实验进行考核。

2.4 杜绝兼课现象,确保生物教师队伍专业化兼课教师虽然学历合格,但没有接受过高师生物师范专业教育,不具备主讲和指导生物实验的资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规定的生物学课时比例、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初中生物教师的周工作量来配备生物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兼课现象,确保生物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2.5 依据办学规模,配备专职生物实验员实验员(兼实验室管理员)是中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教育部2009年11月25日出台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以下称《规程》)要求:中小学校应设实验室管理员岗位。中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办学规模,按照《海南省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配备专职的生物实验员,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2.6 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实验教学观教学观念是教师对教学要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和为什么要追求这样的目标的认识,它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主观期望和价值判断,是教学展开的指导思想,对教学起导向作用,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育观念上重视生物学实验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一线教师加强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课教学培训,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帮助其改变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现代实验教学观。

2.7 加强实验教学培训和自学,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调查表明,初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发展性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实验改进等不理解。而伴随新课程的实施进行的各种初中生物培训都是以理论为核心的,因此新课程的培训应从理论转移到实验上来。《规程》指出:要大力开展在职中小学校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纲要》也强调,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故必须加强在职教师实验课教学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才能促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另外,由于新课程培训的时间较短,且每位老师的受训机会有限,仅靠培训来获得新课程实验教学所需的知识是不现实的,理解和掌握新课程主要靠自学。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

2.8 结合实际改进实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资源是生物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作法。课标同时也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人教和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都是北方专家、学者编写的,往往选用北方常见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这些材料有些在海南很难找到;另外教材中的某些实验若按其描述的方法步骤去操作,效果也不理想。海南特别是琼南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四季如春,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两种教材上提到的实验材料在琼南校园内外几乎都能找到替代品。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从琼南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进行材料替换、实验方法改进或设计新的实验替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实验课的开出率。

2.9 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加强实验操作考核实验开出率低是与实验评价内容和考核形式分不开的。琼南实施新课程至今,生物实验考核仍然是以传统的纸笔测验为主,评价内容还是和传统一样过多地偏重学科知识。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非但不能给实验教学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力,而且极易促使老师引发“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规程》规定:建立、健全实验操作考核、评价制度,将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只有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加强实验操作考核,才能真正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1]刘恩山.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试验中有关问题的解答[J].生物学通报,2005(1):26-28.

[2]朱正威.探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生物学通报,2006(1):27-28.

[3]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M].北京:2006(7).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2010(http://www.sogou.com/sogou?pid=AQeMZ&query)

猜你喜欢

实验课新课程实验室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有趣的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自由”的实验课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