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

2011-04-02李大春

成才 2011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效率课堂教学

■李大春

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

■李大春

所谓有效课堂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虽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我认为其内涵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这里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二是这里的课堂是指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三是这里的“有效”是指学生在课堂获得了“进步与成长”以及为以后的人生“进步与成长”有积极意义。

既然讲有效教学,就说明存在无意义的教学和无价值的教学,存在低效教学、无效教学与负效教学。很显然,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为出发点的教学,这个“进步与成长”包括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进步与成长。是否是有效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并不是指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指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课教得再辛苦,课上得再漂亮,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与成长,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成长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有效性应有三重含义:一是有效果,指结果与预期吻合或超越预期;二是有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结果的最大化;三是有效益,指课堂价值最优化。在这里结果、时间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具体指标,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促成的成长,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教师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了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更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上;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最好体现。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保证,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强学习结果和强化积极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目的,学业的进步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不能单以学习成绩来看待和衡量有效性。

有效课堂应达成的目标与特征是什么?一是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学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有更多的自学机会,创设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重视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三是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与体验,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支持;四是更加关注小组学习在学生相互讨论中的作用,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冲动与欲望;五是更加关注教学情境设计,重视通过问题解决来组织学习,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理解能力;六是更加关注知识的落实,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知识结构、认知框架与概念系统的清晰了解。

打造有效课堂应采取的策略,一是坚定不移实践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坚持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样化与个性化;二是积极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坚决摒弃呆板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打造活跃的学生自主的充满激情的生动课堂;三是仍然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调双基落实,注重学科知识准确性、系统性,强调学生的自学与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原创性、深刻性、敏捷性与精进性等品质;四是不断改进课堂的技术支撑平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效率课堂教学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